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佟海榮
(北京體育大學 北京 100084)
網球——被稱為是最全面的運動。需要運動員在比賽中擁有扎實的技術、靈活快速的腳下移動、清晰的戰術思維、大膽的決策能力、靈活的應變能力、連續的進攻能力和持續的相持能力等。隨著網球技戰術的發展,對運動員各方面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頂尖水平的選手當中,不會再出現有明顯短板的技術或能力,這就要求每一位選手無論是爆發力還是耐力、靈敏還是速度、肌肉力量還是柔韌性,都能夠長時間處于高水平的狀態。在一分球中,包括短到前三板的制勝,長到10-12板的相持,有時甚至達到二十多拍的高強度回合;而網球比賽大多都是三盤兩勝制,在大滿貫的男子比賽中還是五盤三勝制,一場比賽的持續時間在一小時至五小時不等。這就需要運動員在體能方面擁有強有力的儲備和支撐。而支撐人體體能活動的根本,就是營養的攝入和補充。
在網球比賽中,尤其是頂尖的對決,三種供能形式分別都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在盧永華的《網球運動供能特征與專項身體素質訓練》中提到了三種供能形式分別在網球比賽中的作用:首先是磷酸鹽系統供能,由于其供能速度快的特點,通常在發球或接發球后的連續進攻壓制中運用,以及在快速啟動和突然加力擊球中得到良好的運用;文中提到一點,我認為在網球比賽中運用是非常重要:“AlanPearson研究發現,網球比賽過程中平均對抗時間和平均間隙時間的比率是1∶1.7,這也說明了網球比賽過程中,磷酸原系統有足夠的恢復時間,以便下個回合利用。”我認為的網球比賽,進攻是最好的防守。因此,每分開始時磷酸源供能系統是否及時有效地恢復,是取勝的關鍵。但也由于ATC-CP供能只能持續6-8秒這一特點,在實力相當的多拍回合中,回合達到30秒至1分鐘的對抗,需要糖酵解供能來支撐并爭取贏得這一分。這時會出現乳酸的堆積,快速啟動及加速揮拍的能力隨之有所下降。同時,由于網球比賽持續時間較長,也屬于有氧代謝的范疇。值得一提的是,網球運動獨特的計分特點,使得在間歇時間,供能恢復有自己獨特的特點。雖然會動用到糖酵解供能,但是并不會出現明顯的乳酸堆積。
雖然在所有運動中,糖是首要供能形式,也是任何項目都不可或缺的能源物質,且在網球運動中尤為重要。但是,維生素作為7大營養素之一,是人體必備的微量元素,在網球運動中也有它獨特的作用。網球運動對維生素的主要需求包括: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E。在亓順國和王澤剛的《網球運動的能量供應及營養補充簡析》中,做了比較詳細的說明。使我對維生素在網球運動中的具體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首先,維生素A的主要作用是對視力的影響。在網球比賽和訓練中,準確的預判和找到精確的擊球點,是完成一次完美擊球的基礎。這就需要視覺來收集信息,反饋給大腦,大腦支配身體做出行動。尤其是在網前的時候,由于距離的縮短,更需要視覺傳遞給大腦準確的信息,并作出快速的本能反應。主要原理是:硫胺素VB1能抑制膽堿酯酶的活動,防止乙酰膽堿的破壞,有利于神經傳導,提高運動員的靈敏性。維生素B能促進丙酮酸的完全氧化,這就對于運動員十板以上的對抗,調動糖酵解供能后,體內所產生的乳酸堆積有良好的清除作用,從而保持神經組織傳遞功能的暢通,有助于提高運動員神經的敏感性,以保證下一分球開始時運動員有一個良好的狀態;而維生素B2呢,有助于胰島素和生長激素的分泌,刺激合成蛋白質,有助于運動員肌肉力量的提高。可以使球員擊出的球更重,更有威脅。維生素C是我們常聽說的維生素種類,很多水果中都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如(橙子、橘子、葡萄等)。維生素C作為我們最常見,且最需要的維生素,在網球運動中的作用主要在于:它可以保護生物膜的完整性,提高運動員有氧代謝的能力,通過促進蛋白質的合成,提高運動員的肌肉質量,這方面對于網球運動員尤為重要。因為網球雖屬耐力項目,但在比賽的后期,仍需要調動磷酸源的供能,來保證運動員的擊球速度和啟動速度;同時,維生素C還能夠促進鐵離子吸收和運用,防止運動性貧血;有利于脂肪酸的氧化,肌糖原和肝糖原的合成,維持血糖濃度,延緩疲勞。這有利于網球運動員盡可能長時間的保持競技狀態。維生素E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對于網球運動員來說,在長時間高強度的回合當中,延遲肌肉疲勞,促進蛋白質的合成,并能改善肌肉血液供應營養。
通過以上各個維生素的功能來看,除去維生素A對視覺的良好作用外,維生素的作用主要是對運動員肌肉的影響。而且我認為,運動員在補充維生素的方面,應著重在平時長時間的積累,而非像補充糖那樣的快速見效。因此,網球運動員除了賽前、賽中和賽后的營養補充外,更應注重日常膳食的積累。下面,我們來看學者們對于維生素在網球運動營養補充的觀點,以及我對這些觀點在網球運動應用中的理解。
徐杏玲在《網球運動營養補充全面論》中首先根據網球運動特點,提到了在長時間節奏的變化,強度的轉換的運動中,由于全身肌肉的動用,疲勞容易產生,需要根據運動強度額外增加維生素B、維生素E、鈉、鈣、鐵的補充,且會得到良好的效果;并在研究中提到,礦物質應和維生素同時進行補充,補充適量的維生素A、B、E、鈣離子、鎂離子、鐵離子等抗氧化的營養素,有助于機體疲勞的恢復和損傷的康復。
同樣,陳海濤在 《探討網球運動員長時間網球比賽的營養補充》中也提到在賽中應注重礦物質的補充,運動飲料不益含糖量過高。在運動員排汗過多的情況下,會導致機體內的鈉離子丟失,這就會導致運動員在比賽后半段出現肌肉痙攣現象,同時鈉在維持體內水電平衡和酸堿平衡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賽中不斷補充鈉離子,有助于機體電解質的平衡,這點也符合網球運動通常在極其炎熱的環境下進行比賽的的項目特點,有助于維持運動員的競技狀態。
曹均、王光明在 《網球比賽中的能量供應特點及飲食營養原則》中對網球運動員賽前、賽中、的進食原則,進行了簡要的描述,同時提到運動員比賽期間在補充到足夠量的糖和脂肪后,應進食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比賽時腸胃不適而影響比賽的發揮。這一點,我作為曾經的職業選手,也深有感觸。在比賽期間,大量的食用高糖,高脂肪的食物,是有利于能源的儲備,但由于長期運動,運動員或多或少都會出現胃動力不足的問題,這時會導致大量的脂肪和糖類得不到機體有效地吸收,而是堆積在胃部,使得競技狀態大幅度下降。但由于蔬菜屬堿性食物,不會導致胃酸過度分泌,且富含豐富的維生素和抗氧化劑,有利于組織自由基的產生和減少炎癥的發生,并可以盡快的使機體吸收,并使肌肉得到有效地恢復。
于泓、林華對網球運動員賽后的營養補充進行了研究。研究顯示,網球比賽進行到后半段時,機體內自由基的生成量遠大于機體內自由基的清除量時,機體將產生氧化應激反應。肌肉組織損傷、運動性疲勞主要都是由于運動性氧化應激反應造成,且運動時骨骼肌細胞的耗氧量比平時耗氧量增加了100-200倍,因此,運動時機體對能量的需求量急劇增加。故需要補充具有抗氧化功能的食物來幫助機體恢復平衡。果蔬食物中的維生素C和全谷類食物中的維生素E都能起到良好的抗氧化功能,建議網球運動員多食用。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且種類多樣,按特性可分為脂溶性和水溶性兩類。綠色蔬菜大多屬于水溶性維生素;胡蘿卜、西葫蘆、甘藍等蔬菜含有的類胡蘿卜素和西紅柿中含有的番茄紅素都屬于脂溶性維生素,為了保證運動員在食用時,盡可能的保證維生素營養的完整攝入,水溶性維生素應生食,脂溶性維生素應煮熟后吃。
總之,網球運動對于維生素的需要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維生素有不同維生素的作用,且都在網球運動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維生素A對于視覺的影響,直接影響到運動員對球的判斷和擊球點的準確性;而維生素B2、C、E分別對肌肉的力量、質量和耐力的能力,有直接的影響;維生素B則避免乳酸的大量堆積,維持運動員長時間的競技狀態,避免過早的拉傷。運動員在補充維生素的時候,切勿急功近利。一定要做到每天補充定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調整正確且適合自己的飲食結構,形成機體良好的系統,使機體得到良好的積累,才能在比賽中表現出良好的狀態,獲得理想的運動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