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勁靜
你還記得那個德生收音機嗎?你是否曾經買過?
也許不少人都知道德生收音機,但知道其創始人龔虹嘉的人卻很少。不過,最近龔虹嘉卻走紅整個資本市場。然而,這次并非緣于德生收音機,而是因為他的減持套現。
日前,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康威視”,002415.SZ)的一則高管減持消息而引起資本市場關注。其副董事長龔虹嘉減持公司1.14億股股份,套現43億元,這也是龔虹嘉自海康威視上市后最大的一筆減持套現。
據了解,從2016年7月以來,龔虹嘉就開始持續減持海康威視股份,減持套現金額達到60億元,被胡潤稱為“2017套現大王”。其實,自海康威視上市到2017年底,龔虹嘉、陳春梅夫婦累計從該公司套現總金額已經超過100億元。加上這次套現,意味著海康威視上市以來,龔虹嘉夫婦累計套現金額超140億元。
《投資者報》記者針對海康威視高管減持一事致函公司,但遺憾的是,公司層面并未給予相應回復。
對創業情有獨鐘
其實,海康威視早已被資本市場所熟知,而對龔虹嘉卻知之甚少。有消息稱,其個人成就足以比肩史玉柱。龔虹嘉夫婦先后創立或投資的企業超過15家,其中包括德生公司、海康威視、握奇數據等公司。
1994年,當龔虹嘉準備創立德生時,收音機行業已是夕陽產業,用戶數量急劇減少,國產品牌處于隨時破產的邊緣,有的收音機甚至賣到十幾元的白菜價。并且當時的高端市場被索尼、松下等日本廠商所壟斷,售價基本在幾百元。而龔虹嘉在深圳某電子出口公司工作時,曾花600元買過一臺索尼收音機。他經過研究后認為,洋品牌也沒什么獨門秘訣,無非是外觀和品牌做得比較好。
就這樣,龔虹嘉投資100萬做起了收音機生意。由于競爭者少,再加上定價適中,他只動用了常規營銷武器,打品牌、做廣告,就把德生收音機做到了全國第一,50 元以上的收音機市場占有率超過 70%,而大多數國產品牌根本就沒計劃做這件事。
關于投資,龔虹嘉有個著名的“三不”原則:別人不想做、不好做、不敢做的事情,我們才可以去做。這個原則跟他的性格有關,“害怕與人爭搶,是我骨子里的性格。” 龔虹嘉說。
2002年,龔虹嘉投資富年科技時,手機還處在2.5G時代,流媒體應用鮮有人提及,更沒人看好。而當時正趕上H.264標準發布,盡管只是草案,但龔虹嘉認為發展前景廣闊,于是做起了基于H.264的編解碼芯片,并一口氣圍繞產業鏈成立了5家關聯公司。
2002年,龔虹嘉從事流媒體開發的富年科技作為惟一一家亞洲公司被《福布斯》評為全球7家“2004電子先鋒”,并入選《財富》2005酷公司(龔虹嘉現任北京富年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富信掌景是目前中國最大的3G流媒體門戶;握奇數據是全球排名前10位的智能卡應用開發商。
安防巨頭海康威視
一直以來,對創業情有獨鐘的龔虹嘉,在自己所創辦的企業里,成就最大的要屬海康威視,如今的海康威視占國內視頻監控領域2/3以上的份額。
查閱相關資料,《投資者報》記者發現,在2001年11月,龔虹嘉與央企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的下屬企業共同投資設立杭州海康威視,各股東均以貨幣出資,注冊資本為500萬元。其中龔虹嘉出資245萬元,持股49%。
在龔虹嘉創建海康威視初期,國內安防市場還不成熟,銷量并不好。但隨后發生的 “9·11”事件,以及國內迎來十年行業快速發展期,整個行業開始呈現爆發式增長,站在風口上的海康威視憑借自身的技術優勢,頻頻獲得大單。僅重慶就拿下 77 億元,成為無可爭議的行業翹楚。
此外,伴隨著房地產行業的黃金10年,安防行業迎來重大發展機遇,2005年到2015年堪稱安防行業的黃金10年。10年間,資本市場出現了海康威視和大華股份兩家行業巨頭,同時有銀江股份、易華錄等數十家行業公司成功上市,而擁有先發優勢和核心技術的海康威視更是強者中的巨頭,這成為龔虹嘉一生最成功的一次投資。
2010年,海康威視登陸A股。此后,龔虹嘉的身價不斷攀升。截至2016年年報數據顯示,他持有的股份共計9.9億股,市值超過237.8億元。與當初245萬的投資相比,其接近一萬倍的超高回報率讓龔虹嘉賺到了人生中最大的一筆財富。
A股減持“套現大王”
在2016年的胡潤富豪排行榜上,龔虹嘉、陳春梅夫婦以360億元身價名列第39位。到2017年,他們以650億元的財富位列第24位。
2017年2月,一家名為富瀚微的企業登陸創業板。據官網介紹,其成立于2004年4月,專注于視頻監控芯片及解決方案,其中有一位董事名為龔虹嘉。
據招股書披露,富瀚微成立時,龔虹嘉妻子陳春梅持股比例為43.00%,為第一大股東,龔虹嘉是富瀚微的法定代表人。2014年,富瀚微的第一大股東變更為杰智控股,持股33.21%,陳春梅持股19.96%,龔虹嘉兄弟龔傳軍持股3.74%。
此外,更引人注意的是,2017年11月,胡潤發布套現富豪榜榜單,海康威視的龔虹嘉累計套現金額超140億元。
對于龔虹嘉減持的原因以及后續公司有哪些發展規劃,《投資者報》記者致電海康威視,但電話一直無人接聽,海康威視也未回復記者投入公司郵箱的采訪問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