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沛(天津體育學院 天津 301617)
當前,我國中學體育教學的形式主要包含了課外活動、體育文化課、業余訓練等內容。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我國強化了對中學體育教學的重視,體操因其藝術性、趣味性等特點深受學生喜愛。將題材內容合理的引入到中學體育教學中,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豐富體育教學內容,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求。而在中學體育教學中引入體操內容,不只要結合新課程改革標準的需求,還要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真正發揮出體操教學內容的優勢,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新課標”的頒布,為我國教育事業提出了新的目標與要求,同時也為體育健康教育的教學方向指明了道路,使得體育教師明白當前的教學任務,從而對教學計劃進行優化和修改,讓學生能夠更為輕松地掌握體育相關知識,更為科學的進行體育鍛煉,最終實現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新課標”指出,現代體育教學要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提高學生課堂地位為基本觀念,從而實現現代中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健康發展。
課堂安全問題一直是影響學校體育教學開展的重要原因。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家長對于孩子的重視度越來越高,對孩子的溺愛也越來越嚴重,已經達到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的程度,所以家長越來越不愿意孩子在學校參加體育活動,生怕孩子受到傷害。一旦孩子在體育課堂上受傷,素質較低的家長就會不分青紅皂白的去學校鬧事、討說法,嚴重影響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活動,而學校為了息事寧人,降低事件對學校的影響,常常拿體育教師開刀,對體育教師進行嚴厲處罰,并取消部分危險性較高的體育教學項目。其中,體操項目就在其中,這一取消決定嚴重影響了體操運動在中學校園的開展,使得我國體操運動發展緩慢。通過對中學體育教師進行問卷調查發現,部分體育教師存在課堂教學安全意識不足的問題,這就容易造成學生在課堂訓練時受傷的問題;還有一部分教師過于重視教學過程中的安全問題,這就導致了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顧及學生安全問題而放不開手腳,對于危險性較高的動作不敢讓學生去完成,最終造成了體育課堂教學效率嚴重低下的問題。
中學體操教學的教學內容有五項,分別是:隊列教學、廣播體操教學、輕器械教學、專門器械體操教學、體操四項教學,這五項內容的教學方式是完全不同的,但目的都是提高學生身體健康素質,培養學生堅定意志品質。所以這五項體操教學內容又是一種變相的統一,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缺一不可,具有較高的教學意義。但根據調查發現,大部分學校只開展了隊列教學和廣播體操教學,少部分學校在隊列教學和廣播體操教學的基礎上開展了輕器械教學,但開展效果極差,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學校缺少對輕器械體育器材的投入,甚至有些學校因為害怕學生破壞器材或使用器材時出現意外傷害而不將器材對學生開放。因為體操教學內容開展的不夠全面,使得體操運動的鍛煉價值大大減少,使這項運動失去了教學價值,對體操的階段性教學內容產生了巨大影響。和輕器械、專門器材和體操四項教學內容相比,隊列隊形和廣播體操的教學內容顯得及其枯燥無味,體育教師在教學時也覺得無聊,失去了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的動力,導致整堂體育課死氣沉沉,枯燥無味。同時,受到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影響,學生也逐漸失去了對體操運動學習的興趣,嚴重影響了體操運動在校園中的發展和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提高。例如,大課間是中學生難得的課外活動時間,但學校在大課間安排了枯燥無味的廣播體操訓練活動,這就讓本就討厭廣播體操的學生對這項運動變得更加抵觸,學生在做操時毫無朝氣,死氣沉沉,不但影響了學生身體的健康發展,還浪費了學生寶貴的課外活動時間。
我國中學體育課程主要包括隊列課程、田徑課程、球類課程以及廣播體操等,不同的體育運動課程會對學生的成長產生不同的影響。根據“新課標”的要求,體育課程應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狀態,選擇適合的體操內容,從而提高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積極性,養成勇敢堅強的意志品質,培養嚴格守紀律的校園風氣,增強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互幫互助的同學友誼。
體育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堂授課時,隊列訓練可以和徒手體操相結合,從而為正式的體育項目教學提供熱身訓練,保證學生的肌肉和關節得到充分舒展,避免學生在進行體育項目訓練時發生關節扭傷、肌肉拉傷、跌倒等意外傷害。因為徒手體操不受場地和體育器材的限制,所以能夠幫助教師對學生進行上課前的準備訓練,為順利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打好基礎。所以,在體育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時,可以根據學生現階段的身心發育情況,合理的選擇徒手體操動作作為課前熱身活動,從而增強學生關節和肌肉的靈活性,加快新陳代謝,為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做好準備工作。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中學體育教學要包含基本的課外輔導訓練,重視學生滲透素質的培養和發展,所以要求教師要針對不同的體育項目選擇合適的體操項目進行引入式教學,從而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比如說,田徑訓練對學生的身體素質有著較高的要求,在耐力、速度、爆發力、身體柔韌性、靈活性上具有較高的標準,教師可根據田徑運動的特點以及學生的鍛煉需求,在教學前和教學過程中適當的引入一些體操的跳躍、翻轉等動作,從而提高學生腿部肌肉的爆發力和關節的靈活性,逐步增強學生的耐力,同時培養學生堅持不懈的意志品質,從而提高學生在體操運動上的訓練效果。
總而言之,將廣播操、徒手操等基本的體操動作技巧引入到其他課堂體育項目教學中,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體育運動知識,還能加深學生對體育運動技巧的掌握程度,提高學生對體育運動興趣和運動積極性,讓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我國教育事業也在不斷地向前推進,體育教學的教學手段也隨之增加,對體育教育的教育目的要求的更加科學合理,在體育教育教學過程中,合理的引入體操內容,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增強學生的健美意識,從而實現體育教學中“美育”的教學目標。
相對于枯燥的文化課程來說,形式豐富多樣的課外活動對中學生來說有著強大的吸引力。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課外活動時引入體操教學,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第一,在進行課前準備活動時,教師可以根據本節課所要教授的內容,合理的選擇一些體操動作來代替原有的熱身動作。第二,在進行正式教學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體操基礎動作進行輔助性教學,從而方便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例如,通過徒手操、廣播操、武術操、模仿操等體操動作來鍛煉學生的肌肉爆發力和關節靈活性,從而方便學生對田徑項目的學習。第三,對于一些身體素質較差,無法參加劇烈運動的學生,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動作幅度較小,活動量較少的體操動作來幫助學生鍛煉,從而達到使所有學生身體素質全面發展的目的。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各地區也隨之進行了教育教學改革,并對教材和教學內容進行了調整,使其更加符合現代教育的教育目的和要求。與此同時,為了進一步加強中學體育教育的系統性和計劃性,實現學生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各地區教育部門開始進行體育教材的優化和修改,并逐漸推廣到學校進行使用,為中學體育事業帶來了新活力,并為其快速發展提供了新動力。例如,新編的體育教材中加入了隊列訓練、徒手體操訓練、機械體操訓練、健美操訓練、韻律體操訓練等體操訓練課程,極大的增加了體育教學的多樣性,調動了學生對體育運動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增強身體素質的同時感受到了運動的快樂,為終身體育運動事業打下了基礎。同時,多種體育項目的引入,促使教師對教育教學方式進行優化和改革,從而轉變了教師傳統死板的教學方式,讓教學過程更加科學合理,有效地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和其他傳統體育單一的運動方式不同,體操運動有著極其豐富的內容和形式多樣的鍛煉方式,而且不同的運動內容對身體有著不同的鍛煉效果。但是受到運動安全性和運動場地、器材的限制,很多學校只開展了隊列訓練和廣播體操訓練兩種體操運動內容,對趣味性較強的輕器械操,能鍛煉身體協調性和靈敏度的體操四項兩項體操運動進行了修改或是取消,這就使體操運動失去了靈魂,變得枯燥無味,嚴重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學校應加強對體操運動的重視程度,增加輕器械教學、專門器械體操教學、體操四項教學三項教學內;同時,對體育教師進行專業的體操運動知識培訓,提高教師在教學時的創新意識,從而激起學生對體操運動的學習興趣。根據“新課標”的教學要求,在進行體操教學的同時引入健美操、街舞、啦啦操和校園集體舞的基本動作學習,從而達到豐富學生課外活動內容的目的。對傳統體操教學進行改革和創新,不僅可以改變學校和學生對于體操運動的誤解,還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健康全面發展的目的。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中學體育課程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和發展,為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提高提供了幫助。將體操內容合理的融入到體育教學過程中,能夠極大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幫助教師更好的進行課堂內容的教學,從而提升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促進中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為實現素質教育和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