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寶章(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 蘇州 215009)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我國越來越重視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而體育教學是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保障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需要將終身體育教育理念貫徹到高校體育教學發展及改革中,使學生能夠樹立良好的終身體育精神,做到終身學習、終身鍛煉。為實現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目標,使其能夠滿足終身體育教育理念的要求,需要對終身體育教育理念的意義及價值進行分析,深入了解當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進而采取有效方式促進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創新,為高校體育教學的持續發展提供有利支持。
高校體育教學過程是學生形成體育思想和體育觀念的重要環節,也是培養體育運動員的主要場所,對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就體育本身來看,體育就是人體的保養和鍛煉,是保障人體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在我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背景下,我國人民的生活節奏逐漸加快,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顯著增加,對我國人民的身體機能造成極大影響,甚至已經影響到我國人民的身心健康,不利于社會穩定和健康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我國更加重視大學生的培養,大學生承擔著我國未來社會發展的重要使命,有些學生更是會成為培育下一代的教師,通過培養大學生的終身體育理念,既能夠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也能夠通過大學生的行為及思想對這種理念進行傳播,使我國人民能夠充分認識到終身體育理念的重要性。由此可見,在進行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貫徹終身體育教育理念是未來體育發展的重要趨勢,是當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重要研究課題。
根據現狀來看,高校體育教學目標的定位比較模糊,缺乏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導致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認識停留于表面形式,沒有充分認識到終身體育的重要性,在課外的體育鍛煉意識較差,不愿將過多的精力和時間耗費在體育鍛煉上。在學生就業之后,由于工作和睡眠占據著學生的大部分時間,導致學生更加不愿進行體育鍛煉,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造成一定影響。總之,由于各種原因的負面影響,終身體育教育理念很難得到貫徹落實,甚至影響到高校體育教學的順利開展。在這種情況下,在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要加強素質教育,提高對學生的關注度,充分體現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
根據我國以往的奧運會成績可知,我國是一個具備較高體育實力的體育大國。但是就高校體育教學情況來看,大部分高校的體育教學內容及教學模式都比較落后,尤其是教材內容脫離了現實生活,很難保證高校體育教學的整體效果。通過對高校體育教材進行分析可知,高校體育教材依舊缺乏針對性和有效性,不符合大學生體育學習的實際需求。在高校體育教學的實踐中,需要適當傳授一些有關體育劇烈運動的身體保護技能,對于運動技術的教學也要加以重視。同時,想要保證體育教材的針對性,需要對基礎體育進行深化,不能出現某些知識的重復教學。然而就實際情況來看,高校體育教材無法與中學體育教材分離,在理論鋪墊上也不夠深入,體育技能的訓練時間也較短,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體育訓練和技能學習的積極性,難以實現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意識的目標。
在進行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既包括了體育特長生的教育,也包括了非體育專業學生的體育教育,且非體育專業學生的體育教育都是采用大課授課制。選修體育課的教學模式起源于上世紀90年代,在目前也是高校體育課的常用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容易損傷學生的體育熱情,對高校體育課程的革新造成較大負面影響,甚至有些學生容易出現敷衍、翹課等情況,嚴重影響到高校體育教學的整體效果。造成以上問題的原因就是終身體育教育理念沒有得到貫徹落實,最終出現各種各樣的教學問題。同時,由于學生的思想觀念發生較大變化,傳統的授課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體育學習需求,這就需要及時對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進行創新,使終身體育教育理念能夠真正落實到高校體育教學中,有效促進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發展。
作為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重要理論基礎,終身體育教育理念所起到的效果依舊較低,這主要就是因為高校體育教學的目標不夠清晰,需要及時對高校體育教學目標進行重新定位,準確把握新的教學目標進行體育教學改革。無論是從前,或是現在,我國對體育鍛煉的倡導未曾間斷,且高效體育教學是培養學生體育意識的重要途徑,為確保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終身體育思想觀,我國對高校體育課程的設置進行了深入研究,并對其進行了合理調整。但是在針對高校體育教學進行改革創新的時候,需要嚴格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將學生作為課程教學中的主體,而教師要認真扮演好組織者的角色,使學生能夠真正接收到終身體育教育理念,對體育學習和體育鍛煉產生更濃厚的興趣。
雖然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模式存在較大的局限性,但是在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中具備較高的借鑒作用,能夠使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更具有合理性及科學性。因此,在進行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時候,要根據我國實際情況,建立科學合理的體育教學系統,并對其進行完善,在體育教學過程要做到層層把關,使高校體育教學目標得以順利完成。對于終身體育教育理念來說,在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其目標就是培養學生掌握扎實的體育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以及相關的身體保護知識。同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意識,使其能夠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這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保障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也能夠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良好基礎,使學生能夠以良好的身體去面對各種挑戰。
根據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情況來看,在進行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普遍都是采用選修課、專項技能提高、公共基礎知識等幾種常用的授課方式,尤其是選修課程和公共基礎課程得到廣泛應用。由于高校體育教學的時間較少,在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上存在一定難度,這就必須要及時對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比如適當增加體育課程的授課時間,通過各種具有針對性的措施使高校體育教學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使學生的體育素質得到有效增強,進而促進教師與學生的共同發展,為學生提供更好的體育學習環境。同時,在進行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需要準確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及生理特點,對各種新的教學方式進行結合運用,通過構建良好的體育教學情境,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體育學習和體育訓練中,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高校體育教學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利支持。
在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過程中,必須要建立相應的教學考評機制,不斷完善體育教學的監督評估機制,便于對高校體育教學情況進行全面監督,通過公開的評價系統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和共同發展。同時,在高校體育教學的監督中,要發揮監督的相互作用,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及學習態度,學生要了解教師的教學情感、教學方法和教學態度。其次,在進行高校體育教學評價的時候,要充分考慮社會交往、體育運用參與程度等各項因素,通過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師生互評等方法使學生產生良好的體育競爭意識和體育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的個人價值得以順利實現。最后,高校需要將評價信息作為依據,了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障礙,進而對高校體育教學進行調整,使學生能夠處于更好的學習環境,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終身體育思想觀。
在進行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能力及素質對體育教學效率及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想要促進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使高校體育教學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就必須要加強高校體育教師隊伍的建設,為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順利實施提供有利基礎。首先,要積極加強對高校體育教師的知識培訓,不斷完善體育教師的知識結構,強化教師的實踐能力,使教師能夠以更加專業的態度開展體育教學,使體育教學目標得以順利完成。其次,要合理提高體育教師的薪酬待遇,完善教師管理體系,以此提高體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及主動性,嚴格按照相關要求進行體育教學,使高校體育教學水平得到有效提高。最后,應積極加強對體育教師的考核,將考核結果作為依據進行針對性的強化教育,使教師能夠及時發現和彌補自身的不足之處,有效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為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發展提供有利支持。
綜上所述,為實現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目標,使高校體育教學過程能夠真正落實終身體育教育理念,應深入了解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重新定位體育教學的目標、建立并完善高校體育教學系統、創新高校體育教學方式、建立體育教學考評機制、加強高校體育教師隊伍的建設,從多方面提升高校體育教學水平,使學生能夠處于更好的體育學習環境,逐漸形成良好的終身體育理念,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