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秀華 陳澤明 李澤恩(91976部隊 廣東 廣州 510440)
前言:隨著我國軍事實力的不斷提升,對軍事格斗技巧要求相對較高,在格斗過程中需要根據對方的招式選擇格斗方式,這就需要有嚴格的訓練,隨著我國科技技術的不斷發展,將一些先進武器應用在了軍事格斗中,這在較大程度上能夠提高我國軍事格斗能力,但是在一些環境中需要進行單兵作戰,沒有了武器裝備的輔助,在一定程度上會降低格斗力量,這就需要將我國武術運用到軍事格斗中去,以此提高我國軍事格斗技術,并在此基礎上使我國軍事格斗更加具有靈活性,為我國軍事格斗能力的奠定堅實的基礎。
中國武術從古代流傳至今,主要是古代軍事中的戰爭技術,并且進行武術的練習還能夠增強體魄,防御敵人的侵犯,練習武術的人主要是以制止侵襲為技術核心,也是社會客觀規律傳統教化方式。此外,中國武術主要是以應用兵器與打拳為主,這也是我國較為傳統的一種體育項目,中國武術也被人稱之為武藝或者是國術,其主要動作是以摔、刺、打、踢等動作為主,再根據一定的規律形成一種拳法套路,同時還可以借助一些器械形成一種格斗方式等。
(1)搏斗中有套路。
中國武術與軍事格斗最大的區別在于,武術中不但有一定的搏擊運動,而且在搏擊過程中還有一定的章法套路。此外,中國武術套路在一定程度上沒有規律,在施展的過程中具有較大的攻擊性,并在此基礎上還具有較高的防御性。
(2)抗性攻防技術。
中國武術是我國古代的一種體育項目,與我國現代體育項目最大的區別在于,有較強的防御與攻擊性特點,我國現代體育項目主要是提升身體素質,有較大的差異性。此外,武術經過長期的訓練,能夠有效提高武者的身體素質,并且在此基礎上還可掌握較高的格斗技巧。
(3)內外合一、形神兼備的訓練方式。
內主要是指內在的氣息與心志活動,外指手、身體等外在的行為,其中武術在訓練過程中不管是采用拳法或者是使用器械,都需要內在氣息與意念最為支持。
(4)剛柔并濟、形象逼真的世術性。
武術不但能夠起到防御外敵的作用,而且在較大程度上具有前身健體的作用,這就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進行剛柔并濟,變化多端功能的編排,同時還具有節奏鮮明以及形成逼真的特點,通過練習后會在較大程度上發揮其自身功能與作用。
(1)動作迅速,使用能力強。
軍事格斗和其他體育項目有一定的差異性,其中最大的特點就是速度迅速,并以速度制服敵人的原則,每一個格斗動作都是在實戰基礎上進行的相關動作。此外,在實戰過程中,應把握每一個動作,以最快的速度讓敵人出其不意,從而達到制服敵人的目標。在實施軍事格斗過程中,需要通過連續擊打,沒有多余的動作,在出招時使敵人無法察覺,縮短敵人反應的時間,這也是軍事格斗中的精髓所在。軍事格斗的訓練過程大多都是對人體要害部位進行有效打擊,一般是通過拳與腳對其要害部門進行打擊,能夠在較大程度上降低敵人的作戰能力。
(2)動作精簡。
軍事格斗每一個動作都具較強的目的性,很少有多余的動作,使格斗動作較為簡練,并且動作較為清晰,動作線路有較大的明確性,其中的虛實一目了然,形式樸實而適用。此外,在進行軍事格斗過程中,將各種動作進行完美的融合形成一套完整的動作,在此基礎上還需要進行防守的動作訓練,把先發制人,后發先至的精神運用到極致。
(3)動作安全,以進攻為主。
軍事格斗與武術動作有較大的相似性,都是通過應用身體各個部位,使其有效協調,再通過較快的速度,這大大提高了動作的靈活性。此外在進行軍事格斗過程中,主要是通過進攻開始戰斗,拳與腳互相配合,出招迅速,使敵人沒有反應的時間,由此可以看出,軍事格斗動作較為安全,并在此基礎上主要以進攻為主。
在出招之前,若人保持平衡姿勢,對方很難判斷出格斗意圖與招式,不會給對方留下任何防御的線索,若保持平衡靜立時,身體重量全部落在了雙腿上,能夠將身體擺向任何一方進行迅速出擊。身體在保持平衡狀態時,具有一定的機動性,一般根據對方人數情況進行同時攻擊策略,同時身體平衡還能夠保持一定的力量,能夠輕易的將力量牽引至任何方向。
身體平衡是軍事格斗最為重要的原則,這就需要在進行格斗時使自己的身體最大程度上保持一定的平衡,并在此基礎上破壞對方的平衡感,讓對方身體最大程度上傾斜或者有較大的動作幅度,主要是因身體傾斜與大幅度動作會使對手在短時間內無法收回,從而不能在較短時間內保持平衡,在一定程度上需要通過控制對方的肘部來打破身體平衡,從而達到破壞的目的。
在進行實際軍事格斗的過程中,一般情況下拼的是力量,當被對方力量壓制并被控制時,會無形中進行奮力掙扎,在掙扎過程中可以通過動作交換技巧取勝,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用掌大力拍打對方,以此能夠有效將對方的力量偏離一定的方向,使攻擊力量發生變化,以此達到控制的目的;(2)還可以通過抓檔的方法來打破對方的平衡,以此達到控制的目的,從而增加自身的攻擊性。
在格斗中若能夠有效控制對方肘關節,需要在最短時間內移至對方盲點處,也就是前手外側,在此基礎上進行有利的反擊,能夠在較大程度上以被動為主動,同時需要將對方后手與自身距離達到最大距離,就能夠有效制服對方。此種方法也只能通過單手實施進攻,不能兩手并用,可以通過兩手分別進攻。
中國武術在軍事格斗應用的過程中,具備軍事格斗訓練功能,并在此基礎上還應具有修煉軍人的頑強意志,對提高果敢精神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其中提高軍人果敢精神對我國現代軍事較為重要。此外,隨著社會形勢的不斷變化,人依然是戰爭中的主宰,這在較大程度上能夠有效提高軍人修煉價值,從而塑造一個良好的軍人形象。
我國武術中最為具攻擊性的運動就是散打運動,在傳統散打運動的基礎上進了一定的革新,使招數變化多端,連續性較強,構成了以技術為基礎的特點。此外,武術在訓練過程中較為注重對靈活性與技巧性的發揮,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以靜制動,需要把握好瞬間的進攻機會,以快速為核心,這在較大程度上能夠在防守過程中扭轉戰機,以此占據優勢,對對方進行嚴厲的打擊。除此之外,武術在軍事格斗的應用過程中還需要把握其準確性,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提升軍事格斗的以防為守速度,可在攻擊與防守的過程中任意切換,并做到步伐的快速移動,只有這樣才能使對方防不勝防,從而提高軍事格斗技能。
在軍事格斗過程中應用中國武術不但能夠提高軍事格斗技能,而且在較大程度上可磨煉軍人剛強的意志品德。此外,在進行武術訓練的過程中,軍人還需要進行體能的有效訓練,這是提升武術技巧的基礎,在進行武術訓練的過程中,需要忍受一定的痛苦,并且還應進行防攻訓練,軍人在正式比賽過程中會承受較大的抗擊,甚至會帶來肌肉撕裂,這就需要軍人應具備較強的抗擊打能力與剛強的意志與百折不撓的精神。將中國武術在軍事格斗中進行實踐應用還能夠培養軍人果斷、頑強的性格與堅韌不拔的毅力,這也是軍事格斗中進行武術實踐最基本的素質。
軍人進行軍事格斗能力的提升需要建立在軍人戰斗力的基礎上,其主要是指軍人站斗的能力,主要包含了軍事素質、政治素質以及武器裝備等。此外,身體素質是軍人戰斗的最為重要的前提,這在較大程度上能夠提高軍人作戰能力,也是對戰斗力的一個標準的衡量,其中軍人素質主要是指在戰斗中身體應對外力表現出來的速度、力量與耐力,在一定程度上與其靈活性、肌肉堅持時間有較大的關系,這是中國武術鍛煉的前提條件,可在最大程度上對軍人體魄有較大的提升。
軍事格斗是一種對抗性較強的運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戰略戰術的較量,這在較大程度上對提高軍隊戰斗力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中國武術也具有較強的對抗性,戰術是武術最為重要的部分,通過自身技巧與對對方進行有效的克制,以此抓住整個戰斗的主動權。此外,武術主要是根據一些具體情況進行計策的有效選擇,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提升戰術能力,從而提高整個軍事格斗素養。除此之外,戰術意識在其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一般情況下反映在動作隱蔽性、行動預見性方面,這與軍事格斗有較高的一致性,主要體現出了防中有攻的戰術意識,對防守與進攻之間的時差有較好的把握,可有效對軍人戰術意識的提高有較大的幫助,這對整個軍團作戰能力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在我國軍事格斗中應用中國武術,不但能夠提高軍事格斗技巧,而且在較大程度上可我國軍事格斗實力。此外,由于軍事格斗技巧與我國武術套路有較大的相似性,且我國武術與軍事格斗更具有較大的豐富性,同時還具有較高的殺傷力,所以軍事格斗中引入中國武術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除此之外,我國武術最大的特點就是修身養性、內外兼修,能夠很好的提高軍人冷靜處理問題的能力,對提升軍人的作戰能力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從而通過武術來提高我國軍事格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