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珊珊
摘 要:三維一體的審美感知的培養,是基于人文素養、技能技術、職業素養三個方面來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能力,讓學生獲得審美感知能力的同時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和職業技能來提高學生的競爭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關鍵字:三維一體 審美 感知力 培育
一、藝術教育的人文和技能及職業現狀分析
藝術教育是一種專業性較強的教育,側重點在對學生的藝術性的教育。然而這種教育并不是獨立于人文教育、技術技能、職業素養的。
從人文教育角度講,藝術教育的基礎是人文教育,沒有人文教育作為基礎,學生甚至難以理解藝術的表現形式及其內涵。那么人文教育對藝術教育的重要作用就不言而喻。然而在現代的藝術教育的過程中,對學生的人文教育并沒有拋棄傳統的應試教育。不少學校對藝術生的人文教育采用和一般學生的人文教育形式相同。這就造成了藝術生對人文知識的理解不夠深刻,很難從人文教育中意識到審美感知能力的重要性。這樣的人文教育對學生的藝術性的學習和創造是難以起到作用的。
從技術技能角度講,現在的藝術專業對學生的教育更多的是為了解決學生的就業問題,這就意味著學校對藝術生的教育是建立在對學生的職業技能的培養的基礎之上,那么對學生的實際創作能力以及對審美的感知能力的培養都不能到位。不過這種職業式的教育對學生們的技術技能的培養是有好處的,能夠讓學生快速的建立起藝術創作的一般方法,這就意味著學生可以掌握較好的藝術創作的技能。
從職業素養角度講,許多藝術專業性院校對學生的藝術教育是直接面向學生的就業的,這就意味著學生在學校接受的教育的側重點也就在于職業技能,而對于學生的藝術性創作能力的培養是一種欠缺,或者說對藝術教育的本質的認知存在一定的偏差。
綜上所述,藝術教育中包含了人文教育、技術技能教育和職業素養教育,但是對人文教育的深度是不夠的,不利于學生對人文世界的認識,但是在技術技能和職業素養方面的教育有著較高的程度,主要是為了解決學生畢業的就業問題。
二、三維一體的含義
基于三維一體的審美感知培養,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也同時保證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藝術教育的含義,促進我國藝術事業的發展。接下來具體論述三維一體的含義。
1.人文素質
人文素質是指人們對人文知識的綜合理解。它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人文知識、人文思想的理解、人文方法的掌握和人文精神的遵循。人文知識意味著我們對歷史知識、文學知識、哲學知識等基本的精神生活知識有一定的了解。理解人文學科是把握人類知識的基本理論及其內在邏輯。與科學思維相比,人文主義思想具有強烈的民族性和鮮明的意識形態性。對人本主義方法的把握,是對人文思想中所包含的認識方法和實踐方法的合理運用。學會思考和解決人文學科中的問題。這是人文素質的一個重要體現。人文精神是指人本主義思想和人本主義方法所產生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它是最基本的人文思想和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意味著按照人本思想進行思考。運用人文方法去做事。
2.技能技術
技術技能是指運用某一專業的知識、技術和方法的能力。技能技術更多的是對某一限定專業的知識的運用,在藝術專業來講,就是對藝術方面的專業知識有著深刻的認識,而且能夠靈活運用藝術方面的專業知識進行藝術創造。進行藝術創造的過程就是運用技能技術的過程。藝術類學校對技能技術的培養有助于學生們對藝術專業知識的運用,能夠使學生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更好地理解藝術的含義。
3.職業素養
職業素養是指人們對某一類行業的技能的掌握,相信這個行業的職業。職業素養主要有三個核心:職業信念、專業知識和技能、職業行為習慣。職業信念是職業化的核心。職業信念應包括良好的職業道德、誠實的職業態度和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專業知識和技能是做好工作的專業知識和能力。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專業專業知識和能力,例如在進行商業藝術創作過程中運用不同的軟件進行設計與繪制就需要運用造型色彩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與技能。職業習慣則是在長時間的工作中形成的一種職業性的習慣。職業習慣的養成能夠更好地提高職業素養。
三、審美感知對培養藝術專業學生的重要性
在審美心理學中把審美感覺和審美知覺合在一起,統稱為審美感知,這是美感的基本心理形式。感覺,根據心理分析,是事物的個體特征的反映,如事物的顏色、線條、聲音和質地的感官印象。它是通過感官和物體之間的直接接觸而獲得的。人耳、眼、鼻、舌、體、腦的神經系統,由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等感官器官組成,外接和輸送各種信息。審美知覺是在感性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受社會環境的直接影響。作為一個審美主體,生活體驗、文化素養和心境在不同條件下直接影響感知內容。
審美感知的內涵:審美感知是對事物的形式和特征的整體把握,它將事物的混沌形式轉化為某種形式,某種形式的結構就是格式塔。當然,這也是它的主動性和選擇性。它注重選擇對象和隱含事物的形式特征,從格式塔中獲得一些本質的理解。
審美感知力則是獲取美的規律的一種內在能動力,敏銳洞察力與應和審美對象所激發的審美情感的能力。對學生審美感知的培養能夠讓學生更好地認識到藝術創作的深刻內涵,能夠讓學生對事物有著深刻的自己的認知。這樣學生才能夠在自己對世界的認識的基礎上創造出屬于自己的作品。而且審美感知的建立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建立職業素養,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發展。
近年來,藝術設計專業已成為熱門專業。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藝術教育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而且藝術類專業不僅要掌握一定的專業技巧更要具有較高的審美感知能力。審美感知能力能夠實現學生對一般藝術創作的需要,讓學生能夠理解藝術的內涵。
四、三維一體在藝術培養中的實踐應用
通過三維一體的教育來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從而促進學生對藝術類工作有更加深刻的認識,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就業,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1.加強對傳統文化的審美教育
加強對傳統文化的審美教育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人文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在藝術方面也有著深刻的造詣。在受到西方文化沖擊的背景下,審美觀念也逐漸向西方文化靠攏。然而中國的傳統文化也同樣具有深刻的美感,那么加強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感知能力,而且能夠較好地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讓傳統文化在現代文化創作中散發出更加光鮮的色彩。
2.培養審美感知和審美想象力以及審美創造力
在現代藝術創作更多地追求創意與個性,而創意和個性就來源于學生的審美想象力。而審美想象力的建立是基于學生的審美感知能力。那么首先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能力,這種培養不僅要在課堂上讓學生們直接感受與領悟線條、色彩、形式等夸張的變化形式與手法,也要讓學生自己有動手實踐的機會,尤其不能完全以臨摹的形式來學習,也需要以寫生等形式讓他們在自己的理解基礎上完成對藝術的創作。而審美想象力的培養則需要引導學生去實際觀察世界,觀察藝術。審美想象力也就是在對現實有了足夠的認識之后對現實改造的過程,所以對想象力的培養也是建立在對現實世界有著深刻認識的基礎之上的。所以對學生審美感知、審美想象力和審美創造力的培養側重點應該是引導學生更加深刻的認識世界,以及用變換的思想去看待世界。
3.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機會
如果要學生的職業素養在工作中能夠更好地得到培養,需要在課程項目、工作室項目、學期綜合實訓項目中給學生提供更多動手實踐的機會,讓他們運用自己所學的藝術類的專業知識,來提升審美感知力提高技藝水平。在實際工作中,學生會接觸到各種形式的美以及各種形式的表達方式。所謂實踐出真知就是這個道理。
4.教師主導學生完成更多的商業藝術作品
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完成更多的商業藝術作品。在實際完成作品的過程中,教師只是扮演引導的角色,而學生則要完成相應的作品。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建立起自己的審美感知,能夠通過自己的理解來完成作品的創作。在創作的過程中同樣地可以鍛煉自己的動手操作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技術技能。
結語
在現在的藝術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程度還不是很高,學生對人文知識的理解以及運用都還處于較低水平。而且學校方面對人文教育的認識程度不夠深刻,也造成了學生人文知識的水平不高。但是在技術技能方面學生有著較好的能力,這也與學校的職業式教育方式有關。雖然在學校里學生能夠有著較高水平的職業素養,但是職業素養的建立是需要漫長的時間的,那么學校就應該提供給學生更多的項目實踐機會,讓學生更好地發展?;谌S一體的審美感知的培養也就是通過上述的三個方面來培養的,在培養的過程中,審美感知能力同樣能夠較好的反作用于學生。審美感知能力的建立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認識人文知識,更好地提高技術技能,也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
參考文獻:
[1]王詩彤,刁艷,王萌.從感知到敢想——通過構建游戲提升孩子們的感知力[J].好家長.2016(17).
[2]林明珠.美術活動中幼兒色彩感知力和表現力的培養[J]. 新課程(上),2017(1).
[3]田靠宇,杜可柯.章清:面對現實的美學[J]. 當代藝術與投資,2009(9).
[4]劉英.從感覺到知覺——高職色彩基礎教學的創新探索[J]. 藝術教育,2011(4).
[5]陳宓.論藝術教育的作用與藝術教育現代化目標[J].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 2007(1).
[6]許玉蘭.藝術考察中的感知與體驗教育[J]. 美術教育研究,2013(21).
[7]黃建南.美文尚需“美”教[J].新課程學習(上) ,2011(11).
[8]劉麗霞,王崗峰.重新認識美育的“獨立價值”——當前學校美育狀況調查的思考[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2(2).
[9]吳耀華.藝術感知力的學術堅守[J]. 文藝研究,2009(11).
[10]趙江源.藝術感知力對當代藝術審美心理的建構與超越[J]. 求索,2016(9).
注: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高職動漫專業實踐教學中學生創造力培養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XJK015ZY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