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都認為早晨和傍晚是拍蟲的最佳時間,但是晚上也是最佳的時機。
到了晚上,大多數昆蟲都不怎么動或是在進食,
能遇到很多捕食的場景,是很好的拍攝機會。
黃猄蟻
快門速度1/160秒 光圈F14
感光度ISO320 閃光燈開
螞蟻跑動的速度快,在螞蟻經過的地方守候,可開啟連拍來拍攝。
拍蟲裝備
玩微距的人都知道昆蟲白天總是容易飛走,拍蟲要用長焦微距拍才能提高成功率。夜拍昆蟲長焦就無發揮之力了。長焦對焦距離遠,在晚上很難布好光來拍。而短中焦微距就有了很大的優勢,對焦距離近,約7厘米的對焦距離能很好地布出柔和的光線。
短中焦的鏡頭有不少選擇,如3/4畫幅有佳能新出的APS-C畫幅的佳能EF-S 35mm f2.8 IS STM微距,相當于約56mm的焦距。全畫幅有適馬50mm f2.8微距。尼康有60mm f2.8G和40mm f2.8G微距等,都是夜拍很好用的鏡頭。
大部分人夜拍比較常用的是閃光燈加柔光罩,也是目前最簡單的實用拍法。還有一種是單獨用電筒光拍攝的光影作品,需要有足夠的經驗布光和設置相機。
夜拍的柔光罩目前常用的有兩種,一種是罩子,一種是柔光板。我最常用的是柔光板。柔光板的光線也是目前最接近自然光的一種布光方式。柔光板的材料非常簡單,只需要在網上買0.6毫米厚的PVC板加一塊拍商業廣告用的牛油紙,合在一起就可以自己制作一塊很好用的柔光板了。也可以買成品柔光板及柔光罩。
建議用雙閃的閃光燈,當然沒雙閃的情況下單燈也是可以用的。
尺蛾
快門速度1/200秒 光圈F10
感光度ISO100 閃光燈開
夜拍時,在水邊或一些漬水的地方,能看到尺蛾在一邊吸水一邊噴水的情境。
拍攝時提高快門速度到1/160秒-1/250秒,用高快門來定格它噴出的水珠。如果快門不夠快,拍出來是一條線的噴水。開啟連拍,可提高拍攝成功率。
蟋螽
快門速度1秒 光圈F11
感光度ISO100 閃光燈開
正在羽化的蟋螽,用慢門1秒,按下快門后,相機往下拉拖出動感影子。
夜間拍攝可以采用多個拍攝辦法,避免拍出千篇一律的片子。
例如用慢門拍攝,用1秒甚至2秒的慢門,再配合
閃光燈和LED燈,同時輕微移動相機,
能拍出很“仙”的軌跡、動感的效果。
華尾大蠶蛾
快門速度2秒 光圈F8
感光度ISO100 閃光燈開
用前簾同步、慢門2秒拍攝。按下快門后,左右移動,得到這個畫面。
薄翅蟬
快門速度1秒 光圈F16
感光度ISO100 閃光燈開
用1秒的慢門拍攝,向下移動相機形成軌跡。
用慢門拍攝時,拖動相機時注意
相機移動方向,如果反方向移動相機會造成
主體被拖影遮住。
螢火蟲
快門速度1秒 光圈F5.6
感光度ISO1250 閃光燈開
左右移動相機形成軌跡。
沒閃光燈時,可以利用電筒光拍攝,
同樣能拍出不錯的作品。用手電光時,
把手電開到最亮,相機感光度調到ISO800-ISO1600,
快門速度配合調到1/50秒-1/160秒來拍攝。
用手電光時建議用全幅相機拍攝,全幅機的高感優勢明顯。
綠尾大蠶蛾
快門速度1/160秒 光圈F8
感光度ISO1600 閃光燈關
綠尾大蠶蛾是一種大型蛾類,8月是它們的成蟲發生期,在林中常能遇到。手持拍攝。
薄翅蟬
快門速度1/160秒 光圈F8
感光度ISO1600 閃光燈關
每年5-6月是薄翅蟬的羽化期。拍攝時利用電筒光從后上方打個逆光,配合閃光燈給正面補光完成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