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婷
摘 要:藝術概論課程在藝術類學科中占有基礎性重要地位,其學科定位影響了考核方式的制定。本文以運城學院為例探討了藝術概論課程考核方式改革中存在的問題,結果發現,提高平時成績在總成績中所占比重會導致學生對期末考試不重視,忽視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平時考核方式也存在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應提高期末卷面成績的比重,采用靈活多樣的平時考核方式。
關鍵詞:藝術概論 理論課 考核方式
一、藝術概論課程的學科定位
研究藝術概論這門課程的考核方式首先要弄清楚該課程的學科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準確的學科定位使教師明白該課程所處的學科地位,從而有效地同其他課程進行銜接。清晰的人才培養目標,能夠確保教師在考核中不偏離培養方向,以此制定有效的考核機制。
1.學科定位
近年來,在教育改革的大浪潮下,藝術概論課程經歷了專業限選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學科基礎課程、專業基礎及核心課程的學科定位。從中我們不難看出藝術概論的基礎性和專業性的定位方向。因此,藝術概論課程的學科定位應該是為藝術類學生專業學習奠定基礎的核心理論課程,其地位在于為更好地學習專業技能課而設立的基礎課程。核心性體現著藝術概論課程的中心地位。從宏觀上,可以看出這門課程的重要地位。那么,在課程考核中就應該注重考核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以及對進一步學習其它專業課程的理論指導作用。
2.人才培養目標
教育部在《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點》中提出德育發展人才的重要性,提出要“立德樹人”;引導高校進一步完善實踐教學體系,“鼓勵具備條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等。從中我們不難看出目前高校的人才培養的方向是重視培養大學生的德育觀,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實踐應用型人才。因此,藝術概論課程考核的目的是,在重視學術基礎知識掌握的基礎上,還應注重學生能力的考核,同時增加實踐性的考核環節。
二、考核的要義及價值
1.考核的概念
藝術概論作為一門針對藝術類專業的學生而開設的基礎理論性課程,在教育改革的新浪潮下,也歷經了考試、考查、考核三種階段的考核方式??己耸歉鶕欢ǖ臉藴?,用科學的方法對考核對象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定的過程。考核過程應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貫穿整個學習過程之中。
考試一般指通過答題的形式來測量學生的成績。而在注重素質教育的今天,考核制度更朝著嚴謹、客觀、公正的評判學生真實水平的方向發展。藝術概論課程也應該轉變考核思路,注重考核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全面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2.考核的必要性
(1)教學改革的需要。近年來高校中教學改革在不斷變化和創新,在教學環節、教學內容、課堂管理等方面都作了一些改革。但如何檢驗改革的成效,就需要通過科學的考核方式來評定。而目前的考核方式不能夠適應整體改革的步伐,因此考核方式的改革勢在必行。
(2)檢驗教育質量的需要。藝術概論作為藝術類的核心理論課程肩負著從思想上培養學生對藝術的存在價值和意義的根本性的理解。在當下社會對音、體、美專業還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的情況下,如何端正藝術思想,樹立正確的藝術觀,對大學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怎樣檢驗學生是否掌握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否對藝術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是考核的真正目的,也是教育質量的體現。
(3)教學與考核相一致的需要。理論課程最常見的是“所教非所考,所考非所教”。教學與考核不同步,考核不能很好地反映教的情況,或者考核并不能涵蓋教師所教的知識內容及反映學生學習掌握該門課程的真實情況。同時,考核的內容也不能明確的反饋給教師,教師更不能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的調整教學方法,起到互相監督的作用,因此,考核改革也迫在眉睫。
三、藝術概論課程考核改革中出現的問題
目前,全國高校都在積極推行理論課程的改革。改革普遍認為應加大平時過程性的考核力度。如步德勝、高菲(2008)就提出建立多元化的考核體系,考核成績應由平時作業、平時成績、社會實踐和卷面成績共同組成。另外,還有學者提出在注重平時考核的過程中,應重點加入實踐性考核內容。如任祖云、陸芳和楊萍(2011)指出平時考核應加入社會調查報告,并在課堂上以PPT展示的方式進行考核等方案。因此,對于理論課程考核中增加平時考核內容已經普遍達成共識。但怎樣有效地科學地進行考核的改革還在摸索之中。
藝術概論課程隨著改革的浪潮也提出了改革措施,從只注重期末試卷考核方式到加入平時考核成績,隨著改革的深入還提高了平時考核的比重,一些高校甚至達到平時考核和期末卷面考核百分比相等的情況。在平時考核中還增加了期中考試的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改革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1.平時考核方式的制定隨意性大
藝術概論課程平時考核方式的制定存在著主觀性較大的問題。由于高校人才培養方案的不斷修訂,影響著該門課程的平時考核方式的變化。同時,隨著地方高校向應用型大學轉型,在轉型過程中就會出現多次調整考核方式的現象。當然,培養方案的修訂會影響考核方法的隨之調整,但目前對藝術概論考核方式的調整過于隨意,缺乏科學性,比如平時成績在總成績中所占比重的問題。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不是簡單地提高平時成績在總成績中的比重問題,如果該比重過高,將可能造成造成學生們忽視期末成績的考核。藝術概論是學科基礎課,是其它課程的先導課程。而要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期末閉卷考試是非常重要的。
2.課程考核中加入實踐性考核方式難度較大
什么是實踐性考核?怎樣設立實踐性考核環節呢?實踐性考核內容一般包括實驗、實習、實訓、社會實踐、課程設計等內容。實踐性考核主要針對學生通過理論知識的學習,在實踐中掌握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性考核,是以學生為主體的考核方式,是學生“知與行”的結合。考核中學生怎樣才算是完成了實踐性考核,不僅要有有效的考核方式,更要有實際的考核內容,這對教師的能力水平也提出了要求。
3.考核改革中激勵功能的失調
考核不僅能檢驗教學成效,也是引導學生如何更好地學習的一種激勵措施??己藭o學生帶來一定的壓力,使學生不得不學習。有效的激勵措施能夠讓學生更主動的學習。而在改革中我們發現,學生們并不太在意成績的好壞,而是及格就行??己诉^程越繁瑣,學生越煩躁,學生從思想上排斥理論課程的考核,也不重視理論課程的學習。壓力性激勵因素比較大,多為被動學習。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怎樣改革收效也是不大的。學生不在乎理論成績的考核,考核最終也起不到實質的激勵效果。
四、科學的考核方式的探索
基于上文提到的考核改革中出現的問題,我們以運城學院音樂系音樂學專業和音樂表演專業藝術藝術概論課程的考核為例做了進一步的實證研究。研究選用了2007-2008年改革之前的試卷和2013-2014年改革后的試卷進行分析。由于2009-2012年的課程考核方式變為了考查形式,因此沒有列為實證研究樣本。
1.確定科學合理的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比例
在對音樂學、音樂表演兩個專業的考核成績做全樣本分析中,改革前的狀況是平時考核(考勤+作業),占總成績的20%,期末卷面成績占總成績的80%。改革后的平時考核(考勤+作業+走上講臺實踐)占總成績的50%,期末卷面成績占總成績的50%。本文首先對全體樣本進行了總成績和期末成績的均值比較分析,結果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改革之前的考核總成績比改革之后要高1.16分,在10%的水平上顯著。然而,差距更大的是期末成績,改革后的期末卷面成績均值比改革前降低了6.65分,統計上非常顯著。原因很可能在于,平時考核過于容易,學生輕輕松松就能得到高分,這樣如果提高平時考核在總成績中的比重,學生即使期末卷面成績比較差也能在總成績中得到比較好的分數,這樣就會使學生不重視期末考試,從而導致總成績差別不大,但期末成績差別較大。
然而,期末成績的差別也可能并不是由于考核方式的改革造成的,而可能是由于專業差異,音樂學專業的學生和音樂表演專業的學生對對理論課程的重視程度可能存在差別。為探討該問題,本文分專業進行了成績比較分析,結果見表2和表3。
從表2可以看到,就音樂學專業的學生而言,總成績在改革之前和改革之后沒有統計上顯著的差別;而期末成績卻存在顯著的差別:改革之后的期末卷面成績均值比改革前降低了6.13分。從表3可以看到,就音樂表演專業的學生來說,改革之前的總成績要顯著高于改革之后,但期末成績的差距更大,音樂表演專業學生期末卷面成績比改革前降低了6.06分。因此,可以認為,分專業得出的結果同全樣本分析的結論是一致的。
上述結論是在暫不考慮學生個體差異和試題難易程度的情況下得出的結論。通過對比改革之前和改革之后的試題,我們發現,試題的難易程度處于同一水平。學生個體差異可以通過大學入學成績體現出來,但由于無法獲得該數據,因此本文在這里未做分析。盡管如此,我們仍然可以從上述比較中看出,改革后期末卷面成績下降了,這從側面反應出學生掌握知識水平的下降,也反應出學生普遍忽視了期末成績的考核。從而可以得出結論:目前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各占50%的考核結構比例不合理。同時,我們應該再一次反思藝術概論理論課程的考核目的是什么?課程中的理論知識,如了解什么是藝術、藝術的本質、藝術的功能作用、藝術的精神價值等等思辨性的概念是要怎樣掌握和應用的呢?這些概念知識一般體現在期末試卷的識記和理解題型中。改革后由于學生對期末成績的忽視,而造成了對這類問題回答能力的下降,對一些綜合類的題型就更無法融會貫通。忽略記憶內容,就容易導致眼高手低。因此,加大期末卷面成績的結構成績,在掌握基本知識概念的基礎上再進行實踐應用,效果應該會更好。可以擬期末成績為總成績的60%。同時,為進一步加強學生對期末成績的重視,可調整為期末卷面成績必須達到60分及格才能計入結構總成績,否則按照總成績不及格來對待。這種情況下,學生唯有先學好課本中的基礎知識,才能更好地應用這些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
2.探索科學合理的平時結構成績
改革之前的平時成績包括考勤和作業,分別占總成績的10%。改革后考勤10%,作業10%,期中測試10%,走上講臺實踐20%。這樣的改革措施是否合理呢?改革后的期末卷面成績下降,忽視了對期末成績的重視,那么這能體現對平時成績的重視了嗎?也不一定。平時成績的考勤和作業(一般為課后作業)是很輕松就可得到的,也就是說學生只要完成這些就可拿到20分。而走上講臺實踐活動,只要學生肯上臺講課,那么20分亦可拿到大半。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增加這些平時成績反而使學生更輕易地得到及格的分數,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興趣和熱情。
這種推斷可以得出三個問題:第一,改革前后,平時成績的內容設置是否合理?第二,作業內容難易程度是否需要調整?第三,走上講臺實踐活動是否符合學生現有水平和能力?針對這三個問題,可以做如下調整:
首先,關于考勤??记谑侵该抗澱n學生的到課情況,學生如果沒有曠課遲到現象,平時成績的10分就拿到了。這對學生來講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沒有多少與課程知識有關的內容。而我們制定考核是要讓學生達到主動學習的目的,關于到課情況是學生的基本素質,只是一種自覺現象,所以建議在平時考核中降低考勤占有率或者取消考勤平時成績,使平時考核的難度增加。
其次,關于作業布置的問題。改革前后,作業的布置一般圍繞課后題布置。課后題型畢竟有限,教師應大膽的探索更有效的作業題型內容,如撰寫調查報告,對具體的藝術種類做調研和鑒賞等等。雖然這樣做加大了作業難度,但卻是在考查學生實際運用知識的能力。
第三,走上講臺的實踐活動是否發揮了學生主動學習的態度。作為一線教師,筆者得出的結論是學生講課效果并不理想,照本宣科情況嚴重,沒有吸收成自己的知識。從學生自身來講提高并不明顯。因此,擬取消走上講臺實踐活動,轉而注重學生討論和辯論環節,在平時成績中加大這種考核模式的力度。這也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教師不僅要設計好討論的議題,并且還要能夠給學生以啟迪,激發學生發散性思維的能力,鼓勵學生探求書本以外的知識。事實上,平時考核的這種注重難度的過程性考核是一個雙向學習的過程。教與學才能相長。
最后,學生主動性能力的培養需要多方面著手,平時考核更要注重考核的多樣化方案。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如何做才能達到學生學習能力的最大化,學生和教師都應該端正態度。學生應在教師的引導下重視理論基礎課的學習,教師也應該負起責任,為提高理論基礎課的課程地位而與上級部門做有效協商,同時用自己的專業素養和熱情影響學生,不斷學習,雙管齊下,改革才有希望。
結語
本文主要強調了藝術概論作為理論基礎課程改革的必要性、改革的方向和思路,以實證的方法探索有效的科學的考核方式。改革后雖然出現了很多問題,但這并不是說不需要改革,也并不是說改革前比較好。改革前的考核弊端已經很明顯,并且很多學者對此都做過詳細的論述,這里不再熬述。我們的立足點是怎樣改才能適應現階段的教育制度的改革,怎樣才能更真實的反應出學生學習的水平,做好反饋評價。
通過對改革前后的試卷成績分析,可以得出如下調整措施:提高期末卷面成績的比例結構,如占總成績的60%以上,期末卷面成績達到60分才能夠計入總成績;平時成績的結構調整降低或者刪除考勤成績,增加作業難度,取消走上講臺實踐活動,改為實地調查,撰寫研究報告等形式,課堂上加入討論辯論環節。
在藝術概論課程考核中怎樣體現對知識的應用性,筆者個人見解認為,課堂上的討論辯論考核就是學生對知識的一種靈活運用能力的檢驗;期末試卷中出現的綜合知識考題、材料題和鑒賞題型也是考察學生如何運用知識的一種反映。平時作業中的調研報告也是實踐學習的一種體現。因此,改革不能盲目頻繁的改變形式或者內容,應看清這門課程需要學生掌握什么,獲得什么,看清學習藝術概論這門課程的本質意義。改革中出現的彎路也是正?,F象,只有不斷摸索才能探求準確的道路。本文對本課程考核具體內容上的探討還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這也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參考文獻:
[1]步德勝,高菲.改進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方法的探討[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2):56-58.
[2]陳志亮,關蓓蓓,韓瑜,王永亮,胡山.高校專業課程考核方式現狀及改革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7,3(21):173-174.
[3]陳卓.高校藝術教育專業藝術基礎理論的教學與學習——評高等教育藝術設計類規劃教材《藝術概論》[J].新聞與寫作,2016(9):113.
[4]董宇.藝術概論課程教學模式探討[J].藝術教育,2013(8):34-35.
[5]任祖云,陸芳,楊萍.對高?!案耪摗闭n考核方式改革的思考[J].湘潮(下半月),2011(11):106-109.
[6]王玉苓.高等音樂院?!端囆g概論》特色教學研究[J].音樂生活,2017(7):58-59.
[7]趙悅航.數字媒介時代藝術概論課程改革探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8(10):267.
[8]鄒雅菁.論《藝術概論》課程考核中的藝術實踐考核[J].大眾文藝,2015(22):236.
注:本文系運城學院教改項目(項目編號:JG-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