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蕉是一個對種植技術要求較高的品種,廣西豐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豐浩農業”)總經理吳啟軍經過艱苦的探索與實踐,摸索出因地制宜的作物輪作方法與技術,獲得了成功。自2011年起,他在福綿區建立了200多畝粉蕉、果蔗輪作基地,并逐年擴種。2015年在興業縣大平山鎮南村成立了1750畝的核心基地,目前在玉林、貴港、南寧等地種植粉蕉6000多畝,取得了非常好的效益。
豐浩農業辦公地點位于廣西玉林市興業縣大平山鎮南村的金豐浩綠色粉蕉示范生產基地。豐浩農業的總經理吳啟軍人稱“粉蕉大王”。 2010年,吳啟軍憑借甘蔗種植技術成為廣東一家種養集團的技術總監,該公司當時正在研究種植粉蕉,吳啟軍也參與了粉蕉技術研發。2011年,吳啟軍帶著經驗和技術回到玉林,建立了290畝粉蕉—果蔗輪作基地,此后逐年擴大種植規模。
粉蕉種植中最怕枯萎病,局部二代粉蕉感病率高達60%以上。在與枯萎病的較量中,種植戶節節敗退,規模化、標準化粉蕉種植更難。但吳啟軍卻將粉蕉種植面積發展到6000畝,規模發展背后的“秘密”何在?
一、用技術和枯萎病爭土地
往年種過粉蕉的土地,土壤中枯萎病菌含量較高,但吳啟軍等人開發的“粉蕉舊地新種技術”,在舊地上種植的金粉粉蕉發病率可控制在8%~10%。粉蕉掛果后,在兩株植株間栽種新的組培苗,著重調節土壤中有益菌含量,配合果蔗、香蕉等作物的輪植,吳啟軍讓粉蕉可持續種植成為了可能。
吳啟軍認為,農業生產中最關鍵的要素有兩個——產品質量和核心技術。吳啟軍介紹,不懂粉蕉種植技術的農戶才會砍掉枯萎病植株。對于已經發病的粉蕉,他不是采用傳統刀砍處理,而是隔離污染,避免工具接觸和人員走動,并用有機肥調控病株周圍的土壤。基地所種植的粉蕉,80%的肥料為生物有機肥料,豐浩農業自主研發生產的生物有機肥以花生麩、茶籽麩、草木灰、豆粕、煙粉、黃腐酸鉀等為主要原料,再添加生物菌、微量元素等。有機肥對粉蕉、香蕉、果蔗等提升口感、提高品質的效果非常明顯。2017年,豐浩農業的“金豐浩”牌粉蕉獲得了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頒發的綠色食品標志。
二、不建議跟風種植
據吳啟軍介紹,豐浩農業的粉蕉不僅賣相好,而且質量高,目前收購價格為每公斤6.4元。豐浩農業的粉蕉主要銷往福建、香港和澳門等地。
2017年,豐浩農業與玉林興業縣合作的扶貧項目,嘗試利用粉蕉產業帶動當地貧困戶脫貧。吳啟軍在玉林興業縣南村與森豐種植專業合作社及農戶保本合作種植800多畝粉蕉示范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公司+農戶等方式,為當地貧困戶提供種苗與技術。
吳啟軍曾經到桂平白沙鎮、貴港大圩鎮等地考察粉蕉種植。他發現,很多人并不了解粉蕉,也沒有掌握種植技術,只是聽說種蕉賺錢,就被鼓動起來投資,結果賺少賠多。
近年來,香蕉行業不景氣,越來越多的人把目光轉向了包括粉蕉在內的小品種特色蕉類,雖然地頭價格賣得高,但粉蕉對于種植技術要求更高。即使是管理水平較高的土地,也不能杜絕枯萎病,一些管理較差的蕉地,甚至會因枯萎病絕收。吳啟軍認為,粉蕉雖價高,但不能盲目種植。
三、掌握粉蕉種植關鍵技術
1.種植高品質的粉蕉,每條蕉留7~8把,保證產量在20~25公斤,全部自然放熟。
2.粉蕉—香蕉—果蔗輪作,可顯著降低枯萎病發病率。
3.高畦雙行水田種植,可避免粉蕉遭受澇害且灌溉方便。
4.利用藥劑處理,實施粉蕉矮化抗風栽培,將粉蕉植株高度控制在2.8~3.5米。矮化抗風栽培可提高植株抗倒伏能力,有利于防控病害,同時可縮短生長周期,使粉蕉提前25天上市。
5.保證粉蕉齊苗栽培,使同一地塊的粉蕉植株保持相同的高度和生長勢,保證上市時間和品質的統一。
(廣東 盛倩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