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婷
秦亮甫,1924 年生,江蘇武進人。武進自古名醫輩出,有費、馬、巢、丁等數門名家,秦家至秦亮甫為第六代中醫。秦老九十高齡,健步如飛,聲如洪鐘,中氣十足,思路清晰,記憶力極佳,侃侃而談,神采飛揚。從秦老的狀態可見其養生之道:“動靜結合,恬淡虛無,制怒節欲,以安五臟,乃能長壽。”
◎“不安分”的人生三次騰飛
用秦老自己的話說,他算是個“不安分”的人,剛工作那會年輕有干勁,想在醫療事業上做出些貢獻,于是有了人生的第一次騰飛;60歲,想為中醫藥的國際事業做些力所能及的努力,他開始了人生的第二次騰飛;而90歲,他想要培養中醫藥的下一代人才,這是第三次騰飛,鮐背之年,他沒有休息在家,“高樓遠眺方知山外有山,事業有成更應精益求精”則是他用來自勉的座右銘。
秦老不僅精通中醫經典,而且記憶力極強,他在60歲時,開始學習法語,現在不僅能說一口流利的法語,還先后9次赴法做針灸講學,法語教材自編自譯,并親自用法語講授。他還擔任國外遠程教育工作,任法國斯德拉斯堡路易斯·巴士德大學醫學院客座教授。由于他對法國教育事業的卓著貢獻,獲得該國“依堡卡特”獎章。
◎“燕青拳”以動養生
生活中秦老最注重的就是“動靜結合,養生之本”。據秦老自己說,每天晨起后他都要練一套源自少林拳的“浪子燕青拳”,這一習慣,他堅持了數十年。一套“浪子燕青拳”,3分鐘就可使全身得到鍛煉,經過鍛煉能夠保證他一天精神飽滿,精力充沛。秦老戲謔,自己之所以沒有選擇舒展徐緩適合于中老年人的太極拳,而選擇快速敏捷的“浪子燕青拳”,是為節省時間可以多看診,滿足患者的需要就是他最大的幸福。
另外,秦老在運動養生中,還為有頸椎病的上班族設計了一套適合他們的頸椎操:每天早晚各左右上下四方向活動頸椎10次,堅持下來必能減緩不適癥狀。他自己每天則堅持做踢腿和擴胸運動操。踢腿就是左右腿交叉各向前踢50次,踢的同時注意前后擺動的幅度。擴胸運動則是先將兩臂上舉,慢慢吸氣,然后手臂放下下蹲,再慢慢呼氣,每天堅持做10~15次。這兩套動作他也堅持了幾十年。
◎“以靜養生”
根據動靜結合的原則,秦老每天還練靜功。“‘靜是指內養、放松之意。靜功是氣功療法的一部分,工作之余,我坐在凳上,雙目閉合,舌尖舔住上顎,兩手手心向下放在膝蓋上方,全面放松,靜坐10~20分鐘,口中津液漸漸咽下,此謂內養放松功,可消除各組織的疲勞,有治病健身之功效。”秦老強調,練習靜功要讓全身肌肉、關節、骨骼、神經全部放松,甚至要求全身組織細胞全部放松,這樣有利于組織細胞包括腦細胞的修復,以達到徹底緩解疲勞、恢復體力、凝聚力量的作用,也能幫助我們以飽滿的精神迎接新一天的戰斗。
關于練習靜功,秦老還特別提醒老年讀者朋友們要注意以下要點。
1.堅定信念:即練功養生也要有恒心,不可因為中途療效不顯著而停止。
2.忍耐酸麻:練功一開始,會產生腰酸腿麻的現象,只要專心致志地練下去,就會漸漸消失。同時要注意勤練吐納,如法調息,呼吸吐納合度,做到“神與氣合”,平日隨時隨地,利用機會,練習吐納呼吸,把練功與生活、工作結合起來。
3.損益取舍:在練功當中,自覺某種方法于己有益,則勤加練習。練功過程中,要全身放松,思想不可開小差,即集中意念。練功后,還可以做些導引按摩,比如自行擦面、摩頭、撥耳、熨眼、叩齒、搓掌、搖肩、扭腰、伸腿、舒足。
4.環境取舍:練靜功時,應當選擇環境幽靜的地方。
◎ 調攝心情,保證睡眠
秦老說,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一些不順和坎坷,甚至是讓自己發怒生氣的事情,這時候,如果能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那就仿佛吃了舒肝理氣的中藥,氣順了,很多病邪也就無從侵擾,相反,如果整天生氣,整個人都是氣結的狀態,那就很容易生大病、惡病,因此,制怒節欲、調攝心情是一種養神的方法,也是養生。
在養神方面,秦老提醒老年朋友要保證每天8小時充足睡眠時間,“我一般晚上8:30就寢,第二天5: 45~6: 00 起床。”為了保證睡眠時間,秦老說,他晚上看電視節目只收看時事新聞和焦點訪談,焦點訪談節目結束時間正是他的就寢時間。有時候上門診,早上7: 05 分醫療單位派車來接,秦老家是第一站,然后沿路接其他專家,若第一站誤點就會影響整個門診程序安排,秦老決不會因為自己影響患者的就診,畢竟,患者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
◎ 飲食有節,謹和五味
飲食方面,秦老講究“飲食有節,謹和五味”。他向我們解釋,“節”有兩個含義,一是節制,即不可過飽過饑;二是節律,即進食時間要有節律,不可時間過長或過短,以免損傷脾胃。
人到了老年階段,脾胃虛弱,更要注意顧護脾胃。秦老認為,人的消化能力有限,即使是營養價值高的食物,過食則傷胃腸,進而損及脾腎。因此,日常生活必須注意飲食調節,避免進食太過,才能保養正氣。
而“謹和五味”則是《黃帝內經》中重要的飲食養生觀點。所謂“五味”是通過五味入五臟,泛指食物的各種性味。謹和五味即是強調飲食必須多樣化,不可偏嗜,才能營養均衡。秦老宗奉《內經》,將自己的飲食養生方法歸納為“五步”: 一不過飽、二不過咸、三不過甜、四不過肥、五不偏食。“我現在吃的比較清淡,以容易消化的軟食為主,極少進食煎炸、油膩等堅硬、肥膩的食物。葷素搭配,素的占60%,葷的占40%。”
秦老還提醒大家,吃東西要注意寒溫適度,才能更好地為脾胃化生水谷精微提供一個好的前提條件。首先,在飲食過程中,過燙或過涼的食物溫度都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損傷,尤其是口腔、食道、胃的表面黏膜都會受到損害。其次,食物的性味過于溫熱或寒涼,對于人體脾胃是一個不良刺激。過于寒涼的食物,容易使脾胃運化失司,出現完谷不化,過于溫熱的食物,容易使脾胃火旺,灼傷陰液,都是對脾胃和身體的損害,更是養生的大忌。
(編輯 王 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