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女爭鋒


開學的那天,邵鎮(zhèn)煒在父母的陪伴下,來到了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報道。他很高興也很緊張,在學校的晨會上,他感慨地說:“也許生活給予了我更多的困難,但我幸運地得到了更多的來自父母、同學、老師的愛與關懷。為了不辜負這些愛與關懷,我會克服所有困難,堅持懷抱希望……”這個患有肌無力的,連翻書都吃力的男孩,憑著非凡的毅力在輪椅上畫出了最美的人生軌跡。
瘦小的身體充滿對知識的渴望
1998年,邵鎮(zhèn)煒出生在杭州一個普通的家庭,他的降生給父母帶來了莫大的快樂和希望。初為人父的邵爸爸為了給兒子取個好名字,佑他一生平安幸福,把字典翻了個遍。的確,一歲以前的邵鎮(zhèn)煒如父親希望的那般健康活潑。只是好景不長,一歲時,命運似乎跟這個家庭開了個玩笑,在同齡孩子都會走路時,邵鎮(zhèn)煒不但沒法行走,而且連站立都變得異常吃力。
剎那間,原本幸福美滿的家庭被陰云籠罩,父母急忙帶著小鎮(zhèn)煒上醫(yī)院檢查。很快,醫(yī)生就確診他是患了進行性肌肉萎縮癥,更令人絕望的是醫(yī)生告訴他們這個病終身難愈。醫(yī)生說的每一個字都似千斤大錘重重地敲打在他們的心坎上,邵媽媽懷疑是不是自己聽錯了,一遍遍地向醫(yī)生確認,每確認一遍她都希望醫(yī)生能給她不一樣的答案,可等來的總是醫(yī)生帶有些許憐憫的“確診無疑”四個字。
一家子不甘心讓年幼的孩子遭受上天這么不公平的對待,于是邵爸爸邵媽媽帶著邵鎮(zhèn)煒前往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醫(yī)院就診,盼著能從更權威的專家那里得到兒子病情的分析。四個月來,他們的足跡遍布6省10多家醫(yī)院,卻無一例外的都是終身不愈的噩耗。邵爸爸邵媽媽還是不死心,他們不愿錯過任何一絲可能的希望,偶爾從親戚朋友那聽到什么偏方能夠治此病,他們就跋山涉水去尋找土郎中高價購藥。那陣子,邵鎮(zhèn)煒吃了很多藥,只是依舊沒有站起來。有好心的醫(yī)生知道了他們的求醫(yī)情況,開始勸他們不必再白費力,就目前的醫(yī)學水平而言,進行性肌肉萎縮癥是世界難題,根本無藥可治。處處碰壁的邵鎮(zhèn)煒父母這才慢慢接受了兒子殘疾的事實。
邵鎮(zhèn)煒四肢無力,無法行走,同齡孩子奔跑嬉鬧的時間,他都被媽媽抱著聽故事、念兒歌。上天為邵鎮(zhèn)煒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也為他打開了一扇窗。邵媽媽長期的朗誦,在邵鎮(zhèn)煒的心里播下了希望的種子,讓他對知識充滿了無限的渴望,他會隨聲附和到最后用自己的語言來復述媽媽講過的故事,遇到不懂的積極向媽媽提問,還要求媽媽給他買更多的故事書。
轉眼間,3歲的邵鎮(zhèn)煒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父母開始糾結,他們雖然很想讓孩子去上學,可這樣的身體狀況并不樂觀,他們甚至擔心邵鎮(zhèn)煒在小朋友的冷潮熱諷中心生自卑。一個夏日的午后,邵媽媽像往常一樣給兒子講完故事,她試探性地問道:“小煒,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呀?”沒等媽媽說完,小邵鎮(zhèn)煒就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想上學,和小朋友一起去上學。”言為心聲,兒子簡短的幾個字讓一旁的邵媽媽深受觸動,那個晚上她輾轉難眠和丈夫商量著怎么讓兒子去上幼兒園。
果不其然,好幾家幼兒園聽說邵鎮(zhèn)煒的情況都婉言拒收,眼看兒子上學的心愿就要落空,邵媽媽考慮到兒子的身體狀況必須有家人陪伴,就硬著頭皮再去懇求小區(qū)的幼兒園園長。一個星期后,園長給出方案,她出三道題,如果邵鎮(zhèn)煒能答上來就讓他入學,如果答不上來入學一事就此作罷。邵媽媽沒的選擇,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希望,她也必須一試。當天下午,她帶邵鎮(zhèn)煒來到幼兒園,園長上下打量了一番這個孩子,直搖頭,可有約在先,她只得依約而行。園長說題,邵鎮(zhèn)煒的答案就脫口而出,三題下來,園長對眼前這個瘦小的孩子刮目相看,表示很幸運能招收到這么優(yōu)秀的學生,歡迎他入學。那一刻,邵鎮(zhèn)煒母子倆眼泛淚花,相視而笑。
在幼兒園的課間,小朋友們都去操場、走廊上玩耍,只有邵鎮(zhèn)煒仍一動不動地坐在椅子上。漸漸的,有小朋友開始用“殘疾人”稱呼他。那時候,小邵鎮(zhèn)煒覺察到了自己不同于一般同齡人,產生了自卑心理。邵爸爸觀察到兒子的異樣,總會講一些身殘志堅的名人故事開導他,叫他要樂觀積極地面對生活。在爸爸的鼓勵下,邵鎮(zhèn)煒并沒有沮喪多久,他把注意力轉移到了漫畫書上,雖然他的活動空間很有限,但在媽媽的講述和自己的學習中,他看到了很大的一個世界,他發(fā)誓要好好學習。
在媽媽“托舉”下,艱難求學
邵鎮(zhèn)煒幼兒園畢業(yè),父母又開始為他上小學的事情發(fā)愁,他們動用了所有的關系,在多方努力下,最終,杭州聞濤小學同意接收邵鎮(zhèn)煒。為了照顧他的在校生活,校方還特意安排了一個阿姨,盡管如此,邵鎮(zhèn)煒在學習上的困難仍遠遠超出常人。
因為生病,邵鎮(zhèn)煒的個子極其瘦小,他在家和在校坐的椅子是類似餐廳里的嬰兒座椅,全靠椅子的欄桿給他支撐。他的手臂很纖細,四肢無力,力氣遠不如一個嬰兒。每天,邵媽媽會背著書包,抱著邵鎮(zhèn)煒一步步地走上臺階,來到教室把他安放在特制的桌椅上,扶正他的身體,把孱弱的雙臂擺上課桌。再根據當天的課程表從書包里掏出相應課本、紙筆等,課本等必須放在邵鎮(zhèn)煒能夠得到的范圍內,超出10厘米就會變得特別麻煩。邵媽媽總是把一切準備工作安排就緒后,再起身離開。中午她會做好飯給邵鎮(zhèn)煒送來,一勺一勺地喂給兒子吃,聽他興高采烈地訴說著班里的趣事。邵媽媽覺得每天來回的奔波真的不算什么,她愿意做兒子的雙手和雙腳,用心呵護他長大。
上廁所對邵鎮(zhèn)煒來說極為不便,他就減少了喝水的次數,口渴了也強忍著,每天只有在中午媽媽出現的時候才喝上幾口水。
后來,邵媽媽為了能全身心照顧兒子,選擇了辭職。這下邵爸爸成了家里的唯一經濟來源。本來在杭州社區(qū)工作的邵爸爸不得不加倍努力來保障家庭的收入,在工作之余,愛好文學的邵爸爸重新創(chuàng)作把一篇篇文章投去報刊雜志,稿費雖然不多,但略能貼補家用。可這樣一來,通宵達旦工作成了邵爸爸的常態(tài)。常常整個城市都還在昏睡,他和他的臺燈獨自醒著。
邵爸爸每個月會花上百元購買一批書籍,每次家中有新書到,邵鎮(zhèn)煒總會饒有興趣地朗讀,這培養(yǎng)了他的閱讀習慣。后來,他寫了很多詩,成為學校的“文藝之星”。endprint
父母的辛苦,邵鎮(zhèn)煒全部看在眼里,他默默地告訴自己一定要用功學習,名列前茅,這樣才對得起父母的一番苦心。

邵鎮(zhèn)煒不但按時上交作業(yè),而且他從不曠課。五年級第一學期的期末考,那天寒風凜冽,冷得刺骨,邵鎮(zhèn)煒發(fā)著高燒渾身疼痛、頭暈目眩,媽媽建議他去醫(yī)院打點滴,可他堅持要去學校,非得考完試后再上醫(yī)院。媽媽拗不過他,只得把他帶去學校參加考試。學校老師怕他的身體撐不住,就讓媽媽抱著他在辦公室里考試作答,他坐在媽媽的腿上,冒著嚴寒拖著抱恙的身體,緊握手中的筆,用凍僵的雙手別扭地在紙上磨出一個個字。他的體溫升高,燒得滿臉通紅,媽媽和老師們看著心疼不已,紛紛勸他放棄考試,可是邵鎮(zhèn)煒咬緊牙關,忍耐著堅持寫完了考卷。小學畢業(yè),他以幾乎全優(yōu)的成績榮獲“聞濤小學第二屆十佳學生”。
初中時,課程一下子增加不少,邵鎮(zhèn)煒一開始表現得十分不安,但他學習基礎扎實,學習勁頭旺盛,在師生的關心下很快就調整過來。只有上體育課,對無法行走的邵鎮(zhèn)煒來說是一種奢侈。同學們在操場上奔跑的時候,他只得一個人坐在座位上看書寫字。有時候長期一個姿勢坐累了,邵鎮(zhèn)煒想挪動下身子,他使出吃奶的勁,好不容易動了下,結果整個身體傾倒在椅子一邊的扶手上,再掙扎著想要坐正,卻徒勞無功,只能歪坐著,等著老師同學們的出現,幫助他坐正身子。
有一次,邵鎮(zhèn)煒在周記中表達了自己渴望融入到集體活動中的意愿,語文老師就把他的心愿反饋給班主任。從此,只要天氣晴好,上體育課時,師生們就會一起推著坐在輪椅上的邵鎮(zhèn)煒來到操場上,當陽光灑到邵鎮(zhèn)煒的身上時,他就開心地笑了。獲得老師和同學的幫助,讓邵鎮(zhèn)煒變得自信陽光,他踴躍報名參加了學校的一些讀書分享和征文比賽,他人緣極好,常和同學們開玩笑。在融洽的校園環(huán)境里,殘疾帶給他的心理上的陰霾漸漸散去。
初三畢業(yè)那年,邵鎮(zhèn)煒被保送到了杭州一所重點中學,在全國高中應用物理知識競賽中,他還獲得了杭州地區(qū)三等獎。上高中時,班主任盡管在接班前就知道班里有個特殊的孩子,做足了思想準備,但真見了邵鎮(zhèn)煒后,他還是憂從中來。班主任考慮到邵鎮(zhèn)煒雙手不便,寫字速度較慢,私下和其他任課老師商量,千萬別催促邵鎮(zhèn)煒同學交作業(yè)。意想不到的是,整學期下來,邵鎮(zhèn)煒從沒一次遲交過作業(yè)。
學校推行走班選課,沒有固定的同桌,邵鎮(zhèn)煒翻書很吃力,為了不麻煩同學,他上課時索性不看課本,專心聽老師講課。一段時間下來,邵鎮(zhèn)煒的記憶力練得更好了。就這樣,一路艱難求學,邵鎮(zhèn)煒小小的身體爆發(fā)出了強大的能量。在成績面前,邵鎮(zhèn)煒并不滿足,他繼續(xù)參加物理和生物競賽培訓,從中獲取更多的解題技巧和思想。

高分入學,超越身體的靈魂
邵鎮(zhèn)煒和天才物理學家霍金相似的病痛、同樣的天才,他被同學們親切地稱為“少年版霍金”,對講述邏輯關系的書籍有著近乎癡迷的熱愛。他渴望大學里可以報讀物理專業(yè),但物理需要動手做實驗,而邵鎮(zhèn)煒的身體狀況,讓這個夢想,變得遙不可及。
2017年高考,邵鎮(zhèn)煒以644的高分考入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在同學們都為收到錄取通知書歡呼雀躍的時候,他們一家子卻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一邊是兒子對知識的強烈渴望,一邊是未來四年不可預知的困難。邵鎮(zhèn)煒看著通知書,陷入了沉思:“大學在下沙,家里還有在上初中的一個妹妹,如果媽媽陪著我去上大學,那妹妹怎么辦,媽媽兩地奔波的話,肯定會很累的。”他多少次看到爸爸的勞累、媽媽的辛苦,就想著放棄學業(yè),然而父母不允許他這么做,他們依然鼓勵兒子一步步堅持下來。知子莫若母,盡管前方道路漫長,邵媽媽還是希望兒子能像普通人一樣求學升學,她決定助兒圓夢。
在高三畢業(yè)生都盡情玩耍的那個暑假,邵鎮(zhèn)煒把自己埋頭扎進了書堆里,他的書桌上堆放著各式各樣的書籍:《狹義與廣義相對論淺說》、《果殼中的宇宙》、《探尋現代物理學的美麗》、《微分幾何入門與廣義相對論》等,為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涯做準備。他是一位勤奮好學的理工男,同時還有著文藝青年般細膩的情懷。邵鎮(zhèn)煒寫下的小詩《孤島》文筆清新雋永、思想深邃,他博覽群書,熱愛創(chuàng)作,成了學校的“文藝之星”,多篇作品發(fā)表在報刊雜志上。
9月18日,邵鎮(zhèn)煒在父母的陪伴下,來到了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開啟他嶄新的大學生活。學校考慮到邵鎮(zhèn)煒的特殊情況,為他在一樓安排了單獨的一間寢室,如果課業(yè)繁重,媽媽則在寢室陪讀,課程少,媽媽就帶邵鎮(zhèn)煒回家,第二天再送來上學。學校還在寢室樓專門安裝了滑軌,一直通到寢室門口,為他4年的大學生活保駕護航。對于未來,樂觀堅強的邵鎮(zhèn)煒渴望用知識和力量充實自己,用實際行動來回饋那些關心和幫助他的人,盼有一天能和霍金一樣使用先進科學技術給學生講課,他在ipad上演示,學生就能同步看到教學內容。
或許邵鎮(zhèn)煒的一生注定與輪椅相伴,父母憂心不假,但讓他們欣慰的是,邵鎮(zhèn)煒一直在努力克服,突破自我局限。他自信又陽光,沒有因殘疾而忍受歧視,更沒靠殘疾來摘取殊榮。
命運給了邵鎮(zhèn)煒致命的一擊,他卻對生活充滿希望。父母十多年的陪伴鼓勵和社會各方的關愛,都讓他心中升騰起對未來生活美好的期待。他瘦小的身軀內,有著一片肥沃明媚的精神沃土,他走得很慢,但是山高路遠,他一直在前行。
只要生存的希望還在,人在任何處境中都能為自己編織理想。在苦澀的生命里,邵鎮(zhèn)煒走過了整整19個年頭,那么多寒冷的冬天都撐過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從無力翻書的殘疾少年到心懷夢想的學霸,邵鎮(zhèn)煒用他的堅強、樂觀、努力重新定義了“男神”,一步步反抗命運,突破限制,讓廢墟里開出了花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