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貴松
高中語文教學現狀令人堪憂,一些不良現象給學生帶來了諸多危害,教育工作者紛紛獻計獻策,希望通過開設專門的閱讀課和專題教學,從而實現讀寫的一體化,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從事高中語文教學十幾年來,我幾乎沒有一點自豪感,甚至到了窮途末路的境地。究其原因并不是學生的成績不理想,而是現階段語文教學的現狀令人堪憂,其表現形式如下:
一、學校認識上的偏頗與不重視
學校上至領導,下至一般老師,他們認為語文短時間內很難見成效,多一節少一節課對學生影響不大。因此,如遇對學生加班加點時,你可以聽到朗讀英語的聲音,也可以聽到拼命做數理化的刷刷聲。但是,你絕對聽不到讀語文的聲音,由于這樣,語文這門學科在學生們心目中的分量自然而然就下降了。
二、家長們的盲目與糊涂
每當與家長攀談時,家長們總會問一句話老師,你教啥的?我說語文。家長們有的說:哦,然后就是沉默。有的說我孩子語文學的還可以,每次考試都能及格,就是數理化有些差。其實,家長們哪里知道,他孩子語文的功底還差得遠呢。
三、學生們的急功近利
由于學校、家長對語文的不重視,加之其他學科老師給學生施加的壓力,為了高考,學生們也只好每時每刻刷數理化。更有甚者,當試題刷累了的時候,他們總會把語文課堂作為休息的場所,呼呼大睡,樂在其中!
四、語文老師的無可奈何
在四面八方的圍攻下,在高考備考的壓力下,高一學生還讀點書,高二、三讀書就淡出了學生的視線。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追趕教學進度,語文老師只注重精講精練,每天上完兩節課,一學期上完規定的任務也就萬事大吉。兩年時間,上完必修教材,選修就擱置一邊。高三進入全面的復習備考。至于成績,大家也都相差不多,做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教者也就是了。
以上是現階段大部分高中學校的語文教學現狀,這些不良的現象給學生帶來了哪些危害呢?
首先,語言表達能力的變弱。在高中學習階段,隨著讀書時間的減少,大部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升反降。因為學生的知識面僅限于課本,導致許多學生在課堂上發言聲音低小,面紅耳赤,結結巴巴,這都是語言表達能力差的表現。
其次,讀寫作能力變差?,F在的語文課幾乎是“千人一面”,學生學過語文卻不喜歡讀書,又沒有時間讀書,更害怕寫作,學生因而閱讀速度慢,閱讀數量少,閱讀面狹窄,寫作能力差也成了必然。
最后,書寫不規范和潦草。由于各科作業繁多,學生們心浮氣躁,為了完成作業,書寫自然潦潦草草。當然,直接受害的是語文學科,有的學生寫字幼稚不及小學生有的書寫密密麻麻如同螞蟻有的書寫潦草難以辨認,真是東倒西歪,五花八門,頑疾難改,漢字的方塊美、結構美更無從談起了。
這一切的危害,可以說都是不重視學習語文的結果。近二十多年來,英語熱又壓倒了母語的學習。幸好,基礎教育司看到了這一點,將高考語文分數提高到180分,英語實行等級考試,并只作為高考的參考分數。這一改革,不僅給學生敲響了警鐘,而且對語文老師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對改革,高中語文老師應該采取哪些策略來應對呢?全國各地的語文同仁紛紛獻計獻策,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一、開設專門的閱讀課
具體的說,今后的語文課應加強閱讀教學,讓閱讀促進寫作,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閱讀與課內學習相結合
現在高中語文教學很大程度上依賴現有的必選修教材,為了適應新高考的要求,學生閱讀范圍還應該有所擴大,從而有效協助課內知識的理解與掌握。老師應利用學校豐富的資源,帶領學生走進圖書館和閱覽室,引導學生深入地進行針對性的閱讀,擴大閱讀量,在閱讀中積累素材和語言,增強對課內語文學習的興趣。
2.閱讀與課外興趣相結合
課外閱讀是課內閱讀的補充和延伸?!墩Z文課程標準》也提出學生應“讀好書,讀整本書,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每一學期給學生推薦一些課外閱讀書目,引導學生閱讀經典名著和課外優秀讀物,內容涉及古今中外不同題材、不同體裁、不同流派的作品。希望學生通過閱讀和思考,感受、領悟豐富的中外文化,擴大閱讀視野,培養廣泛的閱讀興趣。
3.閱讀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應增進課程內容與學生成長的聯系,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活動,學習認識自然、認識社會、認識自我”。為了讓語文閱讀與社會實踐有機聯系,我們應組織學生外出參觀或踏青活動,讓學生走出課堂,融入自然和社會,在實踐中將閱讀與體驗相結合,感受特有的自然風情和人文意蘊,開闊視野,陶冶性情,提高素養。
4.閱讀與表達交流相結合
閱讀是汲取,表達是實踐,二者是語文綜合應用能力的體現,且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為了配合閱讀教學的實施,我們還應開展系列活動。①口頭表達如讀書交流會、演講會、辯論會、課前三分鐘等等書面表達給學生配發開展閱讀學習的配套練習冊,用于做讀書筆記,寫心得體會。
二、開展專題教學,落實讀寫一體
高考是一個選拔人才的平臺。圍繞著新時代人才培養的目標,我們從培養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入手,為學生搭建各種學習平臺。
從高一年級開始,打破單元授課制的方法,通過學科組集體討論通過,高一年級開設詩歌和小說專題教學,詩歌專題又分設現代詩歌和古代詩歌專題教學;高二年級開設散文和人物傳記專題教學;高三年級開設文化、語言文字運用和寫作專題教學,通過專題教學,打破當前作文教學中讀寫割裂的現狀,讓寫作成為閱讀的自然延伸及內在的渴求,在深度閱讀、深度思考、深度體驗的基礎上進行深度寫作,寫作便會水到渠成。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教學為了適應新的高考要求,必須以閱讀為抓手,以閱讀促寫作,我們絕不能急功近利,因為我們要培養的不是高分機器人,而是有智慧、有情懷的高素質人才!因此,我們語文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遠。
★作者單位陜西安康市紫陽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