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敏智
【摘要】學生的需求能有效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本文結合我校選修課程開設的教學實際,從學生需求的視角對《歐美風土人情選讀》這門選修課程的設計進行了探討,希望能夠為選修課程的開設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需求視角 選修課程 設計
引言
2012年秋,浙江省在全省開始全面施行深化普通高中課程的改革,選修課程建設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它要求學校積極創造條件,根據學生的興趣和學科的專業特點,開設豐富多樣的選修課程。
嚴玲(2011)認為,課程的開設是因為社會、個人、團體、機構等出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對這門課程產生了需求,需要學生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完成某些特定的任務。當前,普通高中英語必修教材的話題和內容在某些方面不能很好地滿足學生的目的需求和學習需求,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得不到充分的滿足,因而開發者和授課者必須了解學生的需求是什么,并對這些需求加以仔細的分析,才能找到通過課程學習滿足需求的途徑,開設符合學生興趣和學科專業特點的選修課程。
著名語言學家 Lado在他的《語言教學:科學的方法》中指出,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語言。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如果我們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原則,就不可能真正學到語言。
一、課程的定位和特色
選修課程可分為知識拓展、職業技能、興趣特長和社會實踐等四類,《歐美風土人情選讀》屬于知識拓展類選修課程。該課程緊密結合普通高中高二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和興趣特長來確定學習目標,通過創設輕松愉快的課堂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和興趣,幫助學生感悟歐美文化內涵、增加歐美文化積淀、跨越文化障礙。同時提高學生對歐美文化的鑒賞能力并使學生能恰當自如地進行跨文化交流。與必修課程相比較,它具有以下特色。可讀性:課程所選文章短小精煉,內容通俗易懂,主題迎合廣大學生的多樣化需求,語言規范地道,難度貼近高二學生的學習認知水平,具有很強的可讀性。選擇性:課程選擇權威、地道、鮮活的詞匯,習語和表達,是一本介紹歐美社會與其文化背景的閱讀參考書。學生既可以聆聽優美的原文朗讀,又可以跟隨音頻誦讀經典。采用中英文對照形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保持文章的原汁原味。知識性:課程圍繞歐美國家的歷史文學、旅游攻略、價值觀念、黨政制度、名人演講、節日慶典、地理、科技、名人傳記、審美情趣等主題進行介紹,所選題材豐富、風格各異,有助于學生全方位認知西方文化。實效性:課程從詞匯檢測、詞匯拓展、中西合璧、“新”有所屬和牛刀小試五個板塊加強學生對詞匯的落實鞏固,所選練習詞匯均來自《浙江省高考英語考試大綱》的核心詞匯,具有很強的實效性。
二、課程目標設計
《歐美風土人情選讀》是一本關于歐美社會及其文化背景的閱讀參考書,旨在更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和興趣,幫助學生了解歐美國家的歷史文學、旅游攻略、價值觀念、黨政制度、名人演講、節日慶典、地理、科技、名人傳記、審美情趣等。同時,通過課文的學習和練習的強化訓練,達到擴大學生英語詞匯量和提高學生文本解讀能力的目的。以“量體裁衣”為教學導向,最終實現“尊重興趣、開發潛能、實現志向”的教學目標。具體目標描述如下:(1)知識目標:①幫助學生理解并學會使用教材中出現的重點單詞、詞組、習慣用語、固定搭配及語法項目。②幫助學生理解文本中所蘊含的文化知識。(2)能力目標:①通過發現新詞,總結規律,幫助學生掌握英語詞匯學習的策略和技巧,提高學生的詞匯綜合運用能力。②通過聆聽和模仿,提高學生口語表達的流暢性;掌握正確的語音、語調、語速、爆破、連讀、重讀和節奏等技巧,快速提高口語表達能力。③通過文本解讀,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和策略,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④通過全方位、多維度地介紹歐美文化,提高學生對歐美文化的鑒賞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3)情感目標:①營造輕松愉快的英語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和興趣。②拓寬學生國際文化視野,幫助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
三、課程內容體系設計
該課程通過Independence Day, Los Angeles Vacation Travel Guide, Making an Oscar statuette, Electing a US President in Plain English, Ellen DeGeneres at Tulanes 2009 Commencement Speech, The History of Valentines Day, The History of April Fools Day, The United Kingdom, Great Britain and England, The (Secret)City of London, Part 1:History, The (Secret) City of London, Part 2:Government, The Palace and Park of Fontainebleaul, Pablo Picasso Biography, Gods story:Easter, Botticelli, The Birth of Venus, Dutch Artist Florentijn Hofman, Typography, Food Revolution Day等文章來介紹歐美國家的歷史文學、旅游攻略、價值觀念、黨政制度、名人演講、節日慶典、地理、科技、名人傳記、審美情趣等,每篇文章由美文欣賞、參考譯文、詞匯檢測、影音欣賞、詞匯拓展、中西合璧、“新”有所屬及牛刀小試等板塊來承載。Assessment是課程的終結性考核評價,采用以聽力理解、單項填空、完形填空和閱讀理解四大題型為主的書面測試,檢測學生對《歐美風土人情選讀》這門課程的掌握情況,分析學情并有針對性地調整該門課程的教材體系及下一學期選修課的開設。endprint
四、課程實施原則和建議
本課程在實施的過程中基于以下幾個原則:1.實際性原則:充分考慮本校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和情感態度,積極鼓勵學生在選修過程中大膽使用英語,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特別關注內向學生和學困生的情感,盡可能多地為他們創造簡單易懂的語言實踐機會,使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中體驗英語、使用英語。2.科學性原則:本課程在課時安排上體現科學性,共18課時,前17課時為文本選讀,教師可根據文章篇幅長短彈性調整教學,最后一課時為綜合測試,在最大程度上保證教學質量和效果。3.發展性原則:課程十分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長遠發展,從詞匯記憶方法、單詞發音技巧及閱讀策略等方面培養學生的綜合語用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潛能,發展學生的個性。
實施建議:1.建議采用18課時進行教學(17課時授課、1課時綜合檢測),每周1課時,共計18周。2.建議高二學生或具有高二學力水平的學生選修。3.多媒體輔助教室集中授課。4.學校統一印發紙質教材,有條件的班級可采用pdf電子教材閱讀。5.課堂教學要突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6.采用 Situation Teaching Method、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Teaching Method和TBL(Team Based Learning)Teaching Method相結合。
五、課程考核評價方式
本課程考核滿分100分,采用形成性考核評價和終結性考核評價相結合的多元評價方式。其中形成性考核評價占考核總分的40%,包括出勤20%,課堂參與度20%;終結性考核評價占考核總分的60%,采用以聽力理解、單項填空、完形填空和閱讀理解四大題型為主的書面測試。教師結合學生的課堂表現和書面測試成績來評定考核等級。考核合格需達到60分(百分制),并予以認定1學分。考核優秀需達到80分(百分
制),在獲取1學分的同時并有資格選修較高難度的知識拓展類選修課程。
教學實踐證明,本選修課程的開設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和興趣,幫助學生樹立英語學習的自信心,使學生能全方位地感悟歐美文化內涵,增加歐美文化積淀,跨越文化障礙,提高對歐美文化的鑒賞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嚴玲.專門用途英語課程建構[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1:80,77.
[2]Lado.Language Teaching:A Scientific Approach[M].NewYork:Mc Graw-Hill,196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