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宸祺
【摘要】隨著經濟和文化的全球化發展,世界各國的聯系越來越緊密,特別對于文化而言,成為促進各國交流的重要橋梁和紐帶;英語作為世界通用語言,受到各個國家教育教學的關注和重視,不同文化的發展形成了各自帶有特色的語言習語,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文化推動了習語的發展和特色化,習語從另外一種角度也反應了文化底蘊的深刻內涵,作為世界通用語言類型之一,學習英語習語的難點主要集中于西方國家文化與我國文化的不同特點,給英語習語的學習增加了難度,習語的學習過程包含內容很多,例如:諺語、俗語、俚語等,這些獨特的語言類型帶有豐富的文化特色,這些文化特色給習語學習帶來巨大的挑戰和阻礙。本文主要結合英語習語的基本語法和西方國家的文化特點與我國文化的差異進行分析,對英語習語的翻譯提出有效方法,希望能夠促進英語習語的學習,為我國外語教育發展做出貢獻。
【關鍵詞】文化差異 英語習語 翻譯類型
在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下,世界各國的文化聯系日漸緊密,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發展,加強英語習語學習成為外語教學過程中十分重要的方面,英語習語與西方國家的文化特色和生活習慣具有很大的聯系,因此受到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影響,在進行英語習語的學習過程中遇到很大阻礙和問題,特別對于英語習語的翻譯而言,由于不了解西方國家的生活習慣和文化特色,很容易直觀的按照我國的生活習慣進行分析,造成很多錯誤;英語習語翻譯具有很多方法,根據對教育機構的調查顯示,英語習語翻譯的方法很多,包括直接翻譯法、注解翻譯法、同義詞替換翻譯法等,這些方法雖然能夠有效的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句子含義,但是由于受到文化差異的影響,也存在很多不恰當的錯誤;本文主要結合中西方文化差異,對英語習語翻譯的具體問題和方法進行分析,并且提出相關的建議,希望能夠幫助更多高中生同學更好的學習英語習語。
一、習語與文化關系
1.文化背景在習語中的地位。習語作為不同民族的習慣性用語,在每個國家的文化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習語種類繁多,作為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記錄不同國家、民族的發展歷史和社會交流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習語主要包括生活習慣性用語、諺語、俚語等多個語言類型,而且不同國家的習語所用修辭方法存在很大差異,因此學習其他國家的習語具有很大的難度;習語作為生活習慣用語,在長期的文化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簡潔明快、形式固定、內涵深刻等特點,因此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需要結合不同國家的文化特色進行學習和研究。當今時代,英語作為世界通用語言之一,其發展過程十分悠久,而且西方國家數量眾多,在不同文化的沉淀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各自具有特色的語言體系,在進行英語習語的學習過程中,需要針對表現手法、文化傳統、風土人情等文化特色進行研究和分析。與此同時,西方國家發展迅速,特別是在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下,英語逐漸包容了很多其他國家優秀的語言名詞,逐漸形成了很多新型的語言詞匯,提高了英語習語學習的難度;英語習語包含了西方國家的文化特色和生活習慣,特別是英語習語翻譯的過程要充分結合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和語境進行辨別,包含了很大的信息量和文化背景。
2.文化典故與習語的影響關系。一種語言的學習過程就是對一個民族文化過程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要充分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文化特點和生活習慣,文化發展過程對于語言的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影響作用,對于英語習語翻譯的而言,如果沒有充分了解西方國家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習慣,就很難深刻的了解句子的真實含義和深刻內涵,無法精確的把握句子的實際意思;根據相關的調查顯示,語言的原始目的就是對文化和事件進行記錄,文化的發展對于詞匯、短語的影響十分重要,長久的文化積累不僅形成了不同的語言類型,而且也造成不同語言之間的文化也不盡相同,對于不了解一個國家文化的人是無法對這個國家的語言有深刻的理解,例如: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很多文化典故和文化名著是我國優秀的瑰寶,對于不了解刻舟求劍歷史典故的外國人就不能對“刻舟求劍”這個短語進行詮釋,在字面意思的翻譯過程也會存在很大問題;習語是在社會生活中人民大眾通過實際勞動和生活進行總結得出的語言類型,因此,很多習語都與實際生活中的具體事情有關,包括了人民群眾的生活習慣、日常瑣事、經濟特點、風俗習慣、心理變化等多個方面,特別在人生觀、價值觀兩個方面具有明顯的特點。具體來講,生活在海邊的國家在語言中會出現很多與大海、藍天、魚類有關的生活習語,建立完整的海的文化習語,生活在南極的民族由于受到氣候影響會形成很多與冰雪相關的習語文化,例如:愛斯基摩人的“冰雪文化”等;我國文化十分悠久,形成了儒家文化,形成了全球孔子學院的建立。這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形成的語言類型多種多樣,給我國學習習語帶來巨大挑戰的同時,也帶來了淵博的文化知識。
二、英漢文化差異對英語習語表達的影響分析
通過上面的分析和研究,在我們學習習語的過程中語言文化成為我們研究和了解的重要內容,作為一名高中學生,學習英語習語的過程要對西方國家的廣義文化具有一定的研究和把握,這樣才能更好的理解句子的實際含義,更好的探究句子的內涵;廣義的西方文化主要指西方國家在長久的生活和生產中形成的習慣、風俗、信仰、道德、法律等多個方面,這些構成了西方國家獨特的文化特點,西方國家的文化特點和我國的文化特點具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學習英語習語的過程中要對比較西方國家和東方國家的文化差異,結合不同語言情景進行分析;本文在文化差異的角度對英語習語翻譯學習進行分析和研究,主要對文化差異影響做出如下幾個方面的探究:
1.地理環境對英語習語的影響。英語是西方國家的基本語言,西方國家的地理環境與海洋聯系密切,很多西方國家四面環海,處于北溫帶,氣候環境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非常適合人類居住,結合西方國家的四面環海的地理環境,西方國家文化與海洋有密切關系,因此在進行英語習語的學習過程中結合這些文化特點進行俚語和諺語的分析至關重要,例如:揮金如土依據東方國家的翻譯形式會直接翻譯成spend money like soil,但是實際情況并不是這樣,在英語中揮金如土正確形式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這樣不同的地理環境就會形成截然不同的諺語,類似的習語很多,如:免遭滅頂之災的真實表達形式是pour oil on the troubled water,不起作用的表達形式是water off a duck is back,這些實際的習語表達表明了地理環境對于習語的影響作用;總而言之,針對西方國家的地理環境,我們要做好系統的了解和研究,不能夠單一的按照我們東方國家的實際情況直接進行翻譯,造成翻譯過程出現偏差,無法合理的對句子背后的實際內涵進行研究和理解。
2.生產生活對于習語的影響分析。文化差異的具體表現不僅體現地理環境方面,文化的形成是人類在長久的生產和生活中積累和沉淀的,我國從有歷史記錄以來一直從事農業生產,屬于世界上著名的農業大國,與農業共同發展的畜牧業在我國文化發展中也占據重要的地位,雖然西方國家大多數都具有自己的牧場和土地,而且也高度發展農業和畜牧業,但是相對比同樣作為農業大國的我國文化依舊存在很大的不同,具體不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我國人民的飲食基本米面為主,我國大面積的土地種植玉米和稻谷,西方國家則主要種植大麥,造成西方國家基本以面包作為主要食物,針對在生產生活和飲食習慣的不同,很多英語習語的翻譯也不能夠直觀的按照我們的生活習慣進行研究,例如:我們國家對于非常富饒的地方會稱為“魚米之鄉”對應的英語為take the bread out of sb mouth,而在西方國家,這句話的意思卻是“炒魷魚”的意思,這樣中英文在生產生活中的歧義很多,因此在學習英語習語的過程要結合西方國家的生產生活實際進行分析,仔細探究句子背后的內涵。
3.風俗習慣對于英語習語的影響分析。除了地理環境因素和生產生活不同,風俗習慣的差異是造成英語習語翻譯出現障礙的主要因素,西方國家和東方國家所屬板塊不同,因此距離遠,造成兩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具有很大的差別,這種風俗體現在西方國家的喜好、神話形象等方面;東方國家的禮儀習慣在于男左女右、九五為尊,但是西方國家的禮儀習慣相對于東方國家的這些習俗有所差別,西方國家強調對門為主,兩邊為偏,例如:西方國家在舉行宴會的時候都會設立長方形的桌子,長邊所對應的兩個位置為主,兩邊則是客,這樣的禮儀習慣和東方國家的圍桌而坐存在很大差異;與此同時,西方國家對于動物有著獨特的情感,會將動物當作家人,狗在東方國家的實際地位很低,經常被視為一種卑微的寵物,而且在我國的文化發展過程中,很多與狗有關的詞語都帶有貶義,例如“狗急跳墻、狗眼看人低、狼心狗肺”等詞語,但是在西方國家,狗卻被視為最忠誠的寵物或者家人,受到很大的尊重和照顧。
4.歷史典故在英語習語中的影響分析。語言的主要作用就是記錄歷史和事件,因此歷史典故在習語學習中同樣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西方國家的歷史發展進程相對于我國歷史而言較短,因此文化底蘊具有一定差距,我國很多歷史典故有很多都需要了解實際故事進行深刻理解,例如:三顧茅廬、程門立雪、東施效顰等,而對應的英語而言,則相對沒有足夠豐富的詞匯能夠進行解析中國文化;與此同時,西方國家的很多童話故事同樣需要進行了解具體內容才能知道其含義,例如:the genie is out of the bottle的意思為不可控制的局勢,這句習語來自于西方故事“天方夜譚”中的故事,因此為了能夠更好的學習英語習語翻譯,對于西方國家的歷史典故要有所涉獵。
三、英語習語的翻譯方法
文化差異對于英語習語的影響具有重要作用,英語習語中包含了西方國家眾多歷史文化、生活習慣、文化底蘊,有些文化與我國文化具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但是大部分都存在很大的差別,因此在英語習語翻譯中,要結合具體的實際語境進行分析和研究,結合實際要求,本文主要對英語習語翻譯的以下幾個方法進行分析:
1.直接翻譯法。直接翻譯法就是不考慮中西方文化差異,單一的遵從字面意識進行翻譯,這種翻譯方法不用進行多余的注解和引申,是高中生英語習語翻譯的常用方法;雖然文化差異造成很多英語句子在翻譯過程中存在引申意義,但是大部分的英語句子還是屬于常規的句子類型,因此在翻譯過程中可以直接進行分析,在保持原文基本意思的基礎上進行直觀翻譯。
2.套譯法。套譯法的基本原則就是結合原來的句子將句子中的生僻詞匯或者形象意義相似的短語進行替換,用意思相近或者類似的短語和詞匯進行套用,這種套用的方法主要用在習語的大致詞匯含義相同的情況;例如類似的英語習語有:as slippery as an eel代表像黃鱔一樣滑、the apple of ones eye視若珍寶等,在直接翻譯的基礎上對句子的相關詞匯進行替換,能夠更加準確的詮釋句子含義,便于理解和分析全文內容。
3.意譯法。相對于直接翻譯法和套譯法而言,意譯法的使用情況較少,但是這種方法卻直接反應出了文化差異對于英語習語學習的重要影響,意譯法在進行句子翻譯的時候需要結合相關的文化背景和歷史典故進行引申意義的分析,特別要結合上下文的具體情況進行探究,最直觀的標識就是很多用直接翻譯法翻譯的句子會與上下文出現很大程度的歧義,這時候要主動舍棄字面意思,考慮具體的文化背景、歷史典故、生活習慣進行翻譯。
綜上所述,英語習語是英語學習過程中的精華所在,也是英語翻譯的重點和難點,要充分了解西方國家的文化、習俗、特點、禮儀等知識,通過對比中西方文化特色進行詳細的分析,從而確定英語習語翻譯的真實含義。
參考文獻:
[1]盧鈺,徐碧波,焦宇.從文化差異角度反思翻轉課堂在我國學校中的應用[J].中國電化教育,2015,(8):110-116.
[2]王青.英語習語與英美文化研究[J].人民論壇,2015,(33):120-121.
[3]奚向男.《風波》英譯本中的文化翻譯方法[J].河北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10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