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金昌
本刊訊 由自治區教育廳主辦,廣西電化教育館、南寧市教育局承辦的2017年廣西中小學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優秀課例展示觀摩評選活動自治區級決賽在南寧舉辦。此次決賽為期5天(2017年11月27日—12月2日),全區14個地級市共推選出227節課例參賽,4 000多名教師現場觀摩,近6萬人通過網絡觀看活動直播。
2017年11月28日,決賽啟動儀式在南寧市第二中學舉行。自治區教育廳巡視員唐耀華出席啟動儀式并講話。廣西電化教育館相關負責人、南寧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以及來自全區14個市的近千名教師代表參加啟動儀式。啟動儀式后,南寧市邕寧高級中學張清蘋老師、南寧市第四中學李遂愿老師、南寧市埌西小學劉斯妍老師分別展示了地理、物理、語文3個學科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優秀課例。
隨后,活動進入論壇環節,相繼開展了以“專注學生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的課堂”為主題的信息技術學科論壇、以“創新造就時代,教育引領未來”為主題的創客教育論壇和以“技術促進教學變革”為主題的新媒體技術教學應用論壇。來自教育領域的專家、電教人員、一線教師等1 000多人,分別圍繞上述主題展開了深入探討。
2017年11月29日—12月1日,各市推薦的227名教師通過現場賽課的形式展開激烈角逐。參賽課例涵蓋高中語文、數學、信息技術、英語、文科綜合、理科綜合,初中語文、數學、信息技術、英語、文科綜合、理科綜合和小學語文、數學、信息技術等16個組、27個學科。
據悉,全區中小學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優秀課例展示活動已連續舉辦10多屆。2017年的活動于4月份啟動,采取縣級選拔、市級推優、自治區級展評的方式進行。5—10月為市、縣級評課活動,11月為自治區級決賽。目前,全區已舉辦市縣級評課觀摩活動42場、“曬”課1 861節,自治區級決賽16場、展評課230節,縣、市、自治區各級活動現場觀摩和通過網絡觀摩學習教師達9萬多人次。
本次決賽以“信息技術促進課堂教學變革”為主題,以提升教學科研實踐應用水平、促進新媒體技術在中小學校的有效應用為目的,通過展示、觀摩、評選等方式,共評出一等獎70個、二等獎112個、三等獎48個,同時評出4個市級優秀組織獎和28個縣級優秀組織獎。
(責編 蒙秀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