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娜(六盤水職業技術學院 貴州 六盤水 553000)
高職院校主要為企業的一線崗位培養具有專有過硬的專業技術和較高綜合素質的優秀人才,而企業的一線崗位通常需要大量的體力勞動,這就對一線工作人員的體魄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梢哉f,對于企業一線崗位的工作人員來說,只有具備健康的身體,才能夠滿足職業能力的初步要求。在這種環境下,高職院校的體育課程就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對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具有積極的意義。隨著新教改的實施,為了更好的滿足社會經濟發展以及企業建設對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大部分高職院校都開展了以職業能力作為導向的體育課程改革措施,通過改革體育課程,有效鍛煉學生體魄,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改善健康狀態,從而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高職教育體系中,體育課程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學科,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體質,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夠磨練學生的意志力,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但在傳統高職體育教學中,由于體育課程的教學工作并不完善,因此導致體育教學往往流于形式,無法發揮出有效的作用。甚至有些師生受到應試思維的影響,開展體育課只是為了應付考試。在這種錯誤思想的引導下,高職體育課程教學不僅無法有效的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更無法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良好意識,對學生的長遠發展具有不利影響。而缺乏健康的身體,當學生面對繁重的日常工作時,也往往難以應對,導致學生的職業能力下降,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失去競爭優勢。
職業能力是高職學生能夠擔負起特定崗位職責的必備能力,為了能夠讓學生順利走進工作崗位,高職院校必須要積極改革教學方式,不斷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隨著企業對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培養實踐式的復合型人才,是高職教育的重要教學目標。因此,高職院校必須要改變傳統教學思想,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積極進行體育課程改革,對人才進行全方位培育,有效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為企業培養優秀的實踐復合型人才。
隨著新課改的要求,高職教育根據職業能力作為導向來培養學生的,使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夠達到特定的職業能力指標要求,從而讓學生擁有就業必備的職業能力,能夠在走進工作崗位后,擔負起相應的職責,從容應對各項工作。目前,很多高職院校都開設了專業教學,針學生對未來擇業方向的不同選擇,開展專業化教學。在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的過程中,除了要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之外,還要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從而能夠讓學生應對繁重的體育工作。例如在機電、電工等相關的工作崗位,都對工作人員的身體素質具有較高的要求。所以,在高職教育過程中,要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對體能的培養是必不可少的,這就需要利用體育課程教學來實現。而高職教育在對體育課程進行改革時,必須要以職業能力為導向,職業能力中還包括終身鍛煉,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體育,養成終身體育意識,有效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也能夠促進高職院校達到為社會和企業培養優秀人才的教育教學目標。此外,通過良好的體育教學,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對防控職業病也具有積極的作用,可以讓學生受益
高職體育課程不僅僅是對體育進行基本鍛煉,還包括深層次的心理教育。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高職教育,其教育內容都是針對學生未來就業的,體育課程改革也不例外,也要以職業能力為導向進行改革。高職體育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學生更加強健的體魄,從而能夠讓學生具有更高的綜合素質,在就業競爭中更有優勢。因此,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高職體育課程改革,必須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教學意識和教學觀念對體育教學的方向、質量以及效果具有直接的影響,因此,要以職業能力為導向對高職體育課程進行有效的改革,首先就要讓教師和學生轉變傳統的體育教學意識和觀念,樹立新的體育教學意識和觀念,明確體育教學的重要的價值。通過高職體育課程教學,全方面的鍛煉身體,在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技能的同時,更要重視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和鍛煉,更要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增強學生終身體育的良好意識。
高職體育課程教學,除了能夠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外,還能夠有效磨練學生的意志力,培養學生堅韌、樂觀的性格,對培養學生健康的心態具有積極的作用。而健康的心態能夠幫助學生更加從容的應對生活以及工作中的困難和挫折,對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轉變體育教學意識和觀念,是高職體育課程改革的重要基礎,也是進行改革的根本。高職教師在開展體育課程的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對體育技能的教學,更要重視對學生身體素質的綜合鍛煉。另外可以加入更多趣味性內容,吸引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還能夠將體育課程內容延伸到課外,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體育鍛煉、終身鍛煉的良好習慣,有效塑造健康的體魄。
以職業能力為導向對高職體育課程進行改革,必須要對日常的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全面優化,從而使高職體育課程教學能夠更加貼合職業新需求,有效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滿足企業對人才的要求,使高職學生在就業競爭中更具實力。
進行高職體育課程改革,首先要構建更加密切、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從而讓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到體育課程教學之中,及時發現教學的不足之處,對其進行有效的改進和完善。以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基礎進行體育課程優化,能夠使高職體育課程改革具有更加良好的效果,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
在具體改革過程中,必須要充分考慮體育課程設置的合理性,要充分考慮學生職業的多樣化、職業特性以及不同職業對學生體能的需求。根據多方面的影響因素,對體育課程的內容進行詳細劃分,針對不同的職業需求開展不同內容的體育課程,從而有效鍛煉學生的健康體魄,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對防控職業病,也具有積極的作用。
以職業能力為導向,對高職體育課程進行改革,必須要對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有效的創新,使教學模式變得更加新穎,從而有效吸引學生的興趣,激勵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高職體育教學中來,使高職體育教學的質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也能夠得到有效的培養。
在職業能力導向下,創新高職體育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培養學生對于體育鍛煉的興趣,從而將體育鍛煉當作一項愛好,逐漸養成習慣,使其成為的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項活動,有效促進學生養成終身體育的良好習慣。
一般情況下,高職體育課程考察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預備、主體和后續結束階段,通過這三個階段的劃分來完成課時。這種劃分方法的優點是符合總體課時的安排,但缺點是流程過于僵化,長此以往會使學生感到乏味,進而喪失對體育課程的興趣,使學生失去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因此,在進行高職體育課程改革時,必須要根據學生的實際鍛煉情況,適當調整教學流程,改變教學模式,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尊重學生主體地位,使體育課程教學給學生帶來樂趣,有效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例如,在進行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播放相關的運動視頻,從而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再結合視頻講解運動技巧和要領,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以職業能力為導向對高職體育課程進行改革,必須要科學規劃體育課程。在規劃體育課程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意見,師生共同參與,使體育課程安排更加合理,有效提高體育課程的教學質量,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由于高職體育課程改革是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所以在體育課程中,必須要融入更多的職業特色,滿足職業需求。在進行體育課程規劃的過程中,必須要充分考慮職業特征對身體素質的要求,從而針對性的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通過長期的、系統的、專業化的鍛煉,使其在體能方面,能夠更好的滿足職業需求。
在規劃體育課程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與學生做好實時性溝通,建立良好的交流渠道,從而使教師能夠更好透徹的了解學生的身體素質及職業能力情況,也能夠讓學生順利表現自身的想法的建議,從而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調整體育課程,使體育課程安排更加合理,有效幫助學生緩解學習壓力,塑造積極向上、健康樂觀的心態,有效提高職業能力,滿足社會經濟發展以及企業建設對人才提出的新要求,為自身的長遠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隨著時代的進步,高職教育必須要緊隨時代的步伐,積極進行教育教學優化改革,不斷提高人才培育水平,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進步提供更多有用的優秀人才。這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也具有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