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迪
NBA中有這樣一群普通人,他們雖然沒有成為NBA球員的天賦,也沒有球隊總經理運籌帷幄、掌控全局的能力,但憑著對籃球的熱愛,把看似單調平凡的工作做到了極致,成為NBA高度職業化的典型代表。他們就是NBA裝備經理。
裝備經理的工作包括在一場比賽開始前,為球員帶上干凈的球衣和球鞋,準備好調配的特殊飲料以及所有可能用得上的東西;比賽結束后,裝備經理要清點所有裝備,將需要清洗的球衣、毛巾和護具等清洗干凈并晾干。
這些工作聽上去并不復雜,但要為15個身價百萬美元的職業球員做好服務絕對不容易。各NBA球隊會在訓練館里專門設置一個非常大的倉庫,用來存放隊中所有球員的裝備。裝備經理必須對這些裝備的數量、存放位置、使用情況以及球員的喜好了如指掌。
球鞋關系球員的腳部健康,裝備經理會為每個球員準備至少12雙球鞋——6雙淺色的主場鞋和6雙深色的客場鞋。有些球星有自己的球鞋贊助商,有些球員是不折不扣的sneakerhead,他們有時會自己帶鞋子,有時會讓裝備經理提前為他們準備想穿的球鞋,所以裝備經理需要為這些球員準備的球鞋會更多。每支球隊都有好幾款球衣,除了分主場和客場外,還有一些特別款球衣要在特殊的日子供球員穿。有些球隊的裝備經理要負責安排特別款球衣的穿著計劃。
球員在比賽后洗個澡接受完采訪就回家或回賓館了,裝備經理卻離下班還早,球員穿過的球衣、襪子、球鞋都得清洗,全隊用的裝備還要打包。這意味著幾十上百件行李,要從訓練館安全送到機場,然后再從機場一件不落地帶進客場球館。
除此之外,裝備經理還得負責與聯盟贊助商、球員個人贊助商溝通協調,聯系客場酒店和訓練場館,他們不是簡單的后勤工作人員。一些球員甚至會要求裝備經理幫他們買零食、買日用品、接送孩子等,不過這也是因為裝備經理和球員的關系非常熟絡,而且這些活也不會白干,球員除了會時不時給裝備經理一些小費,有時還會贈送自己的球衣和球鞋。
那么怎樣才能成為一名NBA裝備經理?
首先,NBA裝備經理必須熱愛籃球、熱愛NBA,不然經年累月的出差、異常煩瑣的工作和習以為常的加班會把你壓垮。許多球隊的裝備經理都是從球童開始做起,雖然比賽中他們忙得根本沒時間看一眼比賽,但他們往往能在這個崗位上堅守許多年。公牛隊的裝備經理約翰·里格馬諾夫斯基1983年就入職了,直到現在還沒退休。
其次就是一些硬件條件了。由于每天都要和球員、教練、球隊管理層、贊助商和NBA聯盟工作人員打交道,裝備經理需要具備很強的溝通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并且需要善于應對突發狀況。當然,必要的數學基礎、計算機技能、商業知識也得具備。因此,裝備經理必須是一位多面手。
最重要的是,裝備經理得有耐心,要耐得住寂寞。為了球員和教練能把精力百分之百放在球場上,裝備經理的付出是難以想象的,但一支球隊成功后,人們記住的是球員和教練,幕后的裝備經理從來都是默默無聞。
裝備經理簡直是球隊的“奶媽”,他們和球員的關系非常密切,雙方一起創造了不少有意思的小故事。
1995年喬丹第一次復出后,由于公牛隊已經把他的23號球衣退役,喬丹選擇45號球衣披掛上陣。那個賽季公牛隊打到了東部半決賽,對手是奧蘭多魔術隊。在雙方第一場較量中,喬丹狀態不佳,負責防守他的魔術隊球員尼克·安德森在賽后說:“45號的喬丹可不如23號的喬丹,我不可能從23號喬丹手中搶斷的。”
NBA聯盟有規定,已經退役的球衣就不能再穿回球場了,而且贊助商已經生產了成千上萬件45號喬丹球衣,喬丹本不能換回23號球衣的。但公牛隊裝備經理里格馬諾夫斯基成了關鍵人物——他還保留著喬丹以前的23號球衣。里格馬諾夫斯基沒通知贊助商,直接大膽建議喬丹換回23號。重新穿回23號的喬丹果然狀態回升,雖然那一年公牛輸給了擁有奧尼爾和“便士”哈達威的魔術隊,但之后的三個賽季,23號喬丹帶領公牛完成了第二個三連冠。
除了公牛隊里格馬諾夫斯基這種向球星建言獻策的智多星型裝備經理,有的裝備經理甚至擁有不輸隊中當家球星的投籃技巧。前凱爾特人球星、2010年全明星三分王保羅·皮爾斯曾透露,他在隊內投籃訓練中屢屢輸給凱爾特人的裝備經理約翰·康納。
裝備經理這個看似平凡的崗位,實際上是NBA聯盟高度職業化的最好例子。如果我們的CBA也能有類似的職位,或許就不會出現這個賽季揭幕戰馬布里穿錯球衣的尷尬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