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 yo
蜂蜜除了葡萄糖、果糖之外含有多種礦物質、維生素和氨基酸,其甜甜蜜蜜的味道更是人見人愛,
另外甜味的蜂蜜雖然是酸性食物,
但進入人體因含有的鈣、鎂、鈉等堿性物質,加上有機酸共反應,在體內很快轉變為有助身體的堿性。
但蜂蜜功效真是如此神奇?怎樣食用蜂蜜才是有效的?
平時又該如何辨別優質蜂蜜?
以下是食用蜂蜜最常出現的十個謬誤與注意事項,讓我們來一次大解密!
一早起床第一杯喝蜂蜜水,就失去了水的凈化作用,反而增加身體負擔,最好還是喝水半小時后再喝蜂蜜;另外,睡前飲用極容易轉換成脂肪堆積在身體里,最好的飲用是下午三、四點補充,此時為最疲累的時候,下午工作感到疲憊,不妨試下沖一杯溫蜂蜜水,補充糖分與能量,為接下來兩、三個小時的工作加油。
要注意的是,蜂蜜對胃酸有雙向調節作用,過多可抑制胃酸,過少則刺激分秘,胃酸過多,有潰瘍發炎的人,適宜在飯后個半小時至兩小時再飲用,太快飲用,進食的食物還未進入小腸,蜂蜜會稀釋胃液,對胃部造成更大壓力;而胃口差,缺乏胃酸的人,則適合在飯前飲用蜂蜜。
每100克的蜂蜜含有294千卡的熱量,蜂蜜中有大約35% 葡萄糖,40% 果糖,蔗糖含量只有5%,而蔗糖才是引起肥胖和蛀牙的關鍵;而葡萄糖同果糖都是可以不經消化作用而直接被人體吸收,另外果糖甜度又比蔗糖高兩倍,同樣的甜度,用小量蜂蜜就可以做到,對健康也較有益。
國外研究指出一歲以下的嬰兒食用蜂蜜及花粉類制品,會有被“肉毒桿菌”污染的危險 。土與灰塵中含有肉毒桿菌的細菌,會透過蜜蜂采蜜的過程中帶回。嬰兒由于腸道微生物生態不夠成人來的穩定,抵抗能力差,一不小心就會引起中毒。
蜂蜜不能和豆類豆腐、豆漿一起吃,豆漿蛋白質含量比牛奶高,蜂蜜含萄萄糖和果糖,還有少量有機酸,兩者結合產生鈣化,不能被人體吸收。 另外也不能和蔥一起吃,蜂蜜中的有機酸、酶遇上蔥的含硫氨基酸,會產生有毒物質,刺激腸道而導致腹瀉。
因為蜂蜜是弱酸性,與金屬接觸會起氧化反應,造成鐵、鉛、鋅、鋁等金屬元素分解,而使蜂蜜顏色變深,營養成分受到破壞。嚴重的話更會引起人體金屬中毒反應。
蜂蜜很怕熱,千萬別用四十度以上的開水來沖,用冷水泡最好,過熱的水會讓其里面的營養成分消失。 如果加熱蜂蜜更會使其顏色變深、香味揮發、還會有酸酸的味道走出。但是腸胃不好的人不適宜喝冷水者,就以攝氏三十度左右的溫水來沖泡,減少傷胃。
蜂蜜功效多多,可潤喉、通便、改善哮喘、鼻敏感,對胃炎都有療效,但得看體質,以中醫學角度,蜂蜜滋陰,適合鼻敏感以鼻干紅腫征狀為主的病人,吃蜂蜜便可改善,但若體質寒濕,經常水腫的人,吃蜂蜜反而加重濕氣。
謠傳螞蟻不吃真的蜂蜜,假的蜂蜜會引螞蟻;事實上無論真蜜假蜜,螞蟻不吃的原因是太濃吸不動,若經過潮解,螞蟻也會吃。提供一個簡易辨別你喝的蜂蜜真蜂蜜還是混有糖漿的假蜜?靠的就是一杯水。先將蜜糖倒入杯中,再加冷水,真正的蜂蜜不用攪拌,就能輕易溶于水中,混有糖漿的蜂蜜不但難以完全溶化,在水中更會出現發絲狀結晶。
在以前,生蜜糖指的是完全未經處理的蜜糖,而一般市面上的罐裝蜜糖已經過加熱殺菌制成的“濃縮蜂蜜”,也是市面上最普遍看到的。而如今“生蜜糖”(raw honey),是指使用低溫殺菌,里面反而保留較多的微生物、酵素和礦物質、蜂膠和花粉,上層會浮有一層小泡泡代表其活性,底層易有白色結晶,而一般市售蜂蜜,包括海外出品,為了降低成本、減少結晶以及令色澤美觀,大多經過高溫加熱殺菌,又因為物流運送,輾轉到消費者手上實質營養已折損許多,所以推薦大家購買香港本地的有機生蜜能得到的營養是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