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智(廣東生態工程職業學院 廣東 廣州 510520)
在課外活動中,體操運動一直被當成鍛煉學生身體的體育運動之一,學生也是在老師的要求下來進行的。體操運動不僅有助于人體形體美及柔韌度的提升,還具備較高的藝術價值。但是,在實際的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由于競技體操的影響,體操普修課難以開展。這就要求高職院校體育老師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在高職院校體操普修課教學中將“快樂體操”的理念融入到課堂活動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體操普修課。這不僅能促進學生對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促進老師和學生之間和諧關系,對高職院校體操普修課的發展提供可靠的實踐依據。因此,“快樂體操”在教學中的運用探討是非常重要的。
近年來,“快樂體操”以其獨特、新的教學方式風靡各個院校;“快樂體操”是指高職院校體育老師在體操課堂中,充分利用體操運動的有趣性,巧妙的選用學生喜歡的運動項目,以一種輕松,愉悅的形式引導學生參與其中,讓學生在體操練習中感到快樂,在快樂的狀態下得到全方面的發展,并能提高學生對體育活動熱情、積極性的一種教學方法。高職院校的老師在進行“快樂體操”課時,可以播放一些歡快、愉悅的音樂,并將舞蹈、健美操及形體訓練等多種體育活動融合在一起,通過這種融合的教學方法應用到課堂活動中,營造出一種充滿激情、令學生不由自主跟隨節奏運動起來的氣氛,讓學生在這種快樂的氛圍中養成自覺、積極的體育意識,從而達到通過體操運動不僅可以鍛煉身體、塑造形體,還能進一步培養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學目標。和其它體育運動項目相比較,“快樂體操”并不是將競技性作為核心,其開展的目的是為了使學生正確認識到體育運動的有趣,從中體會到快樂體操帶來的情感體驗,從而更為重視體育活動。
當前,我國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依然存在著體操教練人員缺乏,體操教職隊伍薄弱,師生比例失衡等現象,再加上競技運動的群眾基礎較大,使得體操項目發展受到阻礙,對高校體操普修課的開展造成了負面影響。此外,還有部分大學生都對傳統的體操項目嗤之以鼻,有些高職院校甚至取消了體操普修課。即使有些高職院校仍舊積極開展高校體操普修課,但由于宣傳力度不夠,加上老師專業知識培訓不到位,教學水平有限等因素,很多體育老師都將體操運動轉變為競技體操運動。傳統的體操訓練單一,教學內容不夠新穎、對學生沒有吸引力,學習難度較大,課堂學習活動氣氛不夠活躍,導致高職院校體操項目得不到進一步發展,教學效果一般。因此,當快樂體操以其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被應用到高職院校體操普修課教學活動中,就相當于注入新鮮的血液,充滿活力,不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大大提高了高職院普修課教學的成效。例如:很多高職院校的女大學生追求完美的身材,優美、高雅的形體,男大學生都想擁有一副健美的身材,那么,高職院校的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需求,對于女大學生,老師可以針對性的采用體操基本功、結合舞蹈進行綜合訓練;對于男大學生,老師可以合理的采用節奏鮮明、剛勁有力的健美體操開展體操運動教學,以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高校體操普修課教學中,要想充分發揮出“快樂體操”的重要作用,高校教師需要樹立科學合理的教學理念,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在開展“快樂體操”教學時,嚴格遵循素質先導性、安全性以及技能整體性原則,提高“快樂體操”教學的有效性。這是因為體操涉及到身體的多個部位,有很多部位是日常生活中很少活動到的部位,如果老師在教學之初,就向學生介紹高難度的復雜體操動作,將會大大提高體操普修課學習的難度,還會對學生的身體造成損傷,造成學生對體操普修課失去興趣,嚴重的還會出現厭倦心理,因此,高職院校老師在開展體操普修課教學時,可先融合“快樂體操”的核心理念,從基礎動作入手,如小強度,低負荷的練習,同時,加強學生基礎素質練習,引導學生不斷進行基礎動作及技術的練習,并逐步增強體操動作的難度與強度,為“快樂體操”在今后教學中的開展和推廣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明確“快樂體操”教學理念之后,高職院校老師需要開展體操相關理論知識的教學,使學生掌握基本體操之后,為體操比賽的欣賞及探討提供幫助。在體育運動中,競技體操是以競賽為目的的體操,其包含健美操、藝術體操等體操運動;同時,體操運動也是充分體現出形體美、姿態美、新穎美的體育項目。其中,形體美是指在體操運動開展過程中,學生外部體態表現出來的美感,稱之為形體美。競技體操運動要求體操運動員的體態優美,體型滿足“黃金分割”,可以為欣賞者帶來直觀的美;姿態美主要是指運動員在展示各種姿勢形態時身體體現出的優美感,運動員可以通過身體各個部位的配合,為觀賞者呈現出多種姿態美,姿態美可以看做是體操運動員藝術性的主要體現;新穎美則是指運動員在進行體操運動時應用的新穎驚險動作,提高體操的觀賞性及藝術美,從而提升體操運動的審美價值。
除此之外,體操運動還具備伴奏音樂美、服飾美以及氣質美等內容。在開展“快樂體操”教學之前,高職院校體育老師可以通過播放體操運動員的優秀比賽視頻展示給學生觀看,并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向學生介紹體操運動的魅力,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克服畏懼心理,消除顧慮,增加自信心,鼓勵學生都積極踴躍的參與到“快樂體操”學習中,通過這種課堂活動,不僅使學生掌握一定的體操技能,同時身心也得到全面的發展;學生在充分享受到體操帶給他們樂趣的同時,形成良好的心里品質和審美觀。從而提高高職院校體操普修課教與學的效果,實現教學目標。
一般來說,在高職院校體操普修課中,提升“快樂體操”課堂實踐教學水平可分為四個階段,“快樂體操”的具體運用流程如下:
(1)預備階段。
在這一環節,高校體育教師需要提前到場,與學生就本節課程的內容進行初步的交流與溝通,以此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同時,老師需要營造出一種輕松歡快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活動中的欲望,豐富學生快樂的情感體驗。
(2)開始階段。
在開展“快樂體操”教學時,開始階段主要包括課堂禮儀、工作分工以及課堂贈語三個部分,老師可根據具體的課堂教學內容,合理設計準備活動,如培養學生團結協作意識的準備活動、活躍課堂氛圍的準備活動、放松心情的準備活動等。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進行課前準備活動時,需要嚴格遵循“快樂體操”理念,避免呆板單調,并結合高職院校體操教材內容,令課堂教學方式更有創意,更有吸引力。
例如:以前滾翻及后滾翻教學為例,老師在進行準備活動的設計時,可采用“夾球接力”這一準備活動,將學生平均劃分為三隊,每隊學生以兩人為一組,按照背對背的方式夾住籃球,站在起點完成50米往返接力。當聽到開始指令之后,每組學生夾球前進,在兩人雙腳均過線之后,將籃球交給下一組同學,率先完成夾球接力的隊伍獲勝。這種準備活動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運動熱情,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夠使學生在前滾翻及后滾翻動作有初步的想象,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快樂,同時在課堂活動實踐中增強學生的應變能力。
(3)基本階段。
基本階段是高職院校體操普修課中“快樂體操”應用的關鍵階段,也是體操普修課的核心,在開展快樂體操教學實踐中,老師需要運用快樂教學法實現寓教于樂的教學目標。通過采用各種體操器械,創意舞蹈靈巧的引入到實際教學中,讓學生快樂的在課堂活動游戲中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同時還可采用應用小組教學及分層教學等方法,引導學生自己摸索,提升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以小組教學法為例,老師需要根據學生不同的技術水平進行學習小組的劃分,確保每個小組具備高技術水平的學生及低技術水平的學生,讓高技術水平的學生帶動低技術水平的學生開展體操練習。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實現“快樂體操”教學,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舉辦小組賽,在老師講解某種體操項目要點之后,開展小組練習;在小組練習的過程中,高職院校體育老師需要來回巡視學生的學習情況,以確保小組學生都能保持正確的方向,提升小組學生的體操水平;在小組練習完成之后,分小組進行體操展示,由全班同學共同選出表現最為優秀的小組。這種教學方法能提升體操普修課的有效性,同時還能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及學習能力,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與此同時,比賽的引進可以延長學生注意力的集中時間,降低學生練習的身體負荷,實現快樂體育。
(4)結束階段。
在“快樂體操”課堂教學完成之后,高校體育教師需要開展放松活動,放松學生的肌肉,緩解學生運動后的疲憊心理。常見的放松活動包括“列隊口令展”、“歌謠變化跑”以及“集體放松舞”等,讓學生在這種的課堂活動中增加對體操普修課的興趣,還能養成良好的體育意識。
在實際體操普修課教學中,高職院校體育老師的綜合素養直接關系著教學效果,高校體育老師的規范且優美地為學生展示體操動作,能讓學生認識到體操運動的魅力;高校體育老師科學、合理的采用教學方法,能有效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因此,高校體育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確保自身具備良好的健康狀態及運動水平,并充分利用互聯網學習行業骨干教師的教學方法。在此基礎上,各大高職院校還需加強對體育老師的培訓,選派優秀體育老師到體育教學水平較高的院校進行交流學習,以此提升老師專業水平,打造一支綜合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為體操普修課的開展提供可靠的人力支持。
通過本文的分析探討可知,高校體育教師需要認識到“快樂體操”的重要作用,從理念、內容及手段等角度入手,積極開展“快樂體操”教學,提高學生對體操普修課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