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華云
(常州市金壇區第一中學,江蘇 常州)
時事政治是學生了解社會的窗口,也是拓展學生學習范圍的有效方式。可是,現實課堂中的時事政治只是考試前的臨陣磨槍,學生既形不成基本的政治素養以及政治認同感,也不利于學生養成關注政治的意識。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的政治教學質量,也為了幫助學生養成關注政治、關注社會的良好習慣,在日常教學時,我們要隨時將時事政治與課堂教學結合在一起,要通過組織“座談會”“辯論活動”“小組討論活動”等幫助學生學習時事,了解時事,進而逐步提高政治教學的質量。
討論時事是指讓學生不定時的以座談會的方式將近期的一些時政熱點進行交流,這樣的教學要比等到考試臨近要求學生記憶整年的熱點效果要好得多。也就是說,在政治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針對近一周、近一個月的一些時事進行總結,學生課下借助網絡等手段對相關的時事進行總結,而且,學生之間還可以在查漏補缺中完善自己整理的資料,進而拓寬學習范圍。
例如,我們可以以兩個月為一個周期開展座談活動,要求學生盡可能搜集這一段時間的時事政治資料,如,十九大期間,我組織學生對相關資料進行匯總,如,十九大的主題、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等,引導學生在這次座談會上將自己搜集的知識點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發言的學生要注意自己的觀點是否與其他學生重復,不發言的學生要在自己資料上做好補充,這樣既能幫助學生全面了解有關十九大的相關知識,也能讓學生在座談活動的參與中加深印象,進而逐步提高時事政治的教學質量。當然,我們還要引導學生每天關注新聞,通過對新聞資料的搜集與整理提高學生的時事討論效率。
辯論活動的開展是為了強化學生對一些熱點的理解,是端正學生態度、幫助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念的有效方式之一。所以,在高中政治教學時,我們要做好時事政治資料的篩選工作,要通過選擇恰當的辯論主題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進而使學生在自主發表觀點和看法中掌握知識。
例如:“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針對這一時事熱點,我們可以組織學生以“優秀文化傳承和文化創新哪個更重要”為辯論主題來引導學生真正理解什么是文化自信。而且,這一主題的辯論也能幫助學生理解教材中“文化生活”中的相關知識,進而幫助學生突破課堂難點,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但是,在辯論活動的開展時,我們要注意選擇的熱點以及辯論的主題盡量是學生熟悉的,反之,如果辯論的主題與學生太過脫離,學生就只能依據資料進行辯論,是不利于強化學生對相關熱點的理解的,也不利于學生政治素養的提升。當然,辯論還需要教師進行最后的總結,要引導學生向著正確的方向理解,進而為學生的綜合發展作出相應的貢獻。
案例分析是政治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內容,有效的案例分析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也能提高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但是,在以往的政治教學過程中,案例分析就是學生對著答案進行自主分析,嚴重不利于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所以,在教學時,我們要引入時事政治案例,要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這些案例進行分析與思考,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也能讓學生在分析時事案例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例如,8月17日,國家醫保局發布2018年抗癌藥醫保準入專項談判藥品范圍的通告,18種抗癌藥納入2018年醫保準入談判范圍。當時《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也在熱映,所以,針對這一熱點,我組織學生對電影中的原型進行思考,引導學生在暑假通過網絡資料來對這一案例進行分析,并從自己學過的知識入手來與小組成員一起進行思考與分析,這樣不僅能夠有效地將時事與教材內容進行結合,還能讓學生在案例思考與交流中掌握知識、應用知識。
當然,除了上述的三個方面之外,我們還可以借助時事政治資料導入新課,借助時事政治資料創設問題情境等。總之,新時期的政治教學,我們要重視時事在課堂中的滲透與應用,要通過學生課堂主體性的發揮以及自主學習、獨立思考能力的發揮幫助學生樹立起關心社會、留心政治的意識,繼而培養學生的政治認同感,使學生的基本政治學科素養得到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