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慧彪(山西工商學院 山西 太原 030006)
(1)對學生進行課程目的教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當前,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網絡逐漸成為大眾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網絡為大眾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時,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不少學生深受網絡吸引,將全部的注意力投入到網絡游戲中去,對于體育課程,他們并沒有較深的了解興趣,也不明白體育教學的目的以及內容。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運動心理學開展理論教學,幫助學生了解體育教學的深層含義以及重要性,使得學生能夠明確體育教學的目的,進而使其能夠產生學習動機。
(2)利用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俗話說,興趣是學生最好的教師。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便是教師的重要教學內容之一。在高校的體育教學中,學生是否具備一定的學習興趣將會對教師的教學質量造成直接的影響。通過調查分析顯示,當學生對體育運動產生學習興趣時,那么其自身的血糖就會發生明顯穩定上升,同時其能夠帶著最飽滿的狀態以及心態投入到學習中;但是倘若學生對學習無法產生興趣,那么當其在開展體育運動時,就會發生血糖降低的狀況,也會很容易出現疲勞心理。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應該注重以下幾點內容:首先,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心理特征以及愛好,并根據其優化自身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當教師在引導學生開展短跑運動時,可以適當地在其中穿插一些小游戲,緩解教學的枯燥感。其次,教師應該重點關注學生的好勝心理,在實際教學中,應該誘導學生了解“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體育競技精神。最后,教師應該注重激發學生的潛在興趣,以此激發其學習動機。
(1)簡化運動的復雜過程,降低學生的恐懼心理。
由于學生的身體素質不同,所以針對于同一項體育活動來說,不同的學生也會感受到不同的難度。因此,部分學生在開展體育活動的時候,會產生一定的恐懼心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應該重視學生的心理變化,盡量簡化運動過程,以此降低學生的恐懼心理。比如,當教師在引導學生開展縱箱運動時,由于該項活動具備一定的難度以及復雜程度,同時要求也比較嚴格,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應該對運動的步驟進行分解,并按照由易到難的順序開展教學,以此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
(2)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
在進行體育教學時,多數學生都會存在這樣的錯誤思維:其認為,在進行某些難度較高的運動時,由于教師受過專業的訓練,所以他們才能夠將動作做到完美標準,進而對自身存在不相信的心理。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為學生進行示范,然后要求其獨自進行練習,并挑選出其中學習能力中上的學生幫助其他學生進行示范糾正。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其他學生造成暗示:已經有學生能夠完成這項運動,那么其他的學生一定也可以。
(3)充分發揮語言優勢,增加學生自信心理。
高校學生雖然具備較為成熟的心理素質以及身體素質,但是其同時也具備較高的自尊心理,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同。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尊重學生的自尊心,盡量給予其一定的鼓勵以及中肯的建議,使其能夠感受到教師的關注以及重視,進而使其能夠產生學習的信心以及興趣。
(1)教師講課所使用的語言應該盡量精簡、準確。
首先,所謂精簡,指的就是教師應該將復雜的內容簡單化。而所謂準確,指的就是教師應該注重自身語言的合理性。比如,當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鉛球教學時,其中有一個步驟為“最后用力將鉛球投擲出去。”當教師在講解這一步驟時,便可以將其轉化為以下六個字“踏、扭、送、提、撐、推”。在實際的操作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逐字進行示范,并要求學生按照其開展聯系,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加深學生的記憶。
(2)教師在進行講解時,應該注重通俗易懂原則。
所謂通俗易懂,指的就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盡量避免專業性較強的術語,應該將其轉化為大眾化的教學內容,使得學生能夠理解透徹。比如,在進行站姿教學時,針對于其中的“站如松”,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要這樣做“雙腳后跟并攏,腳尖分開四十五度,雙手放于褲線”。這種教學語言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教學內容,同時也能使得學生明確學習中的注意事項。
(3)教師所講授的內容應該具有教育意義。
在高校的體育教學活動中,言傳身教是教師始終應該進行的教學內容之一。在正式的教學過程中,身教是教師的重要教學手段,其不僅能夠引導學生開展體育活動學習,同時也能對學生形成一定的思想教育。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教學內容的質量,明確其能夠對學生造成積極印象,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時,教師應該注重自身的教學素質培養,并加強自身的到的修養。因為,對于學生來說,教師是與其接觸最為頻繁的人,其依據一定都會對學生造成影響。
在開展體育活動時,教師一定會講解到運動的理論知識。但是倘若教師過分注重這一部分內容的講解,就會使得學生產生抵觸心理。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能幫助學生深入了解學習內容,進而提升學生的總體學習質量。
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重點關注學生的個性以及特點,并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實踐能力,對其進行分層教學,以此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同時也能提升其自身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當學生看完教師教授的動作或練習時,因為自身缺乏的運動能力而產生害怕的心理;當學生認為自己的運動水平完成某個動作會發生意外,進而產生膽怯和恐懼的心理。一旦學生產生這些想法,在心理上就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進而導致焦慮、記憶力減退、心跳加速等癥狀。這些心理上的變化必然會影響到學生的行為活動,當怯懦和恐懼的心理一直存在,學生肯定是完成不好教師教給的具體技術動作的。這就要求教師要在平時的體育教學過程中運用體育心理學對生進行指導,當動作具有一定難度的時候應該幫助學生加強保護的力度,給學生以鼓勵,讓他們集中精神完成動作。如果是其他的原因,那就要求教師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加強聯系,以提高學生的心理“應激”水平。長久堅持下去的話,學生就會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并有針對性的進行一些簡單的訓練,最后使學生心理恢復到積極的正常狀態。
注意力主要是指心理活動對一定事物的指向與集中。在進行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依照學生的興趣來進行教學活動,但是在這過程匯總也許有一些學生因為沒有將注意力集中進而使教師所教授的動作沒有很好的完成與掌握。在這時,教師就應該通過學生的眼神等表現出來的心理折射去觀察學生是否集中了注意力。教師應適時的通過一個眼神或者幽默風趣的話語將學生的注意力再重新的吸引過來,這樣也不會打擾到其他同學的注意力,這樣更利于教學過程的很好實現。當教學過程進行一段時間后,這師生之間就會有一種無形的默契存在,教師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善于用各種的方法來使學生集中注意力,使一堂體育課在輕松的氛圍中度過。
人們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參與到他們感興趣的體育活動中時,會很容易處于興奮的狀態,這樣不僅有利于他們能夠很好很快的掌握動作要領,而且還能使身體得到很好的鍛煉。但是如果學生參與他們不感興趣的體育活動時,就會很難興奮起來,動作也會顯得遲緩和無力,不僅妨礙動作要領的掌握,還能容易傷到自己。所以,教師在體育活動教學中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授長跑練習市,教師不能一再的重復這些單調的動作,應將加速跑與放松跑結合起來,同時變換練習活動的動作和內容,這樣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更好的掌握要領和運用技術。
綜上所述,高校學生的身體機能已經發育完善,其心理素質也已經發育成熟,因此,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開展運動心理學教學,可以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教學的邏輯性以及計劃性,一定要堅守自身的教學原則,順應當前的教學標準,將學生放在首要位置,注重“個性化”教學,以此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促進其健康成長。學生在體育課程中,對于一堂生動而又充滿樂趣的體育課會很亢奮,學生往往到下課時依然情緒比較高漲。這就要求教師應在下課之前讓學生做一些調整性的訓練,以達到放松的目的。體育教師要在平時的體育教學中充分掌握體育心理學的知識,解決他們的心理問題,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體育教學活動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