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教育環境中開展的每一項活動要不斷引發孩子獲得新的經驗。因此我們拓展資源,架構游戲時空中“七色花”繪本戲劇的錨點,創設可操作性的、多元化的幼兒園繪本戲劇活動空間——戲劇游戲場,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戲劇活動,促進幼兒深度學習。
【關鍵詞】戲劇;游戲場;時空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8)82-0046-02
【作者簡介】陳曙陽,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崔橋幼兒園(江蘇常州,213100)園長,高級教師。
“七色花”,來源于一個繪本故事,寓意幫助他人可以獲得真正的快樂,這充滿了正能量,是幼兒園文化的象征。其二隱喻幼兒創建和運用流動戲劇小車,自主實施場景游戲,獲得智能的多元發展。戲劇游戲場是指幼兒園在室內、走廊、戶外等物質空間創設多類游戲活動區域,引發幼兒開展自發性的戲劇游戲。師生創建戲劇小車并借助戲劇小車積極與游戲場連接、互動,生發新的創意。戲劇游戲場具有開放性、情境性、自主性、靈活性的特點。依據“做中學”教學行為設計原理,把教師從主題發現到幼兒戲劇情景表演整合,為幼兒在園教育課程中置入生動有趣的戲劇游戲現場,促進幼兒能力的完整發展。這個過程的最終結果是幼兒成長、教師反思能力增強,教育共同體合作機制發展、空間獲得拓展。我們從以下兩方面入手,積極創設“七色花”戲劇游戲場,引發幼兒深度學習。
一、多元游戲現場錨點創設
幼兒園在室內、走廊和戶外創設多類游戲活動區域,正常開展如安吉游戲現場一樣的自發性幼兒游戲活動。戲劇車晶體小空間與幼兒園宏觀游戲空間達成靈活:從班級的戲劇區域到年級組的戲劇工坊、戲劇專用室再到戶外的大型戲劇場,讓幼兒在多元游戲場地中散點式、自主式開展活動。不同的孩子去接觸這個戲劇和他所演繹的戲劇是不一樣的。其次,同一個孩子同一個戲劇,如果把它放在不同的場景,比如走廊、戶外的沙池邊,或者小菜園旁邊,孩子在不同的情境中就會有新的想法生成,這就是創新。
1.流動戲劇小車。
小車上有七個戲劇盒,有創意設想盒,任務盒,活動方案盒,資源盒,場景管理盒,角色盒,現場演出盒。每個盒子在戲劇活動不同階段產生,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創建主體,為幼兒游戲現場需求服務。
2.班班創設戲劇游戲區。
設置在建構區旁邊,提供豐富、多元的材料、道具,具有能容納4~6名兒童的動態區域空間。為幼兒提供各種體驗,豐富幼兒的游戲經驗。另外可以將戲劇游戲滲透到各個區域如美勞區、積木區、益智區、娃娃家、閱讀區等,幼兒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入相關的區域。在相對應的美勞區中,增設道具制作、舞臺設計、服裝設計等舞美工作。表演區有固定的小塊區域作為展示孩子的設計、制作的服裝?!靶∽骷摇薄靶⊙輪T”可以在臨近的空間或舞臺進行商討,“音響師”“攝影師”“燈光師”也可以在益智區角落里進行音響、燈光、攝影的調試,閱讀區設立新聞播報臺引導幼兒學習禮儀播報。
3.走廊文化中處處有戲劇工坊。
在走廊、墻面、花園等文化展示區中,幼兒園打造適合幼兒和家長能夠即時操作、欣賞和互動的戲劇坊。如一樓為指偶劇、兒童快板劇,幼兒可以利用紙質的指偶、布制指偶進行角色表演。同時,配上快板、雙響梆子、三角鐵等小樂器進行有韻律的朗誦,加深戲劇活動的參與興趣。二樓皮影劇、木偶劇同時開放,利用平時自己制作的剪紙式皮影、廢舊物創意的滑稽木偶,它既發展了幼兒敏捷的表演思維,又鍛煉了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使幼兒做到樂在其中、美在其中、悟在其中。三樓兒童話劇、歌舞劇。幼兒借助自制的服裝、頭飾打扮自己再進行即興的故事表演,在動作、對話、表情方面注重嘗試,大膽展示全新的自我。當每周一次的戲劇工坊啟動時,孩子們穿梭在自己的戲劇天地,盡情歡暢!這使得幼兒能夠了解不同類型的戲劇游戲,主動與非本班的同伴分享戲劇經驗。
4.開發戲劇游戲專用場地。
室外大型游戲場地包括“七色花”戲劇小舞臺和童話游戲場,這個舞臺具有演出功能,是家庭、社區、班級之間共同展示與溝通的舞臺。戶外戲劇場則將從以下兩方面推進,一是變更游戲環境,提供低結構材料。遵循“幼兒是游戲的主人”“游戲是幼兒自發自主的活動”的理念。我們一改以往的傳統做法,把幼兒帶離教室,來到大操場、種植園地、大樹下、水池邊,跟他們討論:“在這里表演,你最想干什么?”“在這樣的地方,我們可以做什么?”“你還喜歡幼兒園的什么地方?還能怎么玩?”二是拓展游戲經驗,推動游戲發展。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開闊眼界是發展角色游戲的基礎。幼兒的生活越豐富,相關經驗越多,想象就越豐富,角色游戲的主題和內容就越新穎、充實。為此,我們把以下材料(軟墊、收納箱、輪胎、彩圈、軟塑管等)堆積在幼兒臨近的表演場地,讓幼兒自主創造。孩子們在進行戶外戲劇表演時,當感受到背景道具或場景需要進行調整時,能主動尋找有效資源進行替代。
二、教研共同體的全方位推進
創設的過程即是共同體共同學習、對話、反思的過程,四個主體“幼兒、教師、家長、管理者”對于游戲場形成過程中不同內容的審議,形成游戲場實現的路徑。
1.審議資源:共同設計游戲場方案。
從孩子感興趣的點出發,尋找相應的繪本和孩子一起討論。收集各類文本、物質資源,共同體進行項目審議,發揮家長資源,邀請家長參與繪本驛站的建設,做幼兒園閱讀推廣人,積極引進園外資源,開發社區資源,如引進優質團隊資源——常州市兒童繪本戲劇教育劇團,引領高位發展。
2.審議場景:建構物質形態的戲劇場。
針對幼兒園內與園外的戲劇活動空間,共同體成員進行審議,總結創建方法,評估使用價值。通過創設可操作性的幼兒園繪本戲劇活動空間,讓室外空間、大型空間、微型空間、人造空間與自然空間中都有戲劇游戲場,讓孩子多元發展。
3.審議成果:尋找規律形成范式。
在戲劇游戲場的成果形態上,共同體成員進行項目審議,梳理各類設計、實施原則,并且總結成視頻、文本等資源。解放孩子從幼兒入手,確定幼兒在戲劇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幼兒從“表演”到“游戲”,從“單一”到“多元”,讓更多的孩子視戲劇活動為生活。孩子們在體驗成功的同時,收獲美的熏陶以及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