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
國慶節長假七天,國內接待游客7.26億人次,同比增長9.43%;實現國內旅游收入5990.8億元,同比增長9.04%。逾九成游客參加文化活動,前往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和科技館的超過40%。國慶長假呈現出文化需求旺盛,旅游消費高漲的良好態勢,成為中國人民生活進入高質量新階段的重要標志。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隨著中美貿易摩擦深化,網上充滿擔憂。有人點評:看看網上水深火熱,看看現實歌舞升平。這種反差提醒我們,正確妥善處理好中美貿易摩擦,為中國人民贏得更好的發展環境,就必須制勝網絡,高度重視網絡空間的偉大斗爭,切實守衛精神家園、贏得發展利益、鏖戰安全領域、維護主權空間。
1 守衛網絡空間這個精神家園
目前,中國已經是世界網民數量第一的“網絡大國”,但我們不是強國。網絡空間實實在在地在改變我們的一切,包括價值觀。
從精神家園的角度看,網絡空間功能體現在多個方面。
一是知識的獲取源泉,打開了我們獲得知識的渠道,前所未有地豐富了我們的知識內容,改變了我們的知識結構。
二是情感的支撐平臺,網絡社交、網絡戀愛、網絡視頻探視老人等模式,非常便捷,極大地豐富了我們的感情生活。
三是思想的演變誘因,網絡是一個精心設計的框架,網站是一個用心經營的平臺,知識是特別組織的信息,我們從網絡上所看到的一切,很多是精心策劃的結果。但其目的并不相同,有正能量、負能量之分。
曾思考,“網絡空間是人類社會前所未有的生存平臺,凝聚了太多的復雜和更多的優秀”。互聯網技術的誕生,造就了一個全新的生產生活空間、國家治理領域、網民精神家園。虛實空間“承載其上,融入其中,控制其內”的關系,決定了他們之間的映射關系,也確定了人在其中的角色定位。
網絡空間幾十年的發展,像一個神奇的萬花筒,濃縮了數千年的人類文明歷史。它是地獄,世間丑惡無所不包;它是天堂,控制機制,互聯模式,數據資源,網上精彩紛沓而至。有人從中獲得財富,有人得到矚目,有人遭遇欺騙。這是自由和法制的博弈,這是善良與罪惡的較量,也是先進和落后的擊殺,可以增持輝煌,放大丑惡;可以帶來便捷,加速恩仇。
網絡空間是自由的起點、安全的終點、成功的端點。我們都被網絡其中。盡管充滿陷進,充盈控制,但人類社會畢竟多了一雙翅膀。飛翔吧,相信我們不會集體墮落!
回歸到中美貿易摩擦本身,金一南在《為什么美國和中國專家都在唱衰自己的國家?》中說到,貿易戰打到今天,我們不管從輿論、從微信、網絡上看,還是從各方的采訪來看,出現了一個奇特的現象:中國經濟學家看衰中國,美國經濟學家看衰美國。張維為在《中美貿易戰,為什么中國國內有那么多“投降”的聲音?》中說,“中美貿易戰爆發前后,我們有一些國人在網絡上傳播這樣觀點。說千萬不能打,一旦打起來中國必敗,實際上這些人是少數人,主要是我們知識界、媒體界的一部分人,但網絡把他們的聲音放大了,他們的觀點也影響了我們的一些老百姓和一些官員。”
由此可見,妥善處理貿易摩擦,守住網絡空間這個精神家園尤為重要。
如何守住,并不完全在網絡本身,尤其不能“一刪了之”。一方面,要回歸現實社會的本質,切切實實針對網絡情緒的緣由下功夫,也就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的改革開放的總目標: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另一方面,要及時發聲、發好聲音,特別是要確實體現制度的優越性。尤其是對待“推特總統”特朗普的“網絡心理戰”,面對美國總統副總統都明確以中國股市的暴跌作為美國貿易戰打贏的標志,我們不能無動無衷,制度優勢必須通過行動體現出現,比如說降準的行動和降稅的承諾,雖然來得有點晚,但的確是守住這個精神家園的有效行動。
2 贏得數字中國的發展利益
網絡空間蘊含著新質的生產力,數字經濟正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新驅動力量。2017年,全球數字經濟規模達到12.9萬億美元,美國和中國位居全球前兩位。數字經濟就蘊含在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建設之中,與網絡強國戰略、大數據戰略、創新驅動戰略乃至軍民融合戰略密不可分。
從虛實空間的關系看,數字經濟是現實社會和網絡空間數據流、資金流、人才流涌動的綜合價值體現,離不開網絡普及和人口基數。也正因為如此,中國位居世界數字經濟發展前列,在網購等領域,甚至遙遙領先,但我們依靠的基本是“人口紅利”模式。目前,“人口紅利”下的勞動力低成本與高質量發展已經不匹配,而且隨著老齡化的加速到來,再加上出生人口的衰減,“人口紅利”正在離我們遠去。因此,在思考“數字立國”理念的時候,建議從“土地財政”向“數據財政”轉型,實現的關鍵就在于發展數字經濟。但這個數字經濟,也必須以高質量發展走出“人口紅利”的老套路,以科技創新開辟“數字紅利”的新途徑。
數字經濟發展,與國家政策導向密不可分。2018年9月2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九部門聯合印發《關于發展數字經濟穩定并擴大就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以大力發展數字經濟促進就業為主線,以同步推進產業結構和勞動者技能數字化轉型為重點,加快形成適應數字經濟發展的就業政策體系,大力提升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就業創業服務能力,不斷拓展就業創業新空間,著力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這就是一個好兆頭。
早在2017年12月8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進行第二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發表講話指出,大數據是信息化發展的新階段。隨著信息技術和人類生產生活交匯融合,互聯網快速普及,全球數據呈現爆發增長、海量集聚的特點,對經濟發展、社會治理、國家管理、人民生活都產生了重大影響。中央政治局的高度重視充分說明,要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贏得數字經濟的發展,就必須緊緊抓住這些前沿領域帶來的前所未有的機遇。
3 鏖戰網絡空間的安全領域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網絡安全既是國家安全問題,也是重大民生問題。這是一項長期的斗爭,也是一項艱苦的斗爭。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視角,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等聚合的國家安全體系,哪一個也離不開網絡安全,可謂“牽一網而促全局”“無網而不勝”。
我們目前也已經公布了“一法兩戰略”,每年都召開“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但網絡安全產業依然弱勢群體,尤其相比那些賺的盆滿缽滿的互聯網公司,以及不賺錢有錢燒的“拼多多”“滴滴打車”們,網絡安全企業發展支撐力度弱小。但網絡空間安全威脅的現實卻越來越嚴峻,美國全球作戰的133支網絡戰部隊已經提前2年部署到位,美網絡威懾戰略呈現出向網絡行動戰略轉化的明確跡象。我們有必要警惕特朗普貿易摩擦不如意之后,在網絡空間的“狗急跳墻”,防范美國網絡攻擊的猛烈程度出乎預料、我國網絡防御能力出乎預料、網絡攻擊造成的危害程度出乎預料。
2018年9月20日,《美國國家網絡戰略》(以下簡稱《戰略》)正式出臺。《戰略》詳細闡述了美國網絡安全的4項支柱、4項目標、10項措施以及42項優先行動,特朗普譽為15年來首份完整清晰的“美國國家網絡戰略”。
對于這個《戰略》,思考了7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感受一個特色:特朗普炫耀性的個人特色尤為鮮明。
第二,看清兩大關系:美國與網絡空間、美國優先與網絡秩序。
第三,應對三個出乎預料:警惕特朗普貿易摩擦不如意之后網絡空間的“狗急跳墻”。
第四,正視四個沒有改變:我們能力水平與應對網絡空間重大風險之間存在重大差距。
第五,實現五個理念轉變,以中華民族的大智慧應對全球網絡空間的大變動。
第六,落實六個應對行動,從國際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及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兩條主線提升應對能力水平。
第七,均衡七種戰略意識,尤其以法制意識應對美國優先的霸凌主義對網絡空間國際秩序走向的破壞。
4 維護網絡空間的國家主權
早在2015年12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發表主旨演講,倡議“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并提出“四項原則”“五點主張”。首要原則就是“網絡主權”原則。在當前美國網絡空間一家獨大,獨資掌握“互聯網”控制權的情況下,我們必須找到維護網絡空間國家主權的循序漸進路徑,堅持走自主可控的道路,以自身綜合實力的提升,實現這個戰略目標。
在貿易摩擦的背景下思考維護網絡空間主權的問題,尤其要和核心技術結合起來。國家領導人多次強調網信領域核心技術的重要性,并稱之為國之重器。我們始終要看到,網絡空間是一個技術催生的彈性空間,和實體空間明晰的“楚河漢界”不同,能力大小決定了對空間的控制情況。早在2010年,我們就提出了一個定義,即“網絡疆域=自造網絡空間+已控網絡空間-被控網絡空間”。在這個疆域中維護網絡空間主權,要高度重視核心技術的決定性作用。
當前,特朗普的肆意妄為,對我們網絡主權意識培養是一堂極為有效的公開課。此次貿易摩擦,應該是我們夯實網絡空間“地基”的重大契機。只要我們下定決心、保持恒心、找準重心,始終聚焦核心技術突破,就可以“牽一網而促全局”,在中華民族和平崛起的過程中,更加充分地體現中華文明的格局、道義和力量,為人類社會和平發展凝聚最大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