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倩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中衛(wèi)市中寧縣中寧中學,寧夏 中衛(wèi))
新課改對高中地理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還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以學生為教學核心,教師也需要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的教學理念,為教育事業(yè)作出更大的貢獻,使學生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學習到更多的地理知識,為今后的學習積累更多的知識。
在傳統(tǒng)的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互動時間相對較少,學生難以集中注意力學習,課堂教學氛圍過于沉重,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者,學生被動學習,教師的教學形式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缺少互動時間。這樣的教學形式無法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地理教學效率也逐漸降低。
目前,大部分高中地理教師都只是單純地為學生傳授理論知識,地理這一課程具有一定的專業(yè)性與極強的理論性,教學方法非常重要,單一的教學方法無法讓學生盡快理解地理知識。學生在學習地理過程中難以掌握實踐性的知識,缺少實踐的機會,而把更多時間都用在學習理論知識上。教師并未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學生學習能力存在差異,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并不適用于每個學生,學生整體的地理學習水平也難以提高。教師在地理教學過程中尚未掌握地理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針對性,對于地理知識的理解過于片面。
一些教師還是將自己作為課堂的主導者,學生被動學習,教師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缺乏主動探索與主動學習的能力,并未養(yǎng)成積極主動解決問題的習慣。教師尚未擺脫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對于學生的學習情況缺乏真正的了解,只是一味地將地理內(nèi)容傳授給學生,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在不理解知識的情況下被迫學習,對于學生未來的發(fā)展也有著不良影響。為此,教師需要及時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要以學生為教學核心。
教師需要以最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地理教學中,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讓學生參與到課堂討論中,使每個學生都可以集中注意力學習更多知識,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地理學習中。讓學生在更放松的課堂中學習,加強與教師的互動,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與教師之間保持平等、和諧的關(guān)系,使學生在和諧的教學氛圍下學習更多的地理知識。
教師在日常的地理教學過程中需要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相融合,將一些教學重點與難點告知給學生,使學生對學習的范圍有更充分的了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地理學習中。教師也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為學生傳授知識,最大限度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視頻播放,使學生對地理知識有更深入的了解,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在課堂中讓學生親自做實驗,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地理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指導。在學習“熱力環(huán)流”這一知識時教師可以對其加以講解,讓學生畫出氣流與氣壓流動的方向,教師給予指導,教師還要改變問題,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逐漸加強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與解決的能力。
教師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核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地理學習中,讓學生多探索與發(fā)現(xiàn)問題,逐漸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也要在地理課堂教學上提倡學生合作學習,使學生之間可以相互進步,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轉(zhuǎn)變教學理念非常重要,教師需要明確教學理念對學生的影響。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性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雖然目前大部分高中在地理教學方面還存在一定問題,但只要教師逐漸改變自身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就可以為學生傳授更多知識,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為學生未來發(fā)展提供更大的幫助,對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使我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得更加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