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青
摘要:基層工會組織作為聯系廣大職工群眾的紐帶,日常工作中必須做到熟知并運用相關法律、法規才能更好、更專業的開展工作。本文通過梳理與工會系統相關的10部法律、法規,明晰了工會系統工作者的職責所在,利于提升基層工會工作者的工作素養和水平。
關鍵詞:法律法規;責任;要點
1 前言
保障職工合法權益,維護企業和諧發展穩定,是基層工會干事的基本職能之一。要做好這項工作,除了發揮基層工會的聯系紐帶作用,還要了解和熟悉相關法律法規,以便更好的服務于廣大職工群眾。開展工作、履行責任有法可依,有理有據,才能讓職工群眾滿意、信服和放心。
除了要掌握《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外,還要對與開展工會工作密切相關的10部基本法律、法規有所熟悉。這10部法律、法規分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婦女權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公司法》、《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勞務派遣暫行規定》、《全國工會實施<信訪條例>辦法》和《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2 《公司法》是工會組織開展工作的法理依據
我國《公司法》中第十八條明確規定,公司職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組織工會,開展工會活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公司應當為本公司工會提供必要的活動條件。公司工會代表職工就職工的勞動報酬、工作時間、福利、保險和勞動安全衛生等事項依法與公司簽訂集體合同。
公司依照憲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實行民主管理。
公司研究決定改制以及經營方面的重大問題、制定重要的規章制度時,應當聽取公司工會的意見,并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聽取職工的意見和建議。
3 依據《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工資支付暫行規定》和《勞務派遣暫行條例》是工會組織依法保障職工權益的核心法律、法規
要做好職工權益保障工作,任何一名工會工作者都必須了解和非常熟悉這幾部法律、法規。其根本的、核心的內容有以下幾點:
3.1工會工作者應當如實告知勞動者工作內容、工作條件、工作地點、職業危害、安全生產狀況、勞動報酬,以及勞動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況。
3.2 工會工作者熟悉與員工相關的合同條文,把好權利和責任關。告知員工在企業上班后,享受哪些權利,包括工資、福利、保險、勞動時間、假期等;同時要讓員工明確對企業負有的責任;再就是把好就業期限關,就業期包括使用期,大學生第一次就業有個使用期。
3.3工會工作者特別要了解當企業拖欠工資時的相關規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補充規定中明確了不屬于企業無故拖欠工資的情形:
(1)用人單位遇到非人力所能抗拒的自然災害、戰爭等原因、無法按時支付工資;
(2)用人單位確因生產經營困難、資金周轉受到影響,在征得本單位工會同意后,可暫時延期支付勞動者工資,延期時間的最長限制可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行政部門根據各地情況確定。其他情況下拖欠工資均屬無故拖欠。
本暫行條例明確了,企業因上述兩種情形拖欠工資時,務必要征得本單位工會組織的同意。
3.4《勞務派遣暫行規定》重點解讀
(1)勞務派遣用工比例確定
《規定》第四條規定,用工單位使用的被派遣勞動者數量不得超過其用工總量的10%。該規定終結了各地勞務派遣用工比例參差不齊的現狀,有利于保護被派遣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2)勞務派遣用工試用期只能約定一次
《規定》第六條規定,勞務派遣單位與同一被派遣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實務中,被派遣勞動者往往會被派往不同的用工單位,新的用工單位一般都會約定試用期,該規定避免了因濫用試用期對被派遣勞動者合法權益造成的損害。
(3)勞務派遣協議內容須明確
《規定》第七條對勞務派遣協議的內容進行了明確,要求勞務派遣協議明確社保、培訓、經濟補償等義務和法律責任的承擔主體,避免因具體的責任承擔主體不清,導致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4)明確被派遣勞動者遭受工傷和職業病的責任主體
《規定》第十條規定,被派遣勞動者遭受工傷和職業病的,由勞務派遣單位進行工傷認定,用工單位協助調查,并提交相關材料。該規定避免了被派遣勞動者在遭受工傷或者職業病時,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互相扯皮推諉的情形,加大了對勞動者權益保障的力度。
(5)勞動合同的解除
《規定》第十五條規定了勞務派遣單位的勞動合同解除權,及被派遣勞動者的拒絕權。勞務派遣單位在維持或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派遣勞動者,被派遣勞動者拒絕的,勞務派遣單位有權解除勞動合同;反之,被派遣勞動者有權拒絕合同的解除,勞務派遣單位無權解除勞動合同。
4 務必掌握《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的兩種情形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明確了職工享受年薪假的基本條件和對應的待遇,同時明確了不能享受帶薪年休假的幾種情形。
(1)基本條件和對應待遇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2)不能享受年薪假的情況
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于年休假天數的;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5 積極向女員工宣傳《婦女權益保障法》、《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維護婦女權益
《婦女權益保障法》第七條明確規定:工會、共產主義青年團,應當在各自的工作范圍內,做好維護婦女權益的工作。同時,為保障女員工合法權益,促進員工家庭和諧穩定,夯實企業文化,基層工會組織有必要向全體女員工宣貫《婦女權益保障法》,并積極為女員工爭取合法權益。需要宣貫并讓全體女員工了解的主要是女員工享有的六大權益:政治權利、文化教育權益、勞動權益、財產權益、人身權利和婚姻家庭權益。
6 工會工作者應履行《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規定責任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八條規定,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工會、青年聯合會、學生聯合會、少年先鋒隊以及其他有關社會團體,協助各級人民政府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工會作為重要的社會團體之一,熟悉青少年工作,了解青少年的愿望和要求,熟悉青少年的活動規律和心理特點,清楚青少年的思想動向,在廣泛聯系、有效教育、積極保護青少年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組織優勢和社會作用,從而為保護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提供了前提條件,并應自覺地擔當保護未成年人的更大的責任。
7依據《全國工會實施<信訪條例>辦法》履行信訪工作重要職能
信訪工作是工會組織的重要職能之一,每名工會系統人員都應該熟悉并能夠熟練應用相關法律法規。
首先要了解,國務院頒布的《信訪條例》是根本條例,也是各級信訪局開展工作的依據,除此之外,全國總工會頒布了《全國工會實施<信訪條例>辦法》,各級工會組織應能夠為信訪群眾講解《信訪條例》,指導職工群眾在法律框架內合法行使權利,同時工會組織人員要認真履行《全國工會實施<信訪條例>辦法》中規定的職責。
8 結束語
當前,我國已經邁向全面依法治國的新階段,每名基層工會工作者都應該熟悉職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將更加專業化的知識儲備運用到現實工作中,提升基層工會履行職責的效率,樹立新時期工會干部員工的新形象,為企業和諧穩定發展,為廣大職工群眾安居樂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