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松福
(江蘇省宜興市楝樹中學,江蘇 宜興)
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越發自如,可顧及到每位學生,不放棄學習基礎薄弱的學生,以提高班級整體學習水平。學生英語知識基礎各異,通過循序漸進的教學,更利于各層次、各知識水平學生的英語成績提升,以實現針對性教學。但在教學中不能忽視與學生間的有效交流,注重學生主人翁意識的提升;加強各層次學生動態調整,為下階段教與學奠定良好基礎;應時刻關注學生心理變化,在注重結果的同時,更注重各層次學生間的協調以及個性的保護。
英語基礎知識與學習興趣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同樣重要,受思維、學習策略等因素影響,學生間的英語基礎也存在較大差異。教師應當圍繞英語基礎知識掌握度與學習能力進行分層,如課堂表現好、學習能力強的學生(80分以上)分為甲層,成績60~80分的學生為乙層,成績不足60分的為丙層,定期調整分層情況。為帶動班級整體學習水平提升,可促使甲層學生主動帶動乙丙層學生,如在Successstory教學中,由教師布置小組討論課題,包括A man’s famous history,A case of great success等課題,小組由甲乙丙三層學生組成,甲層學生引導其他組員分工收集資料,在小組討論中相互取長補短,引導乙丙層學生思考與自由發揮,共同完成教學課題。教師應當積極肯定與鼓勵學生表現,激發學生表現與成功的欲望,從而提高自身綜合素養與學習成績[1]。
首先是課程標準,英語教學以單元為模塊展開教學,把握單元整體目標,需要學生掌握學習方法、能力與知識技能。同時了解各知識點,要求學生掌握到什么程度。如何確定出文章重點、難點;如何用顯性語言準確描述目標定位等。通過分析課程標準,對本文章教學目標展開整體性的把握。
其次是學情分析,包括學生學習習慣、語言素養、處理問題方式、接受新知識的能力等。預設需要講解的知識內容,確定需要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預設課程教學中的問題等。通過目標精準定位,可對各層次學生展開針對性教學。
最后是確定課程目標,通過分析教材明確定位課程教學目標,包括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結構、英語語法以及掌握程度、教學方法等,基于學情、整體目標把握緊密圍繞教學內容設立教學目標。除此之外,還需確定教學目標的可行性、針對性,從而讓學生更加明確本節課應該學習什么、如何去學、怎樣解決問題等,教師主導作用顯著提高,教學效果也會事半功倍[2]。
英語教學不能一蹴而就,應當由淺入深地進行滲透,由于學生學習能力不同,對英語知識理解也存在差異;對此,提問也應更加具備針對性、層次性。理解能力差的學生不應當設計較難的問題,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應當提高可激發學生創新能力與知識拓展的問題,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如在Hair care教學中,需要為學生布置相同的學習任務,根據學生理解能力不同,提出 Tell me about your understanding of hair care products,What can hair care experts help you,Hair care process等不同難易程度的問題,引導學生掌握形容詞+for+代詞+不定式、形容詞+enough+不定式、形容詞+of+代詞+不定式的學習重點內容,確保學生均能參與到英語教學任務中來,以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解與學習能力。
布置作業中,應本著學生能夠完成、問題能夠獨立解決的原則布置;對此,階梯狀的作業布置尤為關鍵。合理布置作業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培養尤為重要。如在Going to the theatre教學后,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布置仿寫It+be+形容詞+that-從句
(主語從句)、形容詞后接介詞的句子,根據文章內容進行仿寫,以及背誦文章等不同難易程度的作業。除此之外,還需加強學生針對性輔導,補充學生的不足。教學評級環節,應施以多元化評價方式,包括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等評價方式,讓學生養成互幫互助、優勢互補、團結友愛的學習氛圍。教師不應當吝嗇對學生的表揚與鼓勵,經常以物質與精神獎勵的方式,鼓勵丙乙層學生回答問題與質疑,積極指導與肯定學生想法,以帶動班級整體學習水平的提升[3]。
英語教學中,涉及多種語法等知識點,學生理解能力不同,學習成績也會存在一定差異。對此,教師應當積極轉變教學觀念,不斷提高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不斷反思與進取。借助課堂提問分層、教學目標分層等教學方式,讓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都能受到老師的照顧與指導,改善灌輸式教學現狀,以帶動班級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