沙莎
占據高地,才能贏得主動。加快建設資源配置能力強、體制機制活、服務效能高的改革開放新高地,就要著力打造“一帶一路”核心區、打造高水平自貿試驗區、打造軍民深度融合發展示范區、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區、打造區域特色發展引領區。
企業奔著“新高地”來
打造“一帶一路”核心區、打造高水平自貿試驗區、打造軍民深度融合發展示范區、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區、打造區域特色發展引領區,被許多專家稱之為構筑新高地需要著力打造的“五區”。
構筑新高地,因此成為吸引企業家們來陜西投資的關鍵。
陜西省浙江麗水商會會長楊金融說:“今年以來,來陜西投資的浙商不斷增多,僅麗水市來陜西投資的企業就有20多家,投資意向高達萬億元。一個城市的市場開放度越高,就越容易吸引資本要素聚集。”
僅用3個月就落地運營的西安港進口紅酒基地,創造了“浙商西進”的陸港速度。高效的服務,吸引了美國安博物流公司、蘇寧云商集團公司等11家國內外知名企業相繼落戶西安國際港務區。據了解,圍繞邁入“萬億級”城市目標,西安市強力推進“三廊三軸三帶一通道多中心”建設,緊盯高端產業,加快培育3個萬億級產業、10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西北大學經管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任倮平說:“打造‘一帶一路核心區,讓陜西從內陸腹地,一舉變為開放的前沿;打造高水平自貿試驗區,擴大了陜西對外開放的范圍,提高了陜西對外開放的層次。”
西安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任曉今說:“西安市正抓緊創建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和自主創新示范區,同時發揮西咸新區國家創新城市發展方式試驗區綜合功能,充分利用先行優勢,構建西部創新創業新高地。全市推行‘行政效能革命,深化‘放管服改革,有效激發了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眾多軍工企業,為陜西的軍民深度融合提供了載體。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一飛院),正成為推動陜西軍民深度融合的“排頭兵”。
“‘運20是一個軍民深度融合的典型例子。在整個研發過程中,陜西有27家單位參與型號研制,涉及航空、電子、兵器、化工等多個行業,占全部參與型號研制單位的30%;參與新材料研制的90家單位中,有7家是來自陜西的民營企業。”一飛院黨委書記王劍介紹說,“這是陜西航空產業落實軍民深度融合的成功范例。此外,依托軍工型號研制衍生的普通發明,其專利數量十分可觀,如果能夠實現快速轉化,將為陜西經濟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陜西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要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抓住重點領域,把握關鍵環節,深層次推進改革,全方位擴大開放,加快建設資源配置能力強、體制機制活、服務效能高的改革開放新高地。打造“一帶一路”核心區、打造高水平自貿試驗區、打造軍民深度融合發展示范區、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區、打造區域特色發展引領區。
占據高地,才能贏得主動。陜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蘇園林說:“構筑新高地,是要打造制度創新的高地,不僅是產業發展、要素聚集、區域增長的制高點,更是制度性開放和創新的策源地。新就新在機制新、格局新、路徑新、模式新,高就高在市場化程度高、開放水平高、創新水平高。”
開放型經濟的平臺
9月21日,2017歐亞經濟論壇正式開幕。
本屆論壇旨在通過政商學界的廣泛對話,加強政策協調和發展戰略對接,發掘歐亞地區市場潛力,促進地區投資和消費,增進沿線各國的人文交流,打造產業互補、協同發展的合作新格局。同往屆相比,2017歐亞經濟論壇突破“一會一展”的舊模式,采用“論壇、博覽會、投洽會”三位一體的新模式,使歐亞經濟論壇服務經濟發展的宗旨得以全面體現。
從2005年舉辦首屆歐亞經濟論壇至今,12年里,歐亞經濟論壇吸引了不同膚色、不同語言、不同國度的國家元首、政府高層、商界名流、專家學者云集西安。
歐亞經濟論壇之外,陜西搭建的多個高層次對外開放平臺,正在為構筑新高地“引資、引技、引智”。
“絲博會暨西洽會”“楊凌農高會”“中國西部跨國采購洽談會”“陜粵港澳經濟合作活動周”等經貿交流活動,正在構建陜西“全球招商”的服務網絡。
陜西省商務廳廳長趙潤民說:“構筑新高地,必須堅定不移抓好招商引資工作,創新方式方法,加強平臺載體建設。深入開展精準招商和專業對接,不斷擴大引資規模,提高招商質量,確保項目不斷檔、投資不減速、發展不停步。”
陜西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裴成榮認為,構筑新高地,必須重點推進大通道、大平臺、大產業和大環境建設,形成公路、鐵路、航空三大交通樞紐,構筑口岸、保稅區、自貿試驗區相互協作的內陸開放體系,為開放型經濟快速發展創造新環境。
許多專家建議,陜西要加強與長江三角洲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城市群的戰略互動,建設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國際產能合作中心,構筑產業合作的新高地。
帶著產業走出國門
構筑新高地,為陜西企業走出國門提供了機會和平臺。帶著產業走出國門,又推動陜西形成開放包容的經濟大環境。
“‘一帶一路倡議給省屬國有企業提供了‘走出去的機遇,為企業拓展了發展空間。”陜西省國資委主任胡保存說。
支持企業“走出去”,就是要引導企業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鼓勵企業在工程承包、油氣礦產資源開發等領域,參與國際產能合作,推動國有企業主動融入全球產業與貿易之中。
努力打造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重點在于拓展海外發展新空間,培育開放競爭新優勢。圍繞“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抓住全球產業鏈布局的新機遇,不斷拓展“海外陜西”的發展空間,是陜西一批有遠見、有實力的企業家共同努力的目標。
努力打造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要加強與中亞各國在能源資源、裝備制造、商貿旅游、現代農業等領域的合作,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互聯互通,加快陜西經濟全面深度開放。
任保平說:“要以全面開放助推追趕超越,使陜西經濟從資源依賴型走向創新型,從汗水型走向智慧型,推動陜西經濟實現數量和質量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