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基礎教學部 陳慧海
兒童時期是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2001年9月,《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在全國試行,同年,《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01-2010年)》發布,從健康、教育、法律保護和環境保護四個領域提出了兒童發展的目標,且把兒童的健康放在了第一位。因此,本課題組從現代健康觀出發,采用文獻資料法和德爾菲專家法,通過前期研究確定了阜陽市3~6歲兒童健康指標體系,包括一級指標3個,二級指標10個,三級指標57個。這個指標體系為本地區的兒童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較好的理論依據,同時也為實證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參考,所以本課題組在此基礎上進行了進一步研究。
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問題主要是根據前期所劃分的指標體系并在征求有關專家意見和參考有關資料的基礎上確定的,涵蓋了身體、心理、社會適應等三個方面,共16題。通過對阜陽市三區隨機抽取的300名3~6歲兒童家長的調查,以更好地了解阜陽市3~6歲兒童實際健康狀況。
本課題組通過調查,對受訪家長關于16道問題的回答情況做了整理,具體結果如下:
1.身高和體重情況
身高表明了兒童骨骼發育的情況,而體重的增長,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內臟、肌肉、骨骼的發育情況,因此它們都是兒童生長發育的基本指標。通過調查發現,300名兒童中身高達標的比例為88.2%,超標為6.4%,不達標僅為5.4%;體重達標的比例為91.5%,超標7.3%,不達標僅為1.2%。結果見表1。

表1 身高和體重情況
2.身體健康情況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要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本研究中關于3~6歲兒童身體健康方面的題目較多,結果見表2。

表2 身體健康情況
從表2可以看出,受訪幼兒身體健康情況總體較好,少數指標不達標。首先,從接種疫苗和患病情況來看,按期接種計劃內疫苗的比例為97.3%,少數未按期接種的原因是孩子生病,只能推遲接種;另外,有25.3%的孩子愿意接種需自己交費的疫苗;兩周內患病兒童僅為16.8%,且以感冒居多;一年內患上呼吸道疾病的次數在2~5次之間的為33.3%,僅3%為6次以上;一年內患腹瀉的次數在2~5次之間為41.2%。其次,做口腔檢查的比例為16.4%,且多數為牙齒出現疼痛時再去檢查。這需要引起重視。再次,意外傷害方面:燙傷的比例為2.4%,骨折的為11.8%,其他情況則無。這在300名兒童中不算太高,說明家長對幼兒的照顧較好。再次,偏食情況和大小便控制情況。喜肉類的幼兒為57.8%,比例過半;喜蔬菜類為22.9%。由此也可作為當前幼兒體重超標的原因之一。大小便能控制的比例為94.8%,控制不是很好的比例為5.2%,且多數為小班兒童,這種情況也符合常態。
3.心理方面
身體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礎,本研究中因幼兒年齡較小,無法做直接調查,而通過家長來反映,可能太主觀,故只做簡單了解,其中咬指甲或吮手指甲的比例共為31.3%;無故發脾氣為19.3%。
4.社會適應方面
人出生后,成長的過程也是社會適應的過程。在成人看來很簡單的一些事情,對兒童的社會適應卻有重要的意義。結果見表3。

表3 社會適應情況
從表3可以看出,受訪幼兒社會適應情況總體較好。從自己吃飯、上廁所和做簡單家務到獨立穿衣和系鞋帶以及與玩伴和睦相處,比例均在83%以上。
從研究結果來看,阜陽市3~6歲兒童健康狀況總體較好。在課題組所做的三項指標(身體、心理、社會適應)方面達標比例很高,均在50%以上,個別指標可達80%以上(如身高、體重、接種疫苗),僅有少數指標不達標。達標比例較高主要與阜陽市一直重視兒童健康工作有關。近年來,阜陽市非常重視兒童健康工作,并著力做好健康阜陽建設工作。例如,2017年2月27日,阜陽市召開了衛生與健康大會,會議提出:“以樹立健康理念、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為主線,全面加快健康阜陽建設進程。”同年,《阜陽市兒童保健管理辦法》進行了修訂和印發。管理層的重視,讓具體實施部門有據可依,這樣能更好地開展工作,最終受益的是兒童。同時,還與家長對孩子的精心照顧有關。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加上現在每個家庭子女不多,在照顧孩子方面,幾乎每個家庭都是傾心傾力,尤其是在對孩子某些身體健康指標方面的關注更是付出很多時間和精力。
對于一些少數不達標的情況,課題組也分析了一些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家長照顧過度。例如吃飯方面,擔心孩子吃不飽、吃不好,結果營養過剩;二是家長防范意識不夠或者水平不高。例如口腔檢查,認為已經很早就讓孩子開始刷牙和漱口了,無需刻意去做檢查。卻不知道口腔疾病多為慢性疾病,早期無明顯癥狀,一旦發現,則情況已經較嚴重,對身體健康有害。另外,盡管知道吸煙的危害性,但在行動上依然吸煙,戒煙存在困難。三是家長心有余而力不足,很多家長都有帶孩子體育鍛煉的意識,但因工作繁忙,加班是常態,導致無法經常帶孩子鍛煉。四是隔代撫養,很多家長都認為父母親自帶孩子是必要的,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長,但因工作原因或者其他方面的困難,無法親自帶孩子,只能讓家中老人幫忙或者請保姆照看。有研究表明,隔代撫養中疼愛的成分多,但保育、教育水平卻有待提高。
本次研究主要是針對3~6歲兒童,所設計的問卷是發給幼兒家長做的。家庭是3~6歲兒童生活的第一場所,也是非常重要的場所。因此,現對3~6歲兒童家長提兩點建議:
首先,加強學習,提高育兒水平。當前因多種原因,家長主動學習的意識不強,主動學習的機會不多,但是學習是很有必要的。通過學習,能明確育兒的具體內容,適當提高自身育兒水平,給孩子提供一個高質量的家庭保育環境,進而在關注孩子身體健康的同時,也關注孩子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方面。
其次,協調好工作與養育孩子之間的關系。家長努力工作也是為了孩子的未來,但是如果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期,都把孩子交給自己父母帶或者找保姆帶,自己卻成了“隱形”的養育者。有的家長連參加孩子幼兒園活動的時間都沒有,將會錯過孩子成長的很多精彩瞬間,勢必對孩子的健康狀況造成影響。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監護人,需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全力以赴地做好孩子的養育工作,克服困難,力爭做到自己的孩子自己帶。同時,全力配合幼兒園老師,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發揮教育的最大效力。
本課題組認為,盡管此課題到目前為止已經取得了一些的進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一是心理健康指標需作進一步量化界定;二是農村兒童未納入此范圍;三是需擴大年齡指標(6~12歲)范圍。若有機會,將進行后續研究,為阜陽市兒童的健康成長盡一份力。
[1]胡文麗,陳衛,陳慧海.阜陽市3~6歲兒童健康指標評價體系研究[J].九江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5).
[2]魏南田.重慶市兒童健康指標評價體系研究[D].重慶:重慶醫科大學.2011.
[3]徐浙寧.中國語歐美兒童健康指標體系比較[J].中國青年研究.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