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敏航 韓震(浙江外國語學院體育教研部 浙江 杭州 310023)
2013年國家體育總局正式下發了支持街舞運動的文件。街舞運動隸屬于國家體操運動管理中心的中國健美操協會街舞分會。國家體育總局為了大力推廣與普及此項運動,有組織有規模地舉辦了全國街舞教練培訓課程和相關資格認證考試,并創編了十多個舞種的套路教學視頻,中國街舞國家隊也就此誕生。這些趨勢說明了街舞運動在我國日趨壯大和蓬勃發展。與此同時街舞工作室作首當其沖地成為街舞運動主要的培訓機構和教學場所,為街舞運動的推廣與發展奠定了基礎,經營者大多為職業舞者,為此項運動的傳播和普及搭建了有利的平臺。
本文在杭州市區抽取了10家比較具代表性的街舞工作室為研究對象。
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實地考察法、問卷調查法、邏輯分析法、數據統計法。
杭州市規模不等的街舞工作室共有200余家,分布在杭州各個區域,市區數量多于郊區,高教園區與人流密集地段也較多,說明其發展和布局主要與經濟、文化、交通等因素密切相關。
經營者的目標基本都是為了商業盈利,最終實現自己的理想價值,可以創造自己的街舞品牌。對于那些開設年限較長,規模較大的街舞工作室來說,經營目的都是從一個單純的興趣愛好開始,非常簡單的設想有一個可以專門跳舞的場所、甚至是場地發展起來的,開設過程中慢慢進入軌道開始走向商業化,隨著街舞國際化的發展,經營目的開始發生了質的改變和飛躍,變為了為實現個人理想與價值而奮斗努力。
杭州市街舞工作室的經營者管理人員大多為男性,占70%,女性占30%,由此可見,街舞行業傳播和發展還是以男性為主導,原因歸結為多數舞種的起源和發展都依靠著男性較強的身體素質來完成。從年齡的分布情況來看,90%的比例是在21-30歲的年齡,說明街舞這個行業屬于年輕人的職業,更被年輕人認同接受,在這個年齡階段的人富有激情和創造力,但往往缺乏相關的管理知識和文化背景。從管理人員的學歷和背景數據來看,大多數的管理者都是專業舞者,沒有較深的文化素養和底蘊,缺乏知識的積累,尤其是相關管理知識的學習和深造,普遍學歷偏低,說明街舞行業缺乏高學歷水平的經營管理人員。從管理人員的經營年限來看,經營年限長的工作室還是相對較少,大多的工作室都是曇花一現,無法可持續的良好發展,值得思考。
杭州市街舞工作室中只有20%的街舞工作室的面積在200平米以上,60%左右的工作室面積在50平米,還有20%工作室的面積不足50平米。投入的金額大多集中在5-30萬之間,這充分說明,現在杭州市街舞工作室的規模普遍較小,大多屬于小規模起步階段。但街舞工作室都基本配備了應有的設施,來保障教學等需求。
現在杭州市街舞室的管理者幾乎沒有管理專業背景,這對整個街舞行業的長遠發展來看是非常不利的。85%的街舞工作室還是通過基本的招生手段,如網絡平臺宣傳(微博、微信、QQ)、傳單發放,學員介紹等方式;25%的工作室除了日常手段以外,還通過了洽談合作單位,定點招生等模式來進行學員招募。從追蹤各大街舞室為學員建立個人檔案的情況顯示,有30%的工作室已為學員建立檔案,但檔案比較簡單,沒有記錄學員的興趣、特長、特點等;70%的工作室沒有建立學員檔案。從運營模式看,有3家聯合經營,7家個人經營。聯合經營相對于個人經營來說,資金壓力相對較小,可以平攤工作室的各項風險,按責任制分擔工作室各項事務,但易產生內部矛盾和意見分歧,造成不和諧因素,不利于街舞工作室的長遠發展。
杭州市街舞工作室教練男女比例情況較平均,通過這幾年的發展,女性街舞教練的增長趨勢明顯;從兼職和全職的比例看,多數街舞工作室的教練都是兼職狀態,說明這類職業在現今不能完全被接收,對從事該職業的人員的發展存在著一定的影響。從教練的年齡情況來看,多數的教練都處于20-35歲之間,說明從業者年齡偏輕。從教齡的數據顯示,12%的教練有10年以上的教齡,25%的教練有5年以上的教齡,63%的教練教齡不足5年,說明現今教練年輕,但存在教學經驗不足、教學功底并不扎實、教學手段單一等特點。從教練的培養情況來看,多數的教練以自我練習為主,通過日積月累提升專業水平;少數幾家工作室的教練通過參加比賽增長見識,并不斷接受最新的街舞文化和流行趨勢,通過外出培訓,上大師課來提升專業能力。由此說明,工作室沒有能提供有效平臺,為教練提供資源提高水平,這也是現在街舞工作室發展的一個瓶頸。
從杭州市街舞工作室的課程設置情況來看,有30%的工作室開設舞蹈種類齊全,能夠滿足學員學舞的需求和愛好;20%的工作室開設較為齊全;有50%的工作室只開設單一舞種。從開設的班級來看,分等級、分年齡、分層次的教學設置大多數工作室還無法實現。
街舞工作室的經營效益一般歸結于幾個方面:第一是日常的教學。通過實地考察和訪談等,獲悉多數街舞工作室的盈利情況不樂觀。從之前的次卡、月卡、季卡、年卡的運營方式產生虧損發展到現在時段課程的改革稍有盈利,能發現街舞行業的商業前景不容樂觀;第二是商業演出。一些資深工作室能接到商演的機會和比較好的資源,但多數工作室沒有,因此接洽商演較少,沒有固定收入和保障;第三是比賽獲獎。多數街舞工作室沒有這樣的能力和機會,所以也無法創造這塊收入;第四是工作室之間的相互合作,但對于規模小剛起步的工作室十分困難,無法形成資源共享、多方盈利的局面。從教練收入來看,兼職的收入高于全職,這樣的特點使工作室之間容易產生惡性競爭,增加工作室留人成本,降低了經營效益。
多數人對街舞的認識還停留在傳統的觀念里,無法更新了解,提升認知。了解街舞、從事街舞,以街舞鍛煉健身的人群還屬于小眾群體,主要原因是因為沒有引起相關職能部門的重視,關注程度的輕重直接影響了整個街舞產業在杭州發展的地位和品質。職能部門沒有出臺相應的政策文件支持,沒有發展資金的財力保障,沒有配套硬件設施的配套支持,這都制約著街舞行業在杭州市的發展和壯大。
經營者的運營理念局限,文化學歷程度普遍較低,不能很好地配合現今社會體育運動項目的發展和人們健身鍛煉的需求,不能有效地為街舞鍛煉群體制定科學健身方案,不能有效地針對不同的群體進行因材施教和個性服務。同時經營者又是教練,在沒有專業管理背景的前提下,兩者兼顧的結果是顧此失彼的局面。大多數街舞工作室的教練,缺少專業比賽和商業演出的機會,單純地通過自我練習很難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和業務能力,長此以往下去,將影響街舞教學的改革發展。
杭州市多數街舞工作室雖有相關的組織管理機構,但因起步初期,顯得不夠系統、完善,如沒有完善的管理條例和規章制度,沒有較為長遠的規劃和發展構思,組織管理機構既沒有有效的管理幅度,也沒有管理層次。近兩年冒出來的街舞工作室速度非常快,有些還沒有獲得經營執照,獲得工商或者體育局等相關職能部門的監管,這說明現今杭州市街舞工作室從建立到管理,處于混亂狀態,也約束了工作室的發展。
調查發現杭州市街舞工作室對于街舞品牌定位不夠清晰明確,想法和實際存在著很多差異,很難與國際潮流發展接軌。發展的眼光單一,創新力度缺乏,模仿和套用別人的運營模式,卻忽略了現實的市場情況,再加上沒有高端平臺和交流機會,“曇花一現”的現象十分普遍,市場淘汰率很高。
政府扮演著一個城市的管理者、決策和服務者的角色,對整個城市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第一,出臺相應的支持政策和管理文件,為街舞工作室行業提供扶植政策,引導工作室合法合規經營。第二,普及街舞文化,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提升街舞工作者的社會地位和行業的景氣度;第三,職能部門加強對街舞工作室的監管,規范街舞工作室的準入門檻,避免非法工作室的產生,避免惡性競爭。第四,鼓勵有關職能部門對街舞教練進行統一管理,規范準入門檻,并定期舉辦資格認證和相關等級考試。
各工作室應培養專業的管理人員,提升行業的管理水平,改善生存環境。第一,完善行業組織機構的各項管理條例,制定全面合理的規章制度與發展方向,促進街舞從業人員的積極性。第二,建立聯系各工作室的工作平臺或協會聯盟,定期研究街舞運動的發展趨勢與市場情況,爭取合作共贏的可能性,避免惡性競爭。第三,改善運營模式,豐富廣告手段,利用當前流行的視頻鏈接、直播平臺等網絡媒體增加宣傳效應,吸引顧客,增強工作室的吸引力與競爭力。
提高工作室教練水平是增加工作室影響力的有效手段。第一,建立學員檔案,鼓勵教練員研究教法、因材施教,使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并滿足不同客戶需求。第二,組織各工作室教練比賽或交流培訓,達到與國際接軌的可能性。第三,支持教練通過大師課、直播課和參加各類街舞比賽,達到提高自身水平的目的。
結合杭州文化特點,全新打造街舞品牌定位,在效仿別人優點的前提下,結合自身的特色,更好地宣傳和體現城市文化,突破傳統的街舞理念,大幅度地挖掘自身價值,不斷創新,提高競爭力,創造出更大地經濟效益,形成良好的發展趨勢,贏得市場的主動權,從而促進街舞工作室的整體延續、發展和壯大,進一步引領街舞運動在我市乃至全國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