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金平
“低時耗、高效率”語文高效課堂作為一種教學思想,反映出對教與學的關系的深層次思考和對以往教學實踐的反思,并且準確地概括出當代教學改革與發展的基本趨勢。它觸摸到了教育的核心,即為什么教,教什么和怎樣教的問題。目的是實現從以“教師的教為中心”到以“學生的學為中心”、從以“課堂教學為中心”到課堂教學與學生課內外自學相結合,從以“傳授知識為中心”到傳授知識與培養智能、提高素質并重的三大轉變。現以高中語文為例,談談筆者對“低時耗、高效率”教學的思考與實踐。
一、注重把握方向
高中三年時間是有限的,學生愿意花在語文學科上的時間又是少之又少。因此,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思考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培養應該成為我們語文教學的大方向。
首先,優化課堂的教學模式。課堂破局的真正關鍵在于“學習能力”,只有“會學”才能減少對“教”和“師”的絕對依賴,打破教師專業化水平對學生發展的框定、抑制。我們必須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習真正融入到生活中,讓學習無處不在。
其次,優化課堂的教學內容。優化語文課堂教學,應當立足于當前高中語文課堂,以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三者為抓手,經過精心的設計,堅持“最優化”的原則,科學地組織語文課堂教學,達到教師、學生、教材、教時、教學情境和諧統一,優化課堂教學的結構。通過改變課堂結構,旨在最大幅度提升單位時間效益。
最后,突出創新精神能力的培養。將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落實到一篇篇具體課文的學習講授中,如《林黛玉進賈府》的教學目標主要是揣摩人物思想性格,“步步留心,時時在意”是林黛玉一切言行的總綱,把握了這一點就把握了人物的思想性格。而細節方面應當引導學生去仔細揣摩,鼓勵學生相互質疑,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
二、注重精講精練
“低時耗、高效率”語文高效課堂就是要改變以往枯燥、乏味、耗時多收效少、“填鴨式”的課堂學習,優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質量上堅持精講,從數量上堅持精練。
一方面,采用集體備課,通過老師們交流討論,確定集體教案,每位老師再在此基礎上根據自身特色及本班特點做適當調整,解決了教師“怎么教”這個問題。例如作文教學,我們可以根據考試大綱,通過制定詳細的作文評價標準,分三個等級,每個等級在立意、構思、內容、語言、技巧等方面要達到一定的標準,讓學生知道什么是好作文。
另一方面,不盲目布置作業,不增加學生學業負擔,做到老師不改的作業不布置,老師不講的作業不布置,力求精練。但是,課后作業又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教學目標的集中體現。所以,我們要上每一課的時候都是以作業先行。比如《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我們設計的作業是“假如林沖在滄州街上尋了三五日,一日忽然在一酒館撞見陸虞侯,后面情節會如何發展。”通過思考“殺與不殺陸虞侯”這個問題,引導學生深入分析林沖人物性格及變化,理解小說主題。
三、注重興趣培養
學習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基于自己的學習需要而表現出來的一種認識傾向,它在學生的學習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對于那些單調、枯燥的練習和難以理解的理論知識,應特別注意教學方法的選擇,以保持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更要以自身豐富的學識和獨特的魅力來吸引學生,讓語文生動起來,將語言能力的培養溶入到一種積極、愉悅的情感氛圍中,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要重視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更新語文教學手段,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挖掘教學資源。比如在教授《孔雀東南飛》這一課文時,利用多媒體從學生熟悉的《神雕俠侶》中元好問的嫫魚兒·雁丘詞》入手,引導學生暢談古今中外的凄美愛情和那些被愛情賦予獨特涵義的鳥兒,從古詩詞中的鴻雁傳書到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從羅密歐和朱麗葉講到唐明皇與楊貴妃:從陸游和唐婉的《釵頭鳳》回到要學習《孔雀東南飛》。導入看似耗時,但實際效果卻非常好,所以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學生能積極投入學習和思考。
四、注重方法提高
在語文課堂中,我們經常給學生引導的理念是“教材無非是一個例子,教是為了不教”“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更多的是教會學生分析與理解、歸納與概括的方法,廣泛閱讀、勤于積累的方法,閱讀鑒賞、表達運用的方法,教會學生理解、解題、運用的方法,做到會學、學會、真懂。如每周時政點評,讓學生關注時政熱點,提高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組織開展讀書報告會,鼓勵自主閱讀,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在試卷講評要把課堂講評與個人輔導相結合,著重分析典型問題,共性問題,幫助學生找出失分點與薄弱環節,引導學生去舉一反三,總結經驗,揭示規律,訓練思路,提升能力。
五、注重能力提升
語文是廣博的,永無止境的,高中階段的學習只是其中極小的一部分。語文的學習其實就是提升兩個方面,一是語文知識,二是語文能力。在語文教學中,踐行語文教學不是為了考試而教,而是為了提升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而教。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學生從來放假沒有硬性作業,平時作業少于其他班級得二分之一,而是把語文素養放在第一位,教會學生主動覓食,為學生終身學習、終身發展奠基。引導積極的語文學習,鼓勵學生發現、認識生活、感悟生活,在這一過程中自然積累了寫作素材,甚至往往有得,從而調動寫作積極性,讓寫作“真正成為一種需要”。
六、注重素養提高
高中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學生語文素養既包括聽說讀寫能力,又不止是技能性的要求,還有整體素質的要求。這也就是說,語文教學在基本能力培養的過程中,必然要注重對學生優秀文化的熏染,使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及道德修養、審美情趣得到提升,使學生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養。同時,讓語文教學在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等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語文高效課堂呼吁我們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更具有彈性的發揮空間,讓學生投入到課外學習當中去,強化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積極主動的學習精神,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做好準備,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思考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培養扎實根基,而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則是提高中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保證。在語文教學中要對學生課外閱讀量提出要求,要求學生廣泛地涉獵書籍報刊雜志,閱讀各種類型、各種體裁、各種風格的作品。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還要鼓勵學生通過網絡進行閱讀,因為網上閱讀也是課堂閱讀的延伸和拓展,課堂上所學的新知識往往需要查閱資料、課外閱讀的配合來加深理解。廣泛的課外閱讀可以幫助學生開闊視野,豐富知識,增長智慧,提高讀寫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在“低時耗,高效率”語文高效課堂的教學思想指導下,教師不再以課堂教學和傳授知識為根本任務,而是能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效指導,以興趣培養、方法提高、能力提升為主要教學目標。這樣,學生不再是被動的學習,而是能通過有限的課堂教學激發學習的興趣,獲取學習的方法,學會思考探索,延伸課外舉一反三,做到知識的融會貫通,從而真正提高語文素養。
★作者單位:江西贛州市第三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