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毅琦
(廣西柳州市文華中學 廣西 柳州 545006)
中學體育教育是教育中重要的一個環節和組成部分。中學生正處在人格全面建立健全、身體機能逐漸發育成熟的關鍵階段,文化課的學習任務不斷加重,為提高學習效果和質量,良好的身體素質對于中學生來說至關重要。中學體育課作為一門注重理論和實踐相互穿插結合的課程,能夠為中學生在繁重的文化課學習過程中提供放松的機會,達到愉悅心靈、強身健體的目的。同時由于中學生在思想上和身體上都更加自由獨立,因此體育課堂上,教師的正確引導和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能夠顯著提高中學體育課教學的質量,幫助中學生更好的進行體育鍛煉活動。同時,中學體育教學課堂的有效互動主要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在形式和內容上具有多樣性的特點,通過學生的反饋和教學成果作為互動是否有效的直接考核標準,具有十分切實的應用意義。
中學生在心理成熟度和身體發育度上較之前都具有一個快速提升和質的飛躍,對于外界的事物更加具有自身的判斷和認知,因為對于中學生的教學和教育,對于教師來說,無疑是增加了工作難度和挑戰。尤其是中學體育課堂教育,體育課本身是一門理論和實踐相互融合共同作用的學科,需要通過教師的引導和教育讓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并在體育鍛煉和比賽過程中不斷磨煉心智,達到心理教育的目的。因此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否對學生正確和適合的引導,能否做到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以及學生之間能否在教學安排之下相互支持進行體育鍛煉,都將直接影響中學體育課堂的教學質量。而有效的中學體育課堂互動,在互動的目的和形式上,可以劃分為以下三類,分別是以肢體上的互動為主,鍛煉身體素質的肢體互動;以口頭語言教授,傳統的講課形式的語言互動;以情緒感染為主,以提升和磨煉中學生心理素質與情感表達的情感互動。
中學體育課作為中學生在繁重文化課學習過程中進行放松和鍛煉的課程,其主要實現形式以及表現形式,就是中學生通過肢體上的活動,例如田徑類的長短跑、接力賽;球類運動;武術體操類等等,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因此,在中學體育課堂上發生的次數最多,頻率最高,表現形式最直觀的有效互動形式,就是肢體互動。肢體互動的產生對象與作用對象,不一定是傳統的教師和學生,可以是學生和學生之間。發生在師生之間的肢體互動多為傳統體育課堂中的教師進行教學時產生的。教師在進行重要動作和關鍵要領展示時,既可以選擇單人演示的形式,也可以選擇與同學共同完成的形式。例如,對于武術類課程中的太極課程來說,需要兩人之間的拳腳來往才能夠充分展示拳術的規律和要點,這就需要教師選擇學生演示,再由教師與不同學生之間分別進行動作重復,盡量讓每個同學都掌握正確的動作。之后的練習階段,學生分組進行太極拳法的演練。這個過程,就充分展現了中學體育課堂上的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肢體有效互動。
雖然體育課更加注重的是身體力行的實踐活動和運動,但是在進行動作要領講解、體育原理的講授時,需要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語言上的互動和交流。教師的表達和轉述是否得當具體,學生對于教師的指導和講解是否能夠完全理解和消化,都將直接影響課堂語言互動的效果和結果。有效的語言互動過程對于教師來說,應該是流暢并且通俗易懂的,教師能夠通過提前的組織語言,將課本上枯燥無味的理論知識轉化為有趣生動的語言內容表達出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講課的質量;對于學生來說,接收到教師的引導并且能夠在腦海中進行記憶和思考,甚至提出自己的疑問和見解,這樣的課堂互動才是有效的語言互動。近年來,隨著教師隊伍的不斷龐大,體育教師的門檻出現不斷降低的趨勢,教師的專業素質參差不齊,不斷有教學問題出現,這就是對中學體育課堂上有效的語言互動的忽略造成的。
中學體育課的教學目的不僅僅是培養中學生熱愛體育運動的熱情,提高身體素質,更是想要通過比賽、活動、運動等項目,磨煉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中學生堅強獨立自主的心理。因此在中學生體育課堂上師生互動的內容不僅局限在肢體和語言上,情感上的交流和溝通同樣必不可少。對于體育課堂來說,有效的情感互動,既可以產生于教師和學生之間,又存在于學生之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及時掌握課堂的進度以及學生對于運動鍛煉活動的接受程度和心理變化,及時對好的行為進行鼓勵,對不良行為提出批評,并定期向學生進行思想感悟的分享和傳授,讓學生能夠受到感染和鼓舞,增強興趣,這就是有效的師生間的情感互動。在比賽過程中,學生之間相互鼓勵相互關心,充分體會同學情,增強凝聚力和團結力,也是體育課中學生之間有效情感互動的體現。
正是由于中學生體育課堂中有效互動的對象和方式內容的多樣性,教師在進行體育課教學時工作任務量不斷增多,難度也不斷加大,所以導致在現有的中學生體育課堂中,依舊存在有效互動不足,教學質量不佳的現象,影響了體育課開設的目的,也影響了中學生身體心理素質的全方面發展。因此,如何對現有的中學生體育課堂教學過程進行改革創新,提高課堂有效互動的質量和效果,成為了中學體育教育的工作重點。
中學體育課堂互動過程是否有效,是否達到和實現了預期的目的與期望,都對體育課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直接產生影響和作用。但是目前的中學生教育體系中,對于教學過程中的互動的次數與效果都并未出臺完善和明確的評估標準,無法及時對教師的教學活動實現反饋和評估。課堂互動相對于其他形式的教學內容來說,本身就具有不具體性和隨機性,互動的頻率和互動的結果的總結,也并不是針對某一次課堂教學就能得到,而是需要經過長期的考察和記錄,才可以實現。因此,想要提升中學生體育課堂有效互動的效果,就要首先加大對體育課堂有效互動過程的記錄和監督,例如在公共教學區域安裝攝像裝備,將教師的教學過程拍攝下來,作為教學經驗總結的資料;還可以通過定期對學生的學習感受進行統計和調研,通過數據對教師的教學過程進行評估。在制度上,需要校方和教育界相關部門逐漸建立并健全體育課堂互動質量的評估規則和標準,指定詳細的考核方向,對優秀的師生進行表彰,以激發和鼓勵其他人對課堂互動的熱情,提高課堂的積極活躍氛圍,提升教學質量。
教師作為中學生體育課堂有效互動的激發者與主要參與者,課堂互動是否頻繁有趣有效,關鍵就在于教師的引導是否到位和合適。針對前文中歸納提出的三種課堂有效互動的形式——肢體互動、語言互動、情感互動,都需要教師根據不同的互動情景和互動需求進行具體形式的選擇和創新。在進行肢體互動時,一般是需要教師進行動作示范和對學生進行動作糾正時出現的,這首先需要教師擁有足夠的耐心,對演示的動作充分熟悉,保證在演示時動作規范自然,同時需要教師對錯誤和危險的動作進行一并的講解和展示,保證學生安全高效的練習。語言互動質量的提高,則需要教師改變以往生硬刻板的講課風格,利用一些生動形象的事例向同學們講解理論知識和運動要點,將枯燥的內容轉化為更加貼近學生生活的語言表達,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增強課堂的凝聚力。在師生之間進行情感互動時,關鍵在于教師的情感表達和傳遞能否引起學生的共鳴,這需要教師多學習和使用一些心理手段,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例如在訓練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以鼓勵為主的心理引導,在學生進行強度較大、難度較高的訓練項目時,教師可以與學生共同練習,并不斷進行感受的分享和語言上的鼓勵,以達到激勵的目的。在學生遇到挫折時,教師及時正確的安慰和心理疏導都能幫助學生建立更加強大的內心,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
有效的體育課堂互動不僅需要教師的努力,更加需要學生的積極主動配合才能夠實現。中學生作為體育課的受教者和活動的主要參與者,上課的心態是否端正,是否能夠對體育課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都將對體育課教學的結果和效果產生影響。傳統的思維限制下,導致許多中學生對體育課教學并不重視,參加體育鍛煉并不積極,結果是在課堂上的互動并不多,效果也不好。因此,想要快速的提高中學生體育課堂上互動的有效性,首先應該讓學生轉變思維和心態,正確接納體育課,充分感受體育課的魅力,激發運動和鍛煉的熱情與動力。在課堂上,學生應該認真聽教師的講解,仔細觀看并記憶教師的動作規范的展示,在練習時,與隊友之間相互鼓勵,傳遞正能量,相互促進相互幫助。這樣才是中學生應有的正確心態。同時也需要中學生提高安全意識,增強自己對危險的判斷和預防能力,保證在進行體育活動時不出現損害身體健康的情況。
中學體育教學課堂中的有效互動過程總結起來,就是指為了實現體育課教學的目的,為了幫助正處于成長發育關鍵時期的中學生建立良好的心理和身體素質,以迎接后面更加困難和有挑戰性的學習生活,而在體育課的特有的環境和背景之下,產生的教師和學生之間或者學生和學生之間不同形式和內容的交流與溝通的舉動。互動的內容依據開展的形式和涉及到的內容不同主要可以分為肢體、語言、情感三大類,分別為中學生帶來不同的課堂體驗和收獲。但是,由于受到中學階段的特殊性和教師素質、教學條件等方面的限制,評估這種互動的結果和效果是否合格有效的標準并不明確和清晰,互動的有效性也存在不足和進步的空間。因此,如何加快教學的改革,提升中學體育課堂有效互動的質量,成為了教育界工作的重點和未來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