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艷紅(三亞航空旅游職業學院 海南 三亞 572000)
海南是中國的“熱帶寶地”,占地面積約350.00萬公頃,由于光、熱、水等條件優越,被生長快,植物繁多。海南省包含漢族、黎族、苗族等世居民族,多民族共同生活,組成了豐富多彩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逐漸成為海南省的重要旅游資源?;诖?,本文就對海南世居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旅游資源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海南世居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旅游資開發的方法,以期推動海南省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
眾所周知,海南省是我國一個大省,在海南省中包含眾多少數民族,如、苗族、回族、黎族等等,這些少數民族共同生活,形成了具有少數民族特色的民俗民風和地域環境,為海南省旅游產業發展提供了多種類型的體育活動,展現出人與生產勞動之間的奇妙關系。根據相關數據調查顯示,海南世居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旅游資源主要包含跑跳擲類、騎射類、歌舞類、較力類、水上空中類、武術類、球類以及棋牌類這八大類別,具體項目主要包含以下幾種。
第一,在跑跳擲類中。黎族代表體育旅游資源包含競走、拋石子、擊木比遠、登山、穿藤圈、趕“豬”賽跑等等;苗族代表體育旅游資源包含爬山、搓麻繩、穿針賽跑等等;而回族代表體育旅游資源主要包含仍抱包和擲子這兩種。
第二,在騎射類中。黎族代表體育旅游資源包含射箭、彈弓、賽牛、狩獵、射弩等等;苗族代表體育旅游資源包含射弩、賽馬等等;而回族代表體育旅游資源主要包含弓弩射。
第三,在歌舞類中。黎族代表體育旅游資源包含竹竿舞、斗牛舞、打花棍、打陀螺、跳鼓操、舂米舞等等;苗族代表體育旅游資源包含鼓舞、板凳舞、蘆笙舞、舞獅子、踢枕頭、斗牛、斗雞、打馬油等等;而回族代表體育旅游資源主要包含爬木城、踢腳舞、滾燈等等。
第四,在較力類中。黎族代表體育旅游資源包含背人碰撞、拔河、拉烏龜、掰手腕、頂牛等等;苗族代表體育旅游資源包含摔跤等;而回族代表體育旅游資源主要包含拔腰、拔河、摜牛。
第五,在水上空中類中。黎族代表體育旅游資源包含爬竿過樹、蕩轉車、水上蕩秋千、過獨木橋等等;苗族代表體育旅游資源包含走竹竿、賽龍舟、爬花桿等等;而回族代表體育旅游資源主要包含踩高蹺、蕩秋千。
第六,在武術類中。苗族代表體育旅游資源包含蘆笙刀、上刀梯、蘆笙拳等等;而回族代表體育旅游資源主要包含武術、氣功、太極拳、耍大刀、舞棍子等等。
第七,在球類中。黎族代表體育旅游資源包含打狗歸坡和打木節;苗族代表體育旅游資源以投繡球為主;而回族代表體育旅游資源主要包含打(趕)木球。
第八,在棋牌類中。主要體育旅游資源為方棋。
海南省除了上述這些體育旅游資源外,還包含眾多其他少為人知的體育旅游資源,沒到少數民族的特殊節日,各少數民族人們就會穿著具有自身特色的服裝,舉辦各種各樣的集體活動,正式通過這些集體活動,使得這些少數民族體育旅游項目得以傳承發展,為海南省旅游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旅游產業的發展不光可以帶動海南省經濟的快速提升,還可以為當地居民提供諸多就業崗位,滿足當地居民的基本生活,逐漸縮小貧富差距。通常情況下,海南世居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旅游資源開發的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背景下,更加注重業余生活,步入旅游行業中,此種情況下,使得體育旅游發展中需要大量注入新血液才可以保證旅游數量,進而推動當地旅游產業的迅速發展。第二,海南省在發展旅游產業過程中,各個商家都加強了投資,對貧困地區制定了扶貧致富戰略,逐漸縮小了海南省的貧富差距,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第三,通過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旅游資源開發可以推動海南省文化發展,再用文化發展助推經濟發展,為下崗人們重新提供就業崗位,幫助海南省實現社會和諧穩定發展。第四,通過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旅游資源開發,在高校內部添加傳統體育旅游專業,通過高校培養大量旅游人才,從而讓這些旅游人才在畢業后加入海南世居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旅游資源開發工作中,實現少數民族旅游體育資源的發展與傳承。
在海南省的中部地區,這些地區居住著大量少數民族人們,如,黎族。但是這些地區由于地處海南省中部,交通發展緩慢,人們出行及不方便,導致各地旅游人員無法前來此處觀光,當地居民與外界溝通也受到限制,嚴重影響到海南世居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旅游資源開發工作,對海南省旅游產業發展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海南省體育旅游行業逐漸呈現出向上發展的趨勢,不少旅游產品相繼被研發出來,但是由于旅游產品眾多,導致旅游產品層次偏低,無法滿足人們的參觀欲望,更是無法形成獨立的旅游類型,在此種情況下,各地游客在參觀過程中就會無法體會到少數民族獨特的體育活動,不利于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旅游資源的開發和傳承工作。
眾所周知,任何一項工作的展開都需要資金支持,海南世居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旅游資源開發工作也不例外。但是現階段,海南省在展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旅游資源開發工作中還存在資金投入力度小的問題,導致管理等工作無法使及時展開,具體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海南世居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旅游資源開發工作具有長期性,在工作中需要多個部門進行協調,但是現階段,這些部門缺乏有效溝通法,對體育資源開發工作產生嚴重負面影響。另一方面,由于資金短缺,導致海南世居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旅游資源開發工作無法及時展開,部分傳統體育項目更是無法得到傳承,影響海南省旅游產業的發展。
人才是一切工作展開的前期,也是基礎,但是現階段,海南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旅游開發工作缺乏人才支持,具體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體育強國,擁有眾多體育人才,但是體育旅游人才卻非常短缺,致使少數傳統體育旅游開發工作無法及時展開。另一方面,海南省在建設過程中,存在嚴重的“急功近利”情況,使得部分導游綜合素質偏低,在帶隊過程中“強買強賣”,此種情況下,對海南省少數民族特殊旅游體育資源開發工作埋下隱患,不利于海南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旅游開發、傳承工作的發展。
由于海南省在發展過程中不僅僅是自身發展,還潛移默化影響著當地經濟、人文環境等方面內容。面對此種情況,海南省要想順利實現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旅游資源的開發工作,就需要加強體育、人文社會以及自然資源的結合,在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旅游資源中增添社會人文資源、自然資源、傳統文化等諸多內容,從而將海南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旅游資源進行傳承,吸引各地游客加入到體育項目中,推動海南省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泵鎸Υ朔N情況,海南省要想保證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旅游資源開發工作質量,就需要加強海南特色的挖掘工作,提升研究隊伍水平:一方面,相關單位需要對現有科研人員進行培訓,并到社會上進行招聘,保證科員隊伍的整體質量。另一方面,相關單位在展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旅游資源開發工作中需要做到“以人為本”,讓每一位前來參觀的游客都能參與到體育項目中,實現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旅游資源的開發工作。
“品牌”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具有高遠影響的效應價值,面對此種情況,海南省要想助推旅游產業發展,就需要加強少數民族體育旅游資源的品牌推進工作。通常情況下,加強海南世居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旅游資源的品牌推進工作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展開:一方面,相關單位需要根據海南省實際發展情況,科學進行規劃,在實際規劃工作中準確發揮海南省地域優勢,建立屬于少數自己的體育資源品牌。另一方面,相關單位通過建立少數民族體育旅游資源品牌,創新屬于自己的體育項目,創先體育旅游資源項目,此種情況下,不僅可以提高海南省少數民族傳統旅游資源的知名度,還可以提高海南省旅游產業知名度,從而幫助海南省實現快速發展。
海南省在展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旅游資源開發工作中,需要充分尊重集聚效應,在集聚效應的基礎上,分重點、抓特色,對少數民族旅游資源進行合理布局,逐步開發,保證少數民族旅游產業開發工作合理。與此同時,相關單位還需要加強旅游景區的連帶效應,注重少數民族體育旅游資源的項目帶動作用,讓知名的旅游體育項目帶動少數民族傳統旅游資源,充分實現海南世居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旅游資源開發工作,助推海南省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
總而言之,海南省具有椰子食品、民族工藝品、熱帶果脯及鮮果、金飾品和珠寶等眾多土特點;文昌雞、加積鴨、和樂蟹等傳統名菜;五公祠、觀瀾湖華誼馮小剛電影公社、火山口公園、南山大小洞天旅游區、鹿回頭山頂公園、紅色娘子軍紀念園、八一石花水洞地質公園、海南熱帶飛禽世界公園等著名景點,每年都吸大量引各地區游客前來品嘗、參觀,面對此種情況,海南省還需要加強數民族傳統體育旅游資源的開發工作,從而營造一個和諧的生態人文旅游路線,推動了海南省旅游行業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