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明
【摘 要】校對是整個報紙出版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是一項復雜而又細致的工作。本文結合筆者自身工作經驗,主要分析了成為一名合格的校對人員所必備的素質。
【關鍵詞】校對;報紙質量;校對方法
一張報紙質量的好與壞,除了受記者、編輯水平的影響,校對人員的專業素質高低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校對工作看似簡單,實際上是一項復雜而又細致的工作,是整個報紙出版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它要求校對人員要具有高度的政治責任感,要熱愛這份工作,而且要順應時代的要求,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校對工作。
筆者作為一名從事校對工作26年的報社校對員,在學習和工作中深深地體會到,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校對員,就必須不斷地學習和閱讀,從書本中汲取營養,打好扎實的文字功底,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修養,增加知識積累,只有這樣才能勝任新時期的報社校對工作。
要有強烈的政治意識。筆者所在的單位是地方黨報,黨報是黨的喉舌,是向人民群眾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媒體,來不得半點馬虎,文章中的關鍵語句里多一個字或少一個字都有可能出現完全相反的兩種觀點或兩層意思。出現這種差錯不但有損黨在群眾中的形象,還可能出現群眾的誤讀、誤解,造成不良影響或不必要的后果。因此,必須要有政治意識,大局意識,看齊意識,始終與黨中央保持一致,緊緊系牢政治這根弦。
要有愛崗敬業的責任感。做任何事首先要熱愛它,這樣才能夠在工作中精益求精,力求做到完美。只有發自內心的愛才會對這項工作產生責任感。責任感也是敬業的一種表現,責任感強的人校出的稿件和沒有責任心的人校出的稿件質量迥然不同。筆者對待校對工作,嚴謹、細致、認真,不敢有一點兒粗心大意。在提高思想認識的基礎上,做到了眼到、心到、筆到。每看一篇文章都要把自己融入到報紙的文章中,全身心地投入校對工作中。要做好校對工作,責任心、耐心、細心,“三心”缺一不可,否則就很難成為稱職的校對人員。
要有較寬的知識面和扎實的基本功。因為校對時要接觸到各種稿件,也會遇到各種問題,這就要求校對人員要有全面的知識,而且要不斷地更新知識。有了豐富的知識,在校對中才能更好地發現問題,改正問題。近年來,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報紙出版也有了質的變化,這就要求校對工作也要與時俱進,以承擔更多的責任。工作中,筆者不斷提高對自己的專業技能的要求,在校對過程中仔細閱讀原文,發現問題多與編輯溝通,遇到不懂的地方,及時查閱資料,向同事請教。記得有一次,有一篇寫一個瀕臨倒閉的鄉鎮企業如何走出困境,起死回生的通訊報道,其中用到了一個成語叫“鳳凰涅磐”,而且還把這個詞用在了標題中。筆者一眼掃過,總感覺什么地方有問題,再仔細一看是“磐”字不對,這個“磐”應該是堅如磐石的“磐”,而鳳凰涅槃的槃應該是木字底而不是石字底。于是拿起字典一查,確定了是錯別字,便立即將標題和文中的這個字全部改了過來。
要有正確科學的校對方法。目前使用的校對方法有多種,一是對校法,將原稿擺在校的稿件上,先看原稿,后看校的樣稿;二是兩人校法,一人讀,一人看。要認真負責、一絲不茍、細心嚴謹,從頭到尾對每段話、每個字、每個標點符號都要認真核對。因為現在是無稿校對,校對時還要憑借校對人員自身的知識和經驗找出原稿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或疏漏。同時,還需善于總結經驗教訓,把自己或他人犯過的錯記在腦子里,防止類似的錯誤再次發生。如筆者在工作中常遇到的別字,走投無路而不是走頭無路,蛛絲馬跡而不是蛛絲螞跡,表率而不是表帥,艾滋病而不是愛滋病,長年累月而不是常年累月,這樣的例子太多了,就不一一舉例了。因此,在工作之外,校對人員還要堅持多學習、多讀書、讀好書,以此來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量,提高自己的素質。
總之,要做一名稱職的校對員,就要具備多方面的修養,比如職業道德,語言知識,專業技術,科學文化修養,同時還有強大的心理素質,不要碰到問題就畏首畏腳。在工作中要不斷積累,在實踐中不斷增長才干,以提高鑒別差錯的能力,把好報紙出版校對這一關。
參考文獻:
[1]熊箐.淺析校對人員如何進行自我完善[J].采寫編,2017(06).
(作者單位:安慶日報社)
責編:周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