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
對兒童來說,跑跳活躍,運動量大,足部保健顯得格外重要。數據顯示,由于缺乏護足意識,一些兒童青少年的扁平足發生率較高。
為此,世界衛生組織康復合作中心主任、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康復醫療學系主任黃東鋒教授呼吁,中小學生平時應多加強足部鍛煉,同時避免穿不合適的鞋,通過選擇具有承托功能的鞋墊,可減少扁平足帶來的不良影響。
調查:小學生扁平足問題突出
數據顯示,2016年廣州市越秀區某小學曾為全校1282名學生做了足印分析檢查,有近七成的學生有不同程度的足部異常現象,其中扁平足的問題較突出。
黃東鋒介紹,在站立的時候,濕腳沾水,足弓踩在地上的腳印,正常的足部水印是足部中間過半無水印,如果水印超過一半面積或者沾滿整個足面,則會考慮孩子是不是有扁平足或者有扁平足的傾向。
資料顯示,在兒童中扁平足的發病率在16%左右。在4歲左右,足底脂肪逐漸消失,這個時候就很容易發現扁平足了。如果在足印分析后發現有扁平足的傾向,可進一步拍X光片或者檢查。
扁平足孩子走路容易累
扁平足俗稱大腳板,它最大的問題就是足弓塌陷。黃東鋒認為,當小朋友出現扁平足情況時,長時間走路、運動會容易感到腳累、腳痛等,今后還可能導致足底筋膜炎、膝痛或腰痛等后遺癥。
黃東鋒建議,對于輕微扁平足或者有扁平足傾向的孩子,最好能給發育不好的足弓一些支撐。可通過科學穿鞋對扁平足進行干預:一是選擇有足弓承托功能的鞋墊;二是選擇后跟杯比較穩固的鞋子;三是帶孩子到專業的機構進行驗腳,配一雙合腳的鞋子。
專家同時指出,正常足也建議穿有足弓承托的鞋墊,可以增加足弓接觸面,分散壓力,舒緩足部疲勞,而且在運動時可以保護足弓。
如果扁平足明顯,還有后跟外翻、走路會經常覺得腳底、掌筋膜酸痛,專家建議要配定制的矯正鞋墊,這種矯正鞋墊有一個足弓的承托作用和后跟外翻的調節作用,不但能夠承托足弓,對整個腳掌的位置都有一個糾正作用。
足部運動可矯正扁平足
黃東鋒提醒,如發現孩子有扁平足傾向,家長可以督促孩子做足部運動,以促進骨骼發育。像抓趾或足尖運動,亦可以鍛煉足部肌肉,幫助足弓發育,勤做鍛煉有益足部健康。具體做法如下:
一.足尖運動:提起后跟,保持足尖站立5秒,慢慢放下,重復動作10-20次,鍛煉小腿及足底肌肉;
二.抓趾運動:坐下,用腳趾抓起對象比如毛巾,波子等。保持5秒后放下,重復動作10-20次,鍛煉足底肌肉;
三.足底運動:坐下,足部放在足弓棒上前后移動,每日5分鐘,按摩足底肌肉,舒緩足部疲勞;
四.伸展小腿運動:站立,雙手扶墻,前腿屈膝,后腿伸直,身體慢慢向下壓,直到小腿感到拉扯,保持10秒,重復動作10次,舒緩小腿及足部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