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麗寬
(福建省龍海市實驗中學,福建 龍海)
復習課是幫助師生及時查漏補缺,對語文知識進行梳理、歸納和總結的重要課型,在高三課堂教學中占據重要的地位。優質的語文復習課能轉變學生對語文復習對提升成績幫助不大的偏見,教師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復習課的教學質量和效率,不僅能讓學生掌握更加科學的學習方法,使其自信十足地投入到復習課程中,還能在復習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最終形成終身受益的綜合素養。
在語文復習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教師對考試大綱的熟悉及近五年高考題目的變化了解是復習教學中具體專題模塊學習有效突破的關鍵。高考一線教師必須要有與時俱進的學習觀,具備對考試大綱和歷年真題的全面把握與準確解讀的能力,才能引領學生在復習過程中游刃有余。
教師在梳理各省市高考命題特點時可以重點關注命題內容的變化,雖然形式與難易度不斷發生變化,但考查內容基本上變化不大,只是側重點不同。以現代文閱讀為例,這是分值僅次于作文的題型,教師可以重點對比論述的方向、文學指向和實用性方面,文學性的文本一般都是從體裁和選材及主題傾向方面分析,總結歸納現代文閱讀一些必考的題型,如概括文本主題、結構,分析語言特點,對文章某個細節的作用考查,人物形象分析等。
“萬變不離其宗。”考試的形式無論怎樣變化,課本教材依然是學生儲備基礎知識和培養語文知識綜合運用能力的基礎。如果不能熟練掌握基礎知識,在考試時更妄論把握出題者的思路拓展知識了。因此,在高三復習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課本教材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對基礎考點知識歸納總結。
在復習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學生的心理,為了克服學生的厭學心理,教師可以分學習小組整合梳理課本知識,也可以以文章體裁為專題,比如小說、詩詞、文言文、戲劇等。以文言文復習為例,課本知識的熟練掌握更是重中之重。在進行知識點梳理時,可以讓學生從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及文章中虛詞與實詞的用法方面以課文為單位整理。通過自主整理,讓學生對知識有更深刻的印象,在此基礎上輔助課外文言文練習查漏補缺,培養學生自主復習和知識遷移的能力。
經過前期的知識點梳理和幾次考試的洗禮,學生對高考題目考查形式有了大致的了解,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專題訓練,逐項突破。在專題訓練的過程中,主要是通過典型例題的分析講解讓學生掌握和總結一類題的答題技巧和方法,再通過練習將學習的技巧理論加以鞏固。
以古詩文閱讀鑒賞為例,這是《考試說明》中的重要考點之一,需要學生掌握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及表達技巧。我以某高考題目為例帶領學生梳理答題思路和方法:多媒體展示劉孝綽的《詠素蝶詩》,出示問題:這首詠物詩描寫了素蝶哪些活動,是怎樣描寫的?這首詩采用了什么表現手法?在這個賞析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從審題開始入手:寫什么?怎樣寫?表現手法則在第一問提及詠物詩入手。在教學中教學生抓住意象及關鍵詞去提煉答案,分析景物襯托及環境渲染的描寫手法及托物言志的表現手法,以一首詩為例,總結一類詩歌相應的答題技巧。
在高三復習教學中,高質量的綜合練習必不可少,學生做完試卷后,教師要及時批閱,在試卷中檢測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及學習效果,總結學生掌握較弱的知識點及時講評補救,在整理錯題中歸納總結知識。同時,有效的試卷講評能促進學生發現復習弱點,從而及時調整自己的復習計劃。
在試卷講評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開展訓練鞏固學生能力,教師可以在批閱中分析學生答案,判斷學生錯誤原因,在試卷發放后讓學生先自主反省,反思自己答題過程中的思維過程,明確問題后即可對癥下藥逐一解決。同時,教師還要在試卷評講課中重點關注上次練習中針對某一題型出錯的“目標生”們,是否在此次考試中犯了同樣的錯誤,還是及時改正?在有效的評講中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
綜上所述,高三復習課是一項艱巨且重要的教學,教師要盡量轉變教學方式,在教學實踐中尋求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復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終提高學生的整體知識水平和語文知識遷移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