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雪靜
(相城區望亭中學,江蘇 蘇州)
回顧十年的中學課程改革,各種課堂教學模式如同雨后春筍,令人目不暇接,與新課堂教學模式相伴而生的是有關教學的名詞,新術語的涌現:學案、導學案、學材、任務單、預學案、學習計劃、學情分析……這些新概念不斷推陳出新,讓人不免感覺像霧里看花。
現在改革的重點主要針對以下內容:要改變大量講授、大量訓練的課堂基本形態,改變老師講得很累,學生學得很苦的課堂基本狀態;改變課堂教學始于老師的備課和講課,結束于考試評價的局面;改變圍著知識轉、圍著重點轉、圍著老師轉、圍著形式轉的窘境;改變學生感受不到課堂的愉悅和學習的幸福以及師生關系的緊張的局面。
要改變這種現狀,首先要讓學生樂學,不厭學,即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滿吸引力和誘惑力的課堂才是保證課堂高效的前提。教師在課堂中不應該給學生帶來很大的壓力,教師不應以嚴厲來震懾課堂和紀律。幾年前,很多學生都說做我的學生很吃力,因為太兇。而近幾年,我放下教師的架子,樂于“彎腰”,也勤于“彎腰”,結果,學生看見我都樂于和我打招呼,把我當成大姐姐來看待。心近了,學生也就自然樂于學了,教育教學效果只增不減。
以前,學生有聽不懂的,經常會在學生身上找原因,而現在,更多時候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是語言的吸引力不夠?還是內容的難易程度把握不當?或是教學方法使用不當?若換種方法,如比喻、啟發、演繹、實驗方法是否更加具有效果和活力?長期反思,會使自己的課堂越來越清新,學生是也會越來越愿意聽。
教師要提高自身修養,善于把握學生的心理。教師都學過教育心理學,在課堂上我們更應該善于觀察和把握。如有的學生愛表現,就讓其多表現。有的學生不愛表現,就創設輕松的環境讓他表現,鍛煉其膽量,促使其自信心理的形成。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讓學生愛上這門課,愛上這個老師的教學風格。
除了要多觀學生的言,察學生的色外,教師本身要注重專業上的修養,多聽課、多閱讀、多學習,如今的教科研手冊就是一個很好的載體。不要等到檢查時再埋頭苦干,而是在平常就應該多閱讀,多吸收。無論是剛出道的新教師還是有著豐富經驗的老教師,都有其自身的優點,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努力吸收各家所長,為我們所用。對公開課的處理,請大膽使用外面聽來的課,但不是照抄照搬。做塊海綿,吸收他們的長處,結合自身的情況調整、創新,這就是一堂好課。有位老教師曾說過,訂兩本雜志看看,研究研究,多做做高考模擬題,水平想不提高都難。
日韓的料理很出名,因為它做工考究,外觀和口味都給人以精致之感。其實,一堂高效的課如做料理般,必須精心有效的處理。好的教材有待于教師靈活創造地使用,只有教師對教學內容有效處理,才可能實現教學內容和方法的完美結合,主要有五種途徑:套用化學術語五個詞:取代、加成、還原、過濾、重排。“取代”同一教學內容,不同的教材提供的教學素材不同,教學中進行相互借鑒,通過整合、取代和優化,達到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加成”根據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及根據教學目標要求,有目的地增加某些教學內容。“過濾”教師依據學生的心理特征與需求對教學內容進行主動舍棄,以利于課堂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還原”將知識與技能習得的課堂教學場合回歸于原來的情景,以利于學生的學習和體驗。“重排”指教師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與創新精神,根據培養目標的整體要求以及學生的實際,重新設計特定的教學內容。也只有我們將課堂的味道料理好了,學生才會打心底佩服老師,尊重老師,更樂意學習。
授之以魚人人都會,但要授之以漁卻是件難事,教師的責任更重要的還是幫助學生學會學習。我們的學生會學習嗎?大部分不會。所以我們的任務不僅是教他們專業知識,更是指導他們怎么學知識。首先要利用學案預習,看書,知道大概。其次要形成知識網絡體系,構建知識網絡,理清思路,還要復習鞏固知識,可以采用情境再現,回憶上課內容的方法等。孔子提出教師要善于“啟發”,其實學生自己更應該學會啟發。在日常的學習中,用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作為學習的原型,可啟發思維,在學習新知識時,將舊知識作為新知識的原型,架起橋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學生所學習的科目之間或多或少都存在聯系,利用相關知識作為原型,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所學知識融會貫通。
教育中應時時刻刻滲透德育。如在講解碳酸氫鈉既能與酸反應,又能與堿反應時,如此滲透:“大家都覺得碳酸氫鈉本領大,很威武能干,既能與酸又能與堿反應,而我卻不這么認為,我覺得它沒有自己的原則和堅持。人生路漫漫,有堅持和原則可能會虧了眼前之利,但長久以后,未必是那么一回事!”又如,在講微粒間的作用力時,說到水的三態,我會問學生“你們喜歡什么狀態的水?”當學生一番討論和表達后,我會告訴學生:“做人不要做氣態水,因為它幾乎不存在分子間的作用力,沸沸騰騰,吵吵嚷嚷,沒有約束力、放縱自己,這種人讓人覺得可怕。做人也不要做固態水,固態水分子間作用力太大,冰冷刺骨,若一個人心若寒冰,則他非但給不了周圍的溫暖,通常自己也感覺不到溫暖,這種人是可悲。做人最好是液態水,靜靜流淌,洗凈人心靈的同時又因為有分子間作用力能自律,是個自重之人,這種人可敬。”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堅信:賞識下出愛迪生,興趣下出牛頓,寬容里有愛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