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傳芝
每逢佳節聚餐,餐桌上少不了雞、鴨、魚、肉,各種煎、炒、烹、炸、煮、燉、熘、燒的美食,此外,堅果、點心也是一應俱全。可以說,對不少人而言,過節期間都會存在營養過量攝入的問題——覺得大家難得聚在一起,便只顧嘴上舒服,大快朵頤,反正可以“吃完了再減嘛”。
但如果大肆吃喝,身體有一個地方會立刻拉起警報——那就是腸道。營養大量集中攝入,會令脾胃負擔過重,引起消化不良。有便意,但又便得不痛快;大便黏膩,像“油”一樣粘在馬桶上很難清洗。中醫學稱這種現象為積滯或食積,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體內有濕。大腸積聚的食物腐敗之后,形成有害物質,會對身體健康不利。古語說,“欲無病腸無渣,欲長壽常清腸”。如果您在節日聚餐后感到腹部脹滿,大便不暢,應注意調整飲食,多吃以下五大法寶,給腸道“刮刮油”。
【法寶一:茶水】
茶葉味苦、微寒,有消積的功效,可通泄大便。清腸“刮油”宜選用普洱茶,《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其味苦……解油膩;苦澀,逐痰下氣,刮腸通泄。現代研究表明普洱茶中的咖啡堿和黃烷醇類化合物可以增加消化道蠕動,因而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法寶二:玉米】
玉米是常見的雜糧,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幫助垃圾排出體外。
推薦食用方法:
1.玉米排骨湯
甜玉米兩根,切成段備用。排骨段少許,洗凈。將排骨段放入水中,大火加熱,燒開后撇除浮沫,撈出排骨。另燒一鍋水,水開后將排骨和玉米放入水中,加入蔥、姜,轉小火煮至肉爛玉米熟,加鹽少許即可出鍋。
2.玉米 粥
宜選大粒玉米 ,也就是北方俗稱的大 子。大粒玉米 300克洗凈,用水泡半小時,加水燒開,改小火煮爛至黏稠即可。玉米 粥還可以搭配清新的涼拌菜食用。
3.炒玉米粒
超市購買的袋裝冷凍玉米粒約300克,焯水后備用。切蔥花與黃瓜丁。鍋內放入少許油,待油熱后放入蔥花爆香,將玉米粒瀝干水分放入鍋中翻炒一兩分鐘后,加入黃瓜丁,加鹽適量,再翻炒兩分鐘即可。
【法寶三:黑木耳】
木耳味甘,性平,具有疏通腸胃,潤腸通便的功效。
◎推薦食用方法:
涼拌黑木耳
取干黑木耳一把,用涼水浸泡。將泡發后的木耳用水沖洗,摘除硬根,撕成小朵。蒜剝皮拍成蒜末。取香菜、醋、紅辣椒、鹽各適量,加蒜末均勻拌入木耳中即可。您還可以根據自己口味添加適量香油或花椒油。
【法寶四:大白菜】
大白菜具有非常好的清腸效果,其中含有的豐富膳食纖維,可以縮短糞便在體內的停留時間,幫助人體消化和排泄。
推薦食用方法:
1.大白菜豆腐湯
取大白菜300克洗凈,切成三指寬的段兒。凍豆腐200克,切成塊。切姜絲少許,取鹽少許。將大白菜、凍豆腐放入水中,加入姜絲,煮至白菜略微軟爛,再加鹽。此湯清淡,口感微甜。也可以用高湯或排骨湯熬制。
2.大白菜炒腐竹
取大白菜500克洗凈,切成段。準備腐竹少許,掰成段,用涼水浸泡。將泡發后的腐竹瀝干水分。將蔥、姜切絲,再取花椒、鹽、醬油、油少許。鍋中放入油加熱,放入花椒、蔥花、姜絲爆香,倒入白菜和腐竹,大火翻炒至白菜變軟,放少許醬油,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法寶五:山楂】
山楂為藥食兩用的食物,性微溫,味酸,具有開胃消食的功效,能治各種飲食積滯,尤善消化油膩肉食積滯。山楂所含脂肪酸能促進脂肪消化,增加胃消化酶的分泌,并對人體胃腸功能有一定的調整作用。
推薦食用方法:
1.山楂水
取干山楂片10~15克,加水泡開,然后用大火加熱,煮沸即可飲用。各大中藥鋪均出售干山楂片,家中可以提前采買備用。
2.鮮山楂肉
新鮮山楂吃起來酸中帶甜,口感上佳。直接食用鮮山楂的話,一次吃三四個即可。也可以取山楂肉120克,水煮至濃稠食用。在冬季,新鮮山楂不易買到。因此可以在新山楂上市后多買些,分小份用保鮮袋封存,放入冰箱冷凍室。食用前取出用涼水化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