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玲
(寧夏育才中學,寧夏 銀川)
過程體裁法是將過程法與體裁法相結合,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掌握不同體裁文章的寫作結構,再利用反思與修改提高對英語技巧的理解與掌握,達到提高學生英語寫作水平的目的。這種教學方法有效改變了傳統英語寫作教學的弊端,利于高中學生切實掌握英語寫作技巧,提高其英語綜合水平。
傳統的高中英語寫作教學只是為了應對各種考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多是讓學生自行背誦固定的短語、句式與大量仿寫進行寫作教學,這使得學生無法掌握英語寫作的關鍵點與技巧,雖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但無法真實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應用過程體裁法進行英語寫作教學,可反復鍛煉學生對英語寫作體裁內容的學習與運用。這是以教授學生英語寫作方法與技巧為目的進行的教學,真正利于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教師要通過過程體驗法進行英語寫作教學,使這項教學的內容更加豐富與充實,解決傳統教學中寫作模塊只能依靠范文背誦的方式進行教學。此外,利用這種方法教學有助于促進英語寫作教學的系統性與邏輯性,利于學生對寫作技巧更好地理解與掌握,為學生的寫作訓練提供針對性練習模式,這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寫作成績。
有效的教學方法會使教學成果事半功倍,過程體裁法培養了學生的英語邏輯思維,提高了學生對英語寫作技巧的掌握,因此,也必定能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成績。同時,通過長期的練習,學生在英語寫作中的各種弊病會逐漸得到解決。
傳統的英語寫作教學中,由于沒有固定的教學結構與系統,教學過程中教師無法對學生的個性化問題進行有效控制,使得學生英語寫作中的問題得不到解決。而利用過程體裁法,教師可對學生寫作的結構進行有效控制,在練習過程中可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指正。教師通過加強對學生寫作練習過程的控制,有效提升學生寫作的能力與水平。
運用過程體裁法進行英語寫作教學時,首先要利用相應體裁的范文進行體裁講解,保證學生掌握各種體裁文章的寫作結構。第一,從題干中確定寫作體裁。培養學生審題的能力,從題干中尋找相應的寫作要求,如文章的寫作目的、約束條件等。第二,根據體裁確定文章架構。
不同體裁的文章其結構內容存在差異,主要有以下幾種:(1)一般型,即典型的三段式文章。第一段概括性提出論點,作為寫作的中心,第二段列舉事例對論點進行有效論證,第三段對文章進行概括總結。(2)問題解決型,即題干中要求寫一篇文章以解決其提出的問題。寫作時先要指明問題,然后分析問題的原因,最后提出相應的解決建議。(3)設定真實型,即觀點分析型,對某人的言論觀點進行分析。首先,說明要論證的觀點,表明自己對觀點持贊同、反對等態度;其次,對論點進行分析,說明自己贊同或反對的依據;最后總結陳述自己的態度與觀點。
英語寫作比語文習作簡單的地方在于英語寫作在確定體裁結構后,有許多已成型的框架可使用。利用大量的范文總結其中的固定句式、固定短語等高級固定搭配結構,并在練習中不斷使用,以加深對固定結構的記憶。如在文章中提出論點、引出論據、末尾總結部分的句型,都可直接帶入相應的固定句型與短語結構,如It is common belief that...等。學生必須通過大量的練習、反思、修改,提升對各種固定結構的靈活運用。同時,在練習過程中改正各種小毛病,如卷面凌亂、字跡不清晰、漢語邏輯表達混亂等問題。這樣才能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
教師應提高對課后反思評價環節的重視程度,促進反思評價效用的提升。一方面,引導學生對自己的文章進行反思、修改,查找文章中的錯誤與不足之處,提高學生對自身英語寫作水平的正確認識;另一方面,教師要對整個寫作教學活動進行評價與反思,總結教學的可取之處與學生的進步之處,及時進行鼓勵。重點反思教學中的不足以做出有效調整。對學生寫作中仍存在的問題進行指正并提出有效的解決建議,幫助學生改正弊端。教師通過反思評價,促進應用過程體裁法提升英語寫作教學的效率與水平。
過程體裁法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切實提高了教學水平,促進了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這一教學方法的應用打破了傳統的應試教學模式,深化了高中英語教學改革。但這一教學方法仍不夠完善,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不斷促進其完善發展,更加突出該教學方法的系統性與邏輯性,提高其在英語綜合教學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