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芳
摘 要:在移動設備及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和帶動下,移動端學習平臺的建設成為信息技術助力教學的一個新視點。文章以微信公眾平臺開發、微網站建設為切入點,對移動端“Photoshop圖像處理”課程學習平臺的設計與實現進行了有益探索。
關鍵詞:微網站;微信公眾平臺;學習平臺
當前,移動互聯網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越來越普及,并深刻影響了教與學的眾多環節,在這種大形勢下,教育工作者突破固化思維、主動引導顯得尤為重要。通過資源共享、課程建設、教學互動、移動學習等功能的建設,將我們的教育教學向移動互聯領域推廣和輻射,是當前教育教學模式變革的一個重要方向。
移動學習,正是依托于無線通信和移動互聯網技術,借助PAD、智能手機等移動設備,整合課程資源,通過移動終端有效呈現有針對性的學習內容,提供給師生一種課堂外的在線的非正式學習模式,實現課堂學習的有效補充,利于線上線下教學無縫對接,適合高等教育、中高職教育。
1 移動端學習平臺現狀
移動端學習平臺也即是構建于移動終端的學習平臺或系統,其需要滿足隨時隨地開展移動學習的需求,一般來說,主要有課程學習、在線作業/測試、在線答疑等功能,能夠提供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雙向交流。
結合實際情況而言,移動端學習平臺的構建手段有兩大主流方向,一是APP開發,二是基于微信生態系統的公眾平臺開發。
APP(application的縮寫),指運行于智能終端設備的第三方應用程序。傳統的APP開發較為復雜,針對不同的手機操作系統而不同。以Android為例,需要有應用開發包(Software Development Kit,SDK)、開發環境如MOTODEV Studio for Android,J2ME開發插件等,采用合適的開發語言如Java,進行編程開發。此外,考慮到APP需要適應不同的操作系統,開發者還需要在后期做兼容性測試。
除了原生APP開發以外,現在也有很多在線生成Web APP的平臺,例如應用公園、APICLOUD、筑云美信、力譜云等。使用這些平臺開發Web APP時,不需要復雜的開發環境和編程技術,多數只需要使用前端技術(如HTML或HTML5,CSS3,JavaScript)做出UI界面布局,使其在網站頁面上實現傳統的C/S架構軟件功能即可,可謂是平臺化、共享模式、一站式服務。
公眾平臺,以微信公眾平臺為典型代表,包括百度百家、QQ公眾平臺、今日頭條公眾平臺、易信公眾平臺等眾多平臺,是一種一對多的媒體平臺,廣泛應用于手機等移動終端設備,對特定群體實現溝通,互動形式豐富,支持圖文混排、視頻、音頻、短視頻、HTML5頁面等。
正是基于融溝通、服務、互動為一體的特點,使得微信公眾平臺成為一個強關系黏度的生態系統,某種程度上也是“未來移動互聯網的關鍵入口”。在微信公眾平臺的開發者模式下,可以通過配置Url,Token,EncodingAESKey,接入完全開發模式,也即是將所有消息回調服務器,對接數據庫,使用程序語言進行開發。此時,微信公眾平臺不再局限于資訊傳達、消息推送的功能,開發者模式下的公眾平臺不僅兼容HTML5頁面,支持多平臺內容來源,可實現在線移動支付,還支持開發者通過應用編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接入第三方內容,OAuth2.0網頁授權接口更是保證了其作為一個賬號隨時隨地登錄更廣泛的系統。同時基于信息發布的意義,公眾平臺可以實現在微信生態系統中的網站的作用。
同樣地,目前微信公眾平臺也有很多易用的第三方編輯、開發平臺。我們可以借助微管家、微盟、微企通、微訊云端等第三方開發平臺,跳過復雜的程序開發過程,方便快捷地建立微網站,實現內容的管理。APP開發與微信公眾平臺開發對比如表1所示。
總結而言,APP是由團隊開發的,在功能性、安全性、用戶體驗方面都有保證,且獨立存在,自由度高,不受第三方軟件限制;同時APP開發的劣勢是應用較重,開發成本高。而微信公眾平臺輕巧靈活,接口逐步開放,功能多,依托于騰訊,其維護成本、維護流程都簡單得多,且有天然營銷入口,容易推廣。
從微信龐大的用戶數量、高度的用戶黏度方面來說,微信公眾平臺在移動端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微信具有網站兼容特性,內置功能持續完善,各種小程序便捷易用,豐富的API接口逐步開放,第三方開發平臺不斷涌現,這些都為基于公眾平臺的移動端課程建設及移動端學習平臺搭建提供了切實的可行性,微信公眾平臺在移動學習領域有著極大的可能性和便利性,目前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可以參考。如何更好地利用移動端這一陣地,充分引導學生開展線下的有效學習,是我們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問題。
2 移動端學習平臺的需求分析
基于微信公眾平臺開發的學習平臺,以便捷高效的二維碼技術為鏈接鑰匙,結合微型網站為載體,整合微課資源、課件資源等,實現學習資源共享,為學生提供一種按需、輕量、即時的學習體驗,起到有效輔助課堂教學的作用。
基于微信公眾平臺開發的學習平臺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功能:
(1)在線學習課程。在手機端將課程以網站形式系統呈現,欄目設置清晰,方便學生隨時自主進入按需學習。基于移動端,課程內容一般是微課形式。
(2)推送學習內容。將課堂知識、難點解析、操作視頻、課后作業等內容通過微信公眾平臺按時推送,讓學生及時鞏固和回顧,補充課堂學習的不足。
(3)自動回復消息。通過設置詳細的關鍵字,對應至不同的精準內容,可以幫助學生便捷、精準地獲取所需課程內容。
(4)階段在線測試。有針對性地不定期開展在線測試,以檢驗階段性學習效果,同時發現學生學習結果的不足之處以及教學薄弱環節。
(5)教學資料分享。整合豐富的教學資料,按欄目劃分好,方便學生隨時查看下載。同時微信提供的“一鍵分享”功能可以方便地將某一特定內容分享給他人、微信群或朋友圈,有利于教學資源傳播與共享。
(6)在線答疑。通過實時消息、在線留言、微信群等方式,為學生提供有效答疑渠道,加強師生交流與互動。
3 基于微網站的學習平臺設計與實現
微網站基于移動互聯而生,簡單來說,微網站即為植入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微型網站,其具備網站的一般功能和結構,能夠兼容多種系統,能方便地與各應用實現鏈接跳轉,具有移動端特有的靈活性及富交互性。
3.1 準備微網站開發環境
建立微網站有兩種思路,一種是使用第三方開發平臺來搭建,此方法簡單便捷,但是功能有限;另外一種是搭建服務器與開發環境,與開發傳統網站的思路一致。本文以新浪云服務器、PHP語言為例,構建微網站的開發環境,主要有以下幾個步驟。
(1)在新浪云平臺注冊賬號,實名認證(微信接入開發者模式要求所用服務器地址必須實名認證),創建應用,指定二級域名。
(2)開啟微信公眾平臺開發者模式,下載接口文件并修改。
(3)在新浪云平臺中將編輯好的微信接口文件打包上傳。
(4)在微信公眾平臺的基本配置中,填寫URL,Token,進行服務器配置,此處,URL為新浪云應用的域名地址,而Token為接口文件上傳至服務器后的完整文件地址。
(5)上述全部正確提交后會有配置成功的提示,至此新浪云服務器與微信的接口已成功創建。
(6)安裝WAMP(即Windows,Apache,MySQL,PHP),建立本地開發環境,便于隨時開發和測試,將通過本地測試的網站文件同步上傳至新浪云服務器即可。
3.2 建立微網站
接下來按照網站建設的思路,逐一設計制作各個頁面。圖1為課程“Photoshop圖像處理”的微網站效果圖。
網站首頁采用“呂”形布局結構,上部分是banner幻燈輪播圖片,以滑動的形式展示出來,可鏈接至指定的圖文內容。下部分是導航區,各個欄目依次以精美小圖標的形式呈現,通過點擊即可進入相應的欄目頁面。首頁整體效果簡潔,層次分明,突出主題,便于學生找到所需欄目。
欄目的劃分是依據課程內容而進行的,主要有:課程介紹、在線學習、階段測試、在線答疑、專題微課、作品賞析等。欄目起到目錄的作用,每個欄目頁內以列表形式集中展示所有詳細內容,同時每個內容頁都帶有超鏈接,便于學生查找、點擊訪問詳細內容。
內容頁面的設計主要包括兩種形式,一種是課程學習類的詳細頁面,以微課視頻為主輔以圖文展示,以便生動直觀地呈現課程教學內容;另一種是新聞類的詳細頁面,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示。
在線測試和在線答疑欄目,均可以使用騰訊問卷、賽事星等第三方工具制作,以鏈接的形式靈活呈現。
3.3 使用框架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要實現微網站所有內容的實時動態發布,則一般需要用到框架,如ThinkPHP。框架主要用于文章的保存及管理,同時還需要一個編輯器,如百度UEditor,用于編輯文章。
3.4 制作課程微課
移動端課程的在線學習,對視頻類學習內容提出了新的要求,這與微課提出的初衷不謀而合。在實際操作中,我們要盡量制作短、小的視頻微課,或者采用新技術制作HTML5微課。
視頻類微課的制作技術非常成熟,如CamtasiaStudio、PPT錄屏等,已經被廣泛應用于教育領域。而基于HTML5的移動端互動微課是一個新的探索領域,目前正在起步,我們可以借助炫頁,iH5,Articulate Storyline,Lectora 等工具,制作形式豐富的交互式HTML5微課。
3.5 添加鏈接和外鏈
微網站和微信公眾平臺之間有一定的獨立性,但并不是完全隔離。微網站的主要欄目和頁面都開發出來以后,需要與微信公眾平臺做進一步的鏈接和功能整合。在微信公眾平臺中設置關鍵字回復,可以鏈接至微網站首頁或某個欄目;微信公眾平臺的主菜單可以添加鏈接,跳轉至微網站或微網站的某個欄目;微信公眾平臺原本發布的圖文消息,也可以被微網站調用。豐富多樣具有交互性的調用形式使這種模式構建的學習平臺更加靈活、便捷、高效。
4 結語
隨著移動互聯技術的不斷進步,微信公眾平臺的功能進一步開放,小程序、API數據接口不斷豐富,各種第三方開發平臺應運而生。在這不斷的技術變革中積極探索,轉變教學思維,以大眾常用的微信公眾平臺為切入點,打造輕量、易用的移動端學習平臺,改變舊有的教學模式,滿足了學生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的需求,更適應了社會與技術發展的趨勢,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