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慧君(鄭州大學體育學院 河南 鄭州 450044)
青少年體育組織作為社會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社會組織這個大背景下誕生并發展起來的。健全的社會組織體系和美國獨特的競技體育人才培養模式為青少年社會組織的誕生提供了肥沃的孕育土壤。
美國被稱為是由喜歡參加各種組織的人組成的國家。托克維爾說:“美國人不論年齡多大,不論處于什么地位,不論志趣是什么,無不時時在組織團體。”在美國,人人都可以組織自己的團體而且會看到人們自己組織社團。美國社會組織從18世紀開始出現,19世紀后逐步走向繁榮,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目前,社會組織的數量已超過170萬個,每年活動經費高達6000億美元,已經成為社會治理的重要力量。
一方面,移民帶來了自治精神。最早來自英國的移民信奉自制、節儉、勤勉的清教徒傳統,他們認為勞動是人的天職,相信只要努力工作就能得到上帝的恩寵,任何人都能夠通過勤奮勞動獲得成功。弗朗西斯·格倫德說到:“從生活的最早階段開始,年輕的美國人就習慣于自立……到了他能夠讀書寫字的年齡,他已經制作出了一個自己未來獨立自主的計劃……美國的兒童似乎天生就具備公民的責任感,并且表現得非常嚴肅。”第一批清教徒在普利茅斯登陸時簽訂了《五月花號公約》,明確寫著抵達新大陸的人“自愿結為民眾自治團體”,在這種精神的影響下,他們不顧法律和外部的干預,建起了由自治管理機構、宗教組織和家庭構成的管理系統。由此看出,美國公眾的自治精神由來已久,已在社會中扎根,這種精神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并延續至今,對于眾多公眾的影響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
另一方面,對政府、統治者的不信任也是美國人保持自治傳統的原因。美國民眾是在對政府的懷疑中成長起來的,對政府所抱的期望比較低。美國人普遍相信“政府管的越少,管的就越好”,他們認為政府權力越大,越不好去監督和約束,就越容易濫用權力。杰斐遜說:“一個只委托給統治者的政府必然墮落,人民自身才是政府唯一安全的看管人。”美國民眾“從小就知道必須依靠自己去克服生活的苦難,他們對社會的主管當局投以不信任和懷疑的眼光只在迫不得已的時候才向它求援”,因此“美國是世界上最便于組黨結社和把這一強大行動手段用于多種多樣目的的國家”,因為他們堅信 “人們的愿望一定會通過私人組織的強大集體的自由活動得到滿足”。可以說,在崇尚自由和民主的美國,自治觀念已深入民眾的內心,加上民眾對政府、統治者的懷疑和不信任就更加劇了民眾自發組成不同社會組織的愿望。
正是由于歷史悠久的自治精神的存在,青少年從小就受到影響和熏陶,逐漸培養起了獨立、自主的性格,這種性格促使青少年從小就有意識的去參加各種社會組織。同時,青少年體育組織的特點和宗旨與美國社會自治精神是十分相吻合的。
美國政府對社會組織提供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主要包括申請注冊、財稅政策、社會捐贈等方面。首先,社會組織成立時向政府提出電子申請即可,申請中需寫明機構的性質、運作計劃、服務宗旨、項目實施開發方式以及理事會成員的構成。政府通過網絡這個平臺就可以對提出申請的社會組織的登記條件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后,予以批準成立。網絡審批注冊的方式既節省了人力物力資源又十分高效,充分體現了方便快捷的特點。其次,政府為社會組織提供了豐厚的資助。政府每年的預算里安排的就有專門用來資助從事社區服務的社會組織的資金,這一點從社會組織的經費中就能看出,許多社會組織的經費中有50%以上的財政支持,有的甚至高達85%以上。再次,社會組織能夠享受到一系列的財稅優惠政策。稅收優惠政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社會組織本身的免稅政策,美國稅法規定凡符合 501、527、4047(a)、120、4976 條款的社會組織在經過美國國稅局審核后均可享有免稅資格;二是對向社會組織提供捐贈的個人或企業的減稅政策。稅法規定,個人為社會組織提供慈善捐贈時可免除部分所得稅,企業提供慈善捐贈時也可以享受稅收減免的優惠政策。一般情況下,企業最高可以要求減免所得稅的10%,超過限額部分的捐贈還可以順延5年。這樣的稅收減免政策不僅鼓勵了個人和企業向社會組織捐贈的熱情,而且成為了美國人捐款捐物,踴躍舉辦各種公益組織的一大動力。
與社會組織的一樣,青少年體育組織成立之初就能夠享受到政府在稅收、設施等各方面提供的扶持政策。比如,青少年體育組織不但在其申請注冊成立時,由于其非營利性的特點就受到國稅局的免稅優惠政策的支持,而且社區在場地租賃、志愿者服務、宣傳等方面也對其貢獻力量。與此同時,政府還呼吁政府部門、媒體公眾、教會組織、醫療機構、學校、社區組織等社會力量為青少年體育組織提供不同方面的服務和支持,集合社會各界的力量來共同致力于青少年體育組織的發展。
社會組織的力量已經滲透到美國社會的各個方面,作用也越來越大,已經成為維護社會穩定,推動社會善治的主要力量。
首先,彌補了政府職能的空白。美國“小政府、大社會”的管理模式下,政府對社會事務的管理比較寬松,主要是通過政策的制定來加強對社會的宏觀管理,而具體的微觀層面的管理則是由社會組織來承擔。社會組織本身就是民眾基于共同的利益自發形成的,是民眾表達訴求的平臺,所以社會組織在具體的管理內容和開展方式等方面能夠代表不同民眾的利益并提供具有針對性的服務。有關資料顯示美國的社會組織有150多種類型,覆蓋了文化、教育、醫院、殘疾人救濟、難民救濟、環境保護和動物保護等方面,覆蓋的領域廣而且比較全面,很多細小的領域也都有涉及。從這點來看,社會組織涵蓋了政府所不能及的領域,提供了許多政府不能提供的公共服務,是對政府職能的有力補充。
其次,增加了就業,促進了社會穩定。一方面,美國的社會組織數量多且覆蓋面廣,為社會提供了很多服務業的就業崗位。據有關資料的統計,目前美國大約有800萬人在社區從事各類服務工作,占全國就業人數的10%,這還不包括從事社區服務工作的眾多志愿者。2008年,美國共有6180萬人做志愿者,超過全國總人口的20%,全年共做志愿服務超過80億小時,這些服務時間的價值估計超過1620億美元。另一方面,由于社會組織成員及志愿者的參與,社會中形成了強大的幫扶機制。社會組織覆蓋的領域涉及到一些不利于社會穩定的方面,比如老弱病殘、吸毒、犯罪等,這些方面通過社會組織成員及志愿者的幫助,則能夠降低社會危害的程度。美國社會組織在關愛家庭、護理老人、預防犯罪、治安巡邏、民事調解、法律援助、心理咨詢等方面提供了全面的幫扶服務,這些領域的穩定對緩解社會矛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社會組織是促進社會穩定的中堅力量。
再次,在民眾和政府之間起到了橋梁的作用。社會組織在所覆蓋的領域為民眾提供公共服務的同時,也表達了民眾的訴求。一方面,社會組織通過提供就業崗位及公共服務的形式,增加了就業,保持了社會的穩定,這不僅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也減輕了政府的負擔。另一方面,政府又能通過政策的調控來增強社會組織的責任感,使社會組織時刻保持著為民眾提供公共服務的宗旨和使命。從這兩方面的作用看出,在民眾、政府和社會組織三者的關系當中,社會組織發揮著連接的作用,扮演著橋梁的角色,為二者之間的互動提供了良好的服務平臺。
青少年正處于成長期,人生觀、價值觀處于塑造階段,極其容易受外界不良社會現象的影響,屬于社會中的特殊群體。同時,青少年是未來社會管理的主力軍,他們能否健康成長關系到社會治理后備力量是否充足。因此,社會為青少年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和提供有益的發展平臺十分迫切和必要,此時,這個任務就落在了青少年社會組織的身上。又加之體育在青少年成長階段所發揮的特殊作用,既可以強身健體又能夠促進身心發展,青少年體育組織因此營運而生。
青少年體育組織作為社會組織的一個方面,在青少年成長及青少年體育可持續發展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發揮了其特殊的作用。一方面,青少年體育組織是青少年參與有組織的體育活動的重要場所。青少年參加體育組織的過程既有利于其身體的健康成長又有利于加速青少年的社會化進程。另一方面,減少了青少年犯罪。19世紀末20世紀初,工業革命改變了美國人的生活方式并產生了現代化的城市,孩子們沒有了可以奔跑、玩耍和工作的田野和農場,而被限制在高樓和城市街道,父母在工廠中工作使交流受到限制。青少年的社會問題如犯罪、違法行為、童工或孤兒,以及不健康的生活環境逐漸顯現出來。此時,青少年體育組織就充分發揮了體育和社會組織的雙重作用,成為解決青少年社會問題的良藥。
美國的競技體育走在世界前列。作為社會自治型的國家,美國主要依托學校或俱樂部培養后備人才,青少年一般利用業余時間在俱樂部進行訓練,競技體育人才培養從青少年開始。從體操項目來看,美國體操協會為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培養規劃的主要路徑為:青少年奧林匹克計劃—預備精英運動員計劃—精英運動員;對于選擇進入大學的優秀運動員培養規劃的路徑是青少年奧林匹克計劃—美國大學體操體系—精英運動員計劃。由此看出,無論是那種培養路徑,精英運動員的培育最初都是從青少年奧林匹克計劃開始的。
中學是培養奧運冠軍的搖籃,中小學生都是通過參加俱樂部,在俱樂部跟著專業私人教練訓練提高自己的競技水平,然后進入奧林匹克訓練中心,最后入選國家隊。可以說,美國的很多競技體育人才是由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培養和輸送的。
美國多元化的社會組織使得體育領域的社會組織得到蓬勃發展,獨特的金字塔式的競技體育人才培養模式使得青少年后備人才的培養任務落在了青少年體育組織的身上:這兩方面孕育了青少年體育組織誕生的社會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