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娉婷
【摘要】眾所周知,修辭是為了達到文章表達目的與效果而采取的寫作和表現(xiàn)手法。它是最有效地運用語言,使語言能很好地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shù)。筆者認為,在英語語言研究中,讀者應(yīng)該善于品鑒修辭,培養(yǎng)和提高自己對修辭賞析和運用能力,對其今后的學習和發(fā)展大有裨益。本文通過對《three days to see》中的修辭進行分析,提出英語研究者們應(yīng)該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經(jīng)典英語文章,通過提煉研究其中的經(jīng)典修辭語句段落,來激發(fā)讀者的學習興趣,提高其閱讀理解能力,寫作實戰(zhàn)能力等英語語言的綜合應(yīng)用能力。筆者接下來將通過幾種修辭手法,來具體研究一下修辭手法對英語文章的巨大價值。研究者們在閱讀研究中也可以滲透修辭研究,應(yīng)該鍛煉讀者對修辭的理解運用能力,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研究質(zhì)量,完成既定的研究任務(wù)與目標。
【關(guān)鍵詞】英語 新理念 交互英語
現(xiàn)階段,在英語語言研究中,讀者普遍表現(xiàn)出讀不懂英語文章,對復雜語句理解,記憶困難,甚至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了畏難情緒,筆者通過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讀者們對英語文章中的修辭語句具有很大的可以解障礙。而文章中的修辭,恰恰是體現(xiàn)作者思想感情的重要語句。可以說,提高讀者的英語修辭水平對英語實際研究至關(guān)重要。修辭手法屬于寫作技巧中的一種,它與語法、語言結(jié)構(gòu)和詞匯的關(guān)系密切,對文章有修飾,解釋的作用,能夠使文章立意更為新穎獨特,既增加了文采,又強化了文章的語言表現(xiàn)力,對文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筆者將以《Three Days to See》這篇經(jīng)典文章為例,通過結(jié)合新理念交互英語教材,主要來研究一下英語修辭手法,在英語基礎(chǔ)學習階段,通過修辭手法進行語言學習是十分重要的一種學習策略。讀者們應(yīng)該具備一定的修辭知識和運用修辭的能力,為將來進一步的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chǔ)。《three days to see》這篇文學名著內(nèi)容精彩豐富,大量的修辭運用在文章之中。筆者接下來會在《three days to see》研究中,分析、講解文章作者海倫凱勒所采用的各種修辭手法,并總結(jié)歸納其特點與表達效果,最終展現(xiàn)英語修辭手法在文章中的重要作用。
眾所周知,修辭是為了達到文章表達目的與效果而采取的寫作和表現(xiàn)手法。它是最有效地運用語言,使語言能很好地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shù)。筆者認為,在英語語言研究中,幫助讀者樹立修辭意識,培養(yǎng)和提高讀者對修辭賞析和運用能力,對其今后的學習和發(fā)展大有裨益。本文通過對《three days to see》中的修辭進行分析,提出英語研究者們應(yīng)該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經(jīng)典英語文章,通過提煉研究其中的經(jīng)典修辭語句段落,來激發(fā)讀者的學習興趣,提高其閱讀理解能力,寫作實戰(zhàn)能力等英語語言的綜合應(yīng)用能力。筆者接下來將通過幾種修辭手法,來具體研究一下修辭手法對英語文章的巨大價值。
一、英語中的主要修辭方式
第一,反問句。它的表達效果日十分明顯,因為這種修辭手法表達意思更肯定,語氣更強烈、生動,更加能夠引起讀者共鳴,例如在經(jīng)典文章《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就有這樣的一段描寫。What events,whatexperiences,what associations should we crowd into those last hours as mortal beings?What happiness should we find in reviewing the past,what regrets?我們該怎么辦,作為終有一死的人,在那最終的幾個小時內(nèi)安排什么事件,什么經(jīng)歷,什么交往?在回顧往事時,我們該找到什么快樂?什么悔恨?體現(xiàn)了作者內(nèi)心強烈的心理波動,更利于給讀者強感上的共鳴,英語寫作中使用反問的修辭手法,更利于給人心理上的震撼,可以極大地增強文章的表現(xiàn)效果。
第二,Simile(明喻)這種修辭方式能使語段變得更為形象生動,這是一種最經(jīng)典、最常見的修辭方法,體現(xiàn)了具有共同特征的兩種事物的鮮明對比,加深讀者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體會。其基本修辭格式是“A像B”,常用連詞as,介詞like,as if,as though,as...so,動詞seem等,以及句型A...to B as C...to D,like,as,seem,as if,similar to,such as等。《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有這樣一段對話:“愛是太陽嗎?”我又問道.“愛有些像太陽出來前天上的云朵,”莎莉文老師回答說,文中將愛比作是一個抽象的東西,并用一個比喻句把愛解釋的很具體、生動.讓海倫很快就能理解愛的含義和愛的重要性.不管是動物還是人類,都有愛的體現(xiàn)。這種修辭手法一般用語精煉,從而具有更加生動、更為深刻語言表現(xiàn)力。它不僅能增強英語語言的表現(xiàn)力、吸引力、感染力,更能使之易于朗誦、歌唱、記憶、流傳,而且具有結(jié)構(gòu)整齊、節(jié)奏鮮明、增強語勢,點名主題的特點。
第三,Contrast對照/對比——把兩種不同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比較,使之互相映襯,形成鮮明的對照,更加突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three days to see》中It is the same old story of not being grateful for what we have until we lose it,of not being conscious of health until we are ill.直到失去了才懂得去珍惜,直到生病了才懂得注意健康。用失去對比珍惜,用生病對比健康,這兩種鮮明的對比,體現(xiàn)了海倫凱勒希望世人能夠珍惜擁有的一切美好愿景。例如:To me a lush carpet of pine needles or spongy grass is more welcome than the most luxurious Persian rug. 對我而言,一張鋪滿松針的和海綿般柔軟的綠草的地毯比起最名貴華麗的波斯地毯還要受歡迎。用草地和波斯地毯形成鮮明的對比,體現(xiàn)了海倫凱勒對大自然的向往與珍愛,抒發(fā)了其最為真摯的思想感情。
第四,設(shè)問(rhetorical question),它并不以得到答復為目的,而是以疑問為手段,取得修辭上的效果,其特點是:肯定問句表示強烈否定,而否定問句表示強烈的肯,名著中曾這樣寫道For instance can you describe accurately the faces of five good friends?some of you can,but many cannot. 例如,你能否精確描述你5位好友的面容?有些人可以,但很多的人不能。這種自問自答式的修辭方式,體現(xiàn)了海倫凱勒對朋友的珍惜與喜愛,不言而喻,若是海倫凱勒恢復視力,她必然會將朋友的臉龐深深的印記在腦海里。其實這個句子也體現(xiàn)了委婉(euphemism) 的英語修辭手法,用委婉、隱晦的言詞表達尖利,避諱的話,含蓄的體現(xiàn)了作者對那些不珍惜友情人的譴責。這種修辭方式可以加深讀者的記憶,使故事情節(jié)推向高潮,有利于揭示主題最后揭出題旨,展現(xiàn)筆者的精妙文采,令人拍案叫絕。
第五,擬人(personification),這種修辭方法是把人類的特點、特性加于外界事物之上,使之人格化,以物擬人,以達到彼此交融,合二為一。中出現(xiàn)的修辭還有倒裝、夸張、移就、層進、典故、反諷等,筆者在《three days to see》找到很好的事例,In the spring I touch the branches of trees hopefully in search of a bud the first sign of awakening Nature after her winters sleep. 在春天,我觸摸樹的嫩枝去尋找一個花蕾,大自然在冬眠后蘇醒的象征。將大自然人格化,大自然也會像人一樣冬眠,也會睡覺,深刻的體現(xiàn)了海倫凱勒對大自然的尊重與熱愛。
二、修辭手法對英語文章的巨大作用
通過學習和研究各式各樣的英語修辭手法,筆者認為修辭能為文章添色,使讀者能更好地領(lǐng)會和理解文章深層的含義,感受到修辭手法的具體表現(xiàn)效果,從而更好地體會到英語這一種語言的魅力所在,從而為其今后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語言基礎(chǔ)。
在職業(yè)院校進行英語研究時,不能僅僅局限于語法知識點的研討,應(yīng)該注重品讀名著,就名著中的精彩語句進行重點分析和研究。品讀精華文章,讀懂修辭內(nèi)涵,有利于讀者提高閱讀理解水平,更加深刻準確的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結(jié)構(gòu)。研究者們要善于將修辭研究融入到日常英語語言研究當中,這樣才能有效地克服自己對閱讀理解的障礙,從而能夠輕易的理解文章中的一些長難句,復合句,修辭句,只有這樣讀者才會逐步學會欣賞英語,感受到英語這一門語言的巨大魅力。修辭研究有利于讀者掌握英語詞匯的語義,懂得英語語法中的句式結(jié)構(gòu)。使讀者們能夠在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準確當然理解各種語句,有利于提高自己運用語言的綜合能力,從而達到最佳的語言表達效果,進而高效的完成語言交流和信息傳播的具體行為。
三、如何科學的進行修辭研究
研究者們應(yīng)該鍛煉和提高自身對修辭的理解與運用能力,讓自己在說話、寫作或文學作品中常使用一些修辭格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闡釋自己的具體問題,用修辭強調(diào)渲染氣氛、增加文章的色彩與文采。英語修辭和漢語修辭十分類似,如打比喻、講反話、設(shè)排比、用雙關(guān)等等,這些修辭在漢語中都有涉及。英語中的修辭格種類繁多,這些修辭手法在文章中的靈活運用可以使英語做片更具感染力。修辭手法的使用使文章的段落語句更富有文采,給文章增色,提高文章的趣味性。英語修辭手法讓讀者感覺文章更為生動具體,淺顯易懂,有利于讀者和創(chuàng)作者在思想上產(chǎn)生共鳴。
研究者們在閱讀品鑒中也可以滲透修辭研究。大多數(shù)人在進行英語閱讀時往往只停留于對單詞、對句子的字面意思的理解,但卻無法理解文章中的具體含義,即產(chǎn)生閱讀障礙。為了有效的提高讀者的閱讀水平,研究者們有必要在實際研究中開展修辭方面的相關(guān)研究,使讀者理解句子背后的含義,即修辭手法所呈現(xiàn)的引申義。把閱讀研究和修辭研究結(jié)合起來。可以使讀者更好的理解修辭手法的作用和效果,也會加深對文章語言以及整個篇章結(jié)構(gòu)的理解,也會對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有更透徹的理解。在英語修辭研究中,世界經(jīng)典名著是不錯的教材,讀者應(yīng)該善于從英語原著中體會到修辭文學的魅力,形成自主學習能力,主動并善于在日常寫作,表述中運用修辭手法,這樣才能有效地提升自己的英語水平。研究者們應(yīng)該使讀者熟悉西方文化,形成一定的英語思維。研究者們應(yīng)該是讀者養(yǎng)成善于朗讀修辭語句的習慣,這樣不僅能夠提高讀者的口語表達能力,還能在無形中培養(yǎng)讀者的認知水平。
人們?nèi)粘W習與人際交流過程中,都不可避免有對修辭手法的使用,因為修辭在語言認知方面發(fā)揮著較為獨特的作用,將其具體應(yīng)用于英語研究實踐中,能有效提高英語研究效率,因此,可以說,英語修辭研究,重在實踐,貴在運用。
參考文獻:
[1]潘紹嶂.英語修辭與寫作[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1998.
[2]何兆熊.綜合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研究出版社,2010.
[3]黎運漢.修辭與文化背景[J].暨南學報,2001,(4):108.
[4]周巧紅.英語修辭手法的語篇銜接途徑[J].外語與外語研究,2005,(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