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龍 崔文鵬(西昌學院體育學院 四川 西昌 615000)
隨著國民經濟迅速發展,人民群眾的物質財富日益增長,休閑體育在相當程度上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內容。目前,我國已經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全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已達1.5億,健康養老問題已經迫在眉睫,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關注。本研究以西昌市為例,試圖從休閑體育的視角來關注健康養老服務,將休閑體育與健康養老進行有機結合,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利國利民,從而實現健康長壽和經濟良性發展的互動雙贏模式。
本研究應用文獻資料、網絡檢索、實地調研、專家訪談等方法,在充分了解我國老齡化社會基本狀況的基礎上,以西昌市為例,從休閑體育、全民健身、體育產業以及西昌的自然生態文化資源優勢四個方面,對休閑體育和健康養老的有機結合進行可行性和前瞻性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和平發展成為了世界的主題。全球人口呈現不斷增長態勢,表現出高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發達國家早在工業革命開始后就相繼進入老齡化,法國在1870年就率先進入老齡化,繼而又瑞典、挪威和英國等。在20世紀50年代北歐國家就開始意識到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我國從1999年開始步入老齡化,加之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導致了持續的低出生率,進而加快老齡化的速度,人口比例出現失調,如80、90后家庭出現了“1+2+4”(一對年輕夫婦養育1個孩子,贍養4位父母)的家庭模式,為青年人增加了一定的負擔。
目前,我國是世界上老齡化增速最快的國家,65歲以上老年人占總人口的比例從7%提升到14%,發達國家大多用了45年以上的時間,其中,法國130年,瑞典85年,澳大利亞和美國 79年左右(中國只用27年就可以完成這個歷程,并且在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保持高速增長。
預計,我國老年人口在2020年,中國的老年人將達總人口的10%,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我國有相當一部分老年人受到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困擾,在身體機能方面需要專業的康復護理和健身指導;還有一部分孤寡和 “失獨”長期陷入孤寂失落的生活狀態,他們的精神生活有待豐富,需要全社會關心,而休閑體育就是非常好的選擇。有相當一部分老人有一定的經濟能力和閑暇時間,這為他們參加休閑體育提供了充分的客觀條件。
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嚴峻態勢,也引起了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在政策方面:2014年國家發改委聯合民政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衛生計生委、人民銀行、稅務總局、體育總局、銀監會十部委印發了“加快推進健康與養老服務工程建設”的文件,2016年國務院發布了 《國務院關于印發全民健身計劃的通知》,2016年國家體育總局發布了《體育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這些文件都涉及到健康養老產業的發展,從國家層面為健康養老產業提供政策支撐。
因此,無論是從社會發展的老齡化時代背景出發,還是從國家經濟社會健康有序發展的角度分析,將休閑體育元素引入健康養老服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是顯而易見的。老年人健康養老服務業必然會有個前景明媚的未來。
西昌位于安寧河平原中心,蜿蜒秀麗的安寧河,碧波蕩漾的邛海,調節著西昌的氣候。冬暖夏涼,四季如春,年平均氣溫為17.0℃,年平均溫差僅為13.1℃,是全國氣溫年變化最小的地區之一。西昌周邊森林覆蓋率高,空氣質量優良,空氣中富含負氧離子,對人體健康十分有利,適合從事休閑體育運動,尤其對老年人而言是得天獨厚的康養圣地。
西昌市有著綠色環保的自然資源(綠色環保、天然有機、物產豐富、品種繁多),比如西昌本地特產苦蕎,含有豐富的“蘆丁”和“硒”,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鹽源的蘋果、會理的石榴、布拖的烏洋芋……均可以考慮開發成保健和運動食品。可以考慮在體育運動、保健和延年益壽的功能性食品、保健品、飲料研制開發方面進行充分的挖掘。
要把養老工程提升到戰略高度去認識理解,預計本世紀末,人類的平均壽命將達到100歲(美國大西洋周刊),屆時必會對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產生深刻影響。面對這樣的未來格局,我們該怎么去做呢?要把西昌打造成讓各年齡階段的人們來了還想來,來了就不想走的康養之地。
西昌市具有豐富的體育資源,為休閑體育的開展提供了契機。如:西昌學院體育學院,四川省邛海水上運動學校,可以為休閑體育和健康養老提供人才智力支撐;此外,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如西昌明代古城墻、邛海、瀘山、螺髻山)非常適合開展戶外運動、山地運動、民族傳統體育運動、少數民族體育運動(如達體舞等彝族傳統體育活動),這些項目基本為休閑體育運動,運動強度可控制,運動環境優雅,集體化程度高,非常適合老年人健身健心,不僅為老年人提供安心舒適優美的生活環境,還可以為他們提供歡快活潑的社交平臺。西昌市還可以充分拓展體育產業內容,推動體育與養老服務、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教育培訓等融合。
同時要促進康體結合。西昌市可以建立高校和地方的深入合作機制,充分發揮西昌學院的科研教學優勢,重點研究針對老年人群體的休閑體育項目和運動處方。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加強體育運動指導,推廣“運動處方”,發揮體育鍛煉在老年人慢性疾病防治以及健康促進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大力發展運動醫學和康復醫學,積極研發運動康復技術,鼓勵社會資本開辦康體、體質測定和運動康復等各類機構。發揮中醫藥、彝醫藥等在運動康復等方面的特色作用,提倡開展健身咨詢和調理等服務。康體結合可以充分發揮休閑體育的健身潛能,為健康養老提供關鍵技術支撐。
作為休閑活動方式之一的休閑體育,是人們在閑暇時間為了身體健康和心理愉悅等目的而參與的各種體育活動。不僅可以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還可促進家庭和睦,改善環境,降低醫療花費,提高生產率,增加財產估價,從而有利于個人、社會、環境和經濟的發展。對于老年人來說,通過休閑娛樂體育活動有助于保持身體健康,延緩衰老的進程。運動醫學研究表明,適度的休閑體育活動可以改善高血壓、高血脂狀態,可以改善肥胖和超重現象;能夠有效地保持肌力,增加和保持關節的靈活度,預防和延緩骨質疏松;有益于提高免疫力,增強抵抗力,各種感染性疾病的患病率明顯降低。不僅可以改善身體素質,還可以有效緩解疏導心理壓力。對于西昌地區開展養老產業而言,休閑體育不僅能有效增進體質,還能豐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通過休閑體育可以為老年人打造一個健康陽光的高雅社交平臺。
休閑體育的開展可以充分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目前國內興起的馬拉松跑就是一個很好的范例,如:廈門十年國際馬拉松帶來的直接營業收入累計高達10.72億元,蘭州馬拉松期間旅游人數增長15%。2014年、2015年西昌連續舉辦了兩屆西昌邛海濕地國際馬拉松賽,取得了圓滿的成功,西昌馬拉松的賽道也被評為全國最美賽道之一,西昌馬拉松已經稱為西昌最靚麗的名片和標志,大量的游客慕名暢游西昌,西昌馬拉松賽的成功舉辦為西昌市乃至涼山州都帶來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馬拉松賽事的舉辦將對西昌的休閑體育發展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此外,一些城市也利用承辦國際性或國內大型體育活動賽事以提高其知名度并從中獲利,如一年一度的環青海湖和環海南國際自行車比賽、重慶武隆的年度國際山地戶外運動會、安徽池州(九華山)的年度全國綠色運動會等,無不吸引了眾多的國內外參賽選手、贊助商紛紛前去撈金,地方上及提升了社會效益又增加了就業,為老百姓帶來實惠,為地方經濟注入新鮮血液。這些創新之舉均可以為西昌市所借鑒學習。
休閑體育運動養生即用活動身體的方式實現維護健康、增強體質、延長壽命、延緩衰老的養生方法。體育運動只是形式,健康快樂和幸福長壽才是目的。把健康在首位,療養、康復、養生、養老才能得以順利實現。只有將休閑體育和健康養老服務進行有機的結合才能達到健康長壽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雙贏模式 (體育運動+營養+康復養生=健康長壽;體育產業+創新+合理運作=新經濟增長點)。
展望未來,健康養老和休閑體育的協調發展將為健康城市健康中國提供有力支撐,未來的城市不僅要注重基礎設施的建設,還要重視生態環境、人文環境的建設,那么休閑城市將是一個繞不開的主題。休閑是城市的共性,每一個城市都需要為城市居民創造舒心的休閑環境,滿足他們的休閑需要。休閑體育是休閑城市的應有之義和關鍵因素,也是健康養老的基本保障,未來的西昌不僅要進一步夯實旅游城市的質量和品位,還需要努力打造休閑城市,積極發展休閑經濟,讓健康養老與休閑體育高度融合。西昌應充分借鑒上海、杭州、成都、青島等休閑城市的發展經驗,努力將自身打造成西南乃至中國的康養之都、休閑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