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培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體育部 廣東 深圳 518055)
從1994年的甲A聯賽開始,深圳足球一直都跟中國的頂級聯賽緊密掛鉤,從最初的深圳足球俱樂部、深圳飛亞達、深圳健力寶到后來的首屆中超冠軍深圳平安隊再到如今以及中甲豪強之一的深圳佳兆業隊、中乙深圳雷曼人人隊等,深圳的職業足球在全國和廣東的足球發展史上,一直保持高速良好的發展狀態,在職業化的道路上雖有過起伏,但一直間接帶動著深圳社會足球不斷地發展。
深圳市的職業足球發展都相應配備了現代化訓練設備,基地訓練以及生活設備較為齊全,不單單滿足了當前俱樂部中各級別隊伍的訓練、生活、比賽等需要,同時也有能力保障長遠發展和人規劃。
此外,職業俱樂部都聚集著不少國內的優秀教練,諸如深圳佳兆業足球俱樂部還聘請國外知名教練員以及體能教練,他們對提升本土教練水平起到積極促進的作用。
校園足球競賽活動的開展主要以校園足球布點學校(小學組、初中組、高中組)代表隊為單位,參加區、市兩級的校園足球聯賽,大學組別尚未納入到校園活動體系當中來。校園足球聯賽賽制主要采取主客場制和賽會制,小學乙組一般是5人制足球比賽形式,小學甲組和初中組一般是8人制足球比賽形式、高中組一般是11人制足球比賽形式。
目前深圳校園足球各布點學校都有組織隊伍參加校園足球聯賽,聯賽完善了參賽運動員的注冊體系,保證了學生參賽年齡的真實性,基本上杜絕了弄虛作假的問題。
同時,深圳校園足球教練員基本是體育教師,主要來自體育院校畢業生,大多數持有足球教練員等級證書,或是取得校園足球指導員培訓證書。各布點學校開展足球活動的場地以人工草皮場地和天然草皮場地居多,小學和初中以7人場為主,高中以11人場為主,相對來說深圳校園足球的場地條件較為完善。校園足球每年活動經費主要是由國家和省市主管單位如市文體旅游局和教育局按照相應比例配套兩部分組成,基本能滿足活動經費需求。
深圳市業余足球愛好者現狀:深圳市足球愛好者其年齡特點:深圳市的足球愛好人員重點集中于9到35歲的年齡層,占據調查統計總人數中75%。因為在此年齡層的愛好人員有著較為充沛的精力與體力作為基礎投入在足球的運動中來,同時再加之大學生們的積極參加,也占據了較大的比例,統計反應出參加足球運動和個人體力與空暇時間密切相關。
深圳市的足球愛好人員其職業特點:個體經營的愛好者、從事科教文衛的愛好者與從事管理的愛好者對足球參與比值占據前3位。這些職業的愛好者平時工作較為繁忙、壓力較大,需通過運動來釋放壓力,增強體魄,愉悅心情。愛好人員參加足球運動頻率為:每星期0-1次的占41.8%,2-3次的占比47.3%,4次以及4次以上的占比10.9%;業余愛好人員參加足球運動強度為:以每一次0.5到1個小時的占比較大,占82.9%;大于1小時的占比甚小,僅占17.1%。
深圳市的職業足球俱樂部尚處于發展階段,俱樂部對投資較多、周期較長、見效比較慢的后備人員培養意識重視不足,進而是的后備人才的整體職業水平下滑,有潛力、有特點的青少年球員也是鳳毛麟角。另外不管是俱樂部中參與者、管理者,或是教練員、運動員經驗不足,其對俱樂部體系下對后備人才的培養意識不全面,存在忽視球員的職業道德培養以及文化教育情況,影響到青少年球員的全身心發展。
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和收獲,但各級政府和領導對其重要性的認知和重視遠遠不夠。另外由于缺乏對校園足球活動文化育人觀念的認識,這就對于校園足球的發展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
校園足球活動各項活動主要由國家體育總局和各地方體育主管部門負責,但各布點學校的教育職能部門直屬各級教育主管部門,這就造成在管理機制上不對口,管理力度有限,相關政策難以真正落實執行;同時教育部門又缺乏相關足球專業資源,不利于在校學生在足球運動方面的長遠發展。另外,師資薄弱,經費和場地設施有待增加和改進。
就深圳市來說,足球場地也有不少,但是對于人口密集,數量巨大的深圳市足球愛好群體來說,確實是顯得微弱。調查者中39%的人們認為足球場地不太能夠滿足足球愛好群體需求,而44%的人們則認為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嚴重缺少足球運動的場地,不能完全滿足大量的足球愛好者的需要。
另外,深圳市盡管已經有不少的業余足球俱樂部,但其業余的機構,管理體制很不成熟,對俱樂部成員日常的足球訓練出勤情況等要求不嚴格,紀律性較差,這都會影響周邊朋友參與足球活動,不利于深圳市足球事業的發展和建立完善的管理體制。
以東亞足球振興代表性較強鄰國日本為例,日本足球運動20世紀初期才推行在全國各地陸續開設足球學校,隨著1993年職業聯賽的建立,之后取得極其大的成功。日本在20世紀90年代就把該國足球發展目標定位于“世界足球強國”,為了達到既定目標,全力構建足球青少年訓練體系的全面發展,日本足協為此制定了一系列發展青少年足球和社會足球的相應政策。其中影響力最大的就是著名的“三位一體”強化政策,即將青少年運動員、國家隊運動員和教練員的培養按照同樣的原則和方式進行,達到共同發展的目的,從而卓有成效地構建了日本足球的基礎,使日本各年齡段足球隊成績顯著提高,并且幫助日本培養出一批優秀的足球運動員,水平處于亞洲一流。除此之外,日本各類型的青少年足球聯賽組織也很完善,青少年足球的崛起,更好地聯系了社會足球,也為職業足球輸送了大量的專業人才。
法國作為歐洲高水平足球的典型代表,青少年足球運動的發展也代表著世界先進水平,其訓練的原理及方法主要基于皮亞杰、布魯諾等人的構建主義理論,強調在足球訓練的整個過程中,學習環境囊括了情境、協調、交流與意義構建等核心要素,既重視球員的主導性作用,也沒有忽視教練的指導性地位,并通過反復練習實現了球員認知結構的量變(同化)和質變(順應)。球員的創造性、能動性、應對策略的合理性必將得以大幅提升,在這個過程中充分發揮了球員的主觀能動性,對于培養球員的“球商”以及各種比賽情境的應對能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從系統的整體性重點培養:足球職業俱樂部儲備的人才培養是由很多個子系統組成的整體完成的。從職業足球運動發展來說,必須從全局出發,科學得處理局部和整體的聯系,加強系統要素的管理,同時要建立嚴謹科學的管理組織制度。如曼徹斯特聯隊等俱樂部就是從全局的角度出發,重視后備人才的培養,加強系統要素的聯結管理,如此才可以獲得很好的效果。
維持系統的動態性:各個俱樂部為了自己的生存和發展,就必須不斷的進步,發展壯大自己。能夠保證不斷的向俱樂部一線球隊輸送優秀的球員,或者維持俱樂部的經濟利益而賣出球員等,俱樂部的后備人才培養工作不得不持續投入和壯大,整個系統必須保持動態的發展狀態,更新新鮮血液。
充分激發系統內人的積極性:球員是整個系統最核心的因素。優秀的俱樂部能夠充分激發系統內各崗位人員的主動性,尊重和鼓勵他們的努力成果,給予球員很好的經濟保障和社會地位,免除其后顧之憂,充分發揮球員的創造能力和能動性,球員也積極的訓練工作,各系統相互配合,取得優異的成果。
校園足球活動的管理和保障體制要清晰明確、評價獎勵運行機制要科學合理。校園足球活動的開展,離不開各級體育、教育行政部門和相關機構的高度重視和支持。體育部門主要負責競賽管理和組織,相關人員培訓和業務指導等。為激勵校園足球活動管理者、師資、學生們的積極性,要將校園足球活動開展成效與學校體育工作的業績考核直接掛鉤、要保障足球教師在職稱評定、福利待遇、評優表彰等方面與其他學科教師同等待遇;暢通足球特長生培養輸送渠道,逐步理順以高等學校為“龍頭”的大中小學“一條龍”足球梯隊建設和運行機制等。
針對校園足球基層管理者、教練員、裁判員的實際情況,體教職能部門要整合、發揮現有專業優勢;完善、規范培訓體系;充分發揮資源優勢,促進校園足球活動的發展,充分保障校園足球活動普及和發展需要。另外,可以健全校園足球競賽管理體系,推廣“校園足球文化節、文化周”、“校園足球夏令營、冬令營”等活動,完善考核和評價體系。
深圳業余足球運動較少最大的原因就是缺乏足球場地,所以要加強市場館的擴展建設,建設不同標準的場地,滿足愛好者的踢球愛好。另外,改變現有足球場管理方式,政府可以實行場地對外承包經營,以館養館,既提高了場館的利用率也滿足了人們的需要。
此外,要做好宣傳和足球運動普及,組織青少年和群眾積極參加足球運動,提高其體質和足球技術水平;組織各類、各級別的足球聯賽和培訓;利用現有資源開展有關的經營活動,為足球事業發展提供經濟基礎。
積極探索深圳振興足球大背景下青少年足球與社會足球的發展建設、與職業足球的融合;積極推廣校園足球文化,推進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培養復合式創新型人才服務社會;明確青少年校園足球和職業足球俱樂部梯隊、足球學校之間的聯系和區分;營造社會足球氣氛,全面增加足球人口,推動職業足球發展;同時大力挖掘職業聯賽與社會足球以及青少年校園足球之間的深層次聯系,為推動深圳足球運動發展和創新提供理論支撐和實踐成效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