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實
2018年1月18日至1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修改憲法部分內容的建議》,對憲法修改作出重要部署。廣大干部群眾表示,修改憲法是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堅實一步,符合事業發展需要、順應人民意愿。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治國理政實踐中,高度重視憲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強調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把實施憲法擺在全面依法治國的突出位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全面依法治國進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憲法是國家各項制度和法律法規的總依據,充實憲法的重大制度規定,對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重要作用。憲法修改關系全局,影響廣泛而深遠。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把黨的十九大確定的重大理論觀點和重大方針政策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國家根本大法,體現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新成就新經驗新要求,有助于推動憲法與時俱進、完善發展,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憲法保障。
憲法修改是一次重大法治實踐。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要貫徹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要求,嚴格依法按程序進行;要充分發揚民主、廣泛凝聚共識,確保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擁護;要注重從憲法發展的客觀規律和內在要求上思考問題,做到既順應黨和人民事業發展要求,又遵循憲法法律發展規律,保持憲法連續性、穩定性、權威性。把握好憲法修改的總體要求,貫徹好憲法修改的各項原則,就能更好地體現人民意志,更好地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更好地適應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邁出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新步伐。
推動憲法與時俱進完善發展
黨的十九屆二中全會指出,我國憲法必須隨著黨領導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發展而不斷完善發展。這是我國憲法發展的一個顯著特點,也是一條基本規律。既保持憲法連續性、穩定性、權威性,又推動憲法與時俱進、完善發展,是我國憲法發展的必由之路。
“法與時轉則治,治與世宜則有功。”憲法只有不斷適應新形勢、吸納新經驗、確認新成果,才能具有持久生命力。從1954年我國第一部憲法誕生至今,我國憲法一直處在探索實踐和不斷完善過程中。1982年憲法公布施行后,分別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進行了4次修改。這幾次修改順應實踐和發展的需要,有力促進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表明,我國憲法是同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的實踐探索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隨著時代進步、黨和人民事業發展而不斷完善。
實踐發展永無止境,法治建設沒有完成時。自2004年修改憲法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又有了許多重要發展變化。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毫不動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黨的十九大對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重大戰略部署,確定了新的奮斗目標。新時代、新方位、新思想、新使命、新目標,決定了我們又一次面臨推動憲法與時俱進、完善發展的歷史節點。
對憲法進行適當修改,由憲法及時確認黨和人民創造的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以更好發揮憲法的規范、引領、推動、保障作用,是實踐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把黨和人民在實踐中取得的重大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成果上升為憲法規定,有利于更好發揮憲法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的重大作用,有利于促進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思想更加統一、行動更加有力,奮發有力地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作出的戰略決策和工作部署,共同開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局面。
黨中央決定對憲法進行適當修改,是經過反復考慮、綜合方方面面情況作出的,既順應黨和人民事業發展要求,又遵循憲法法律發展規律,是事業需要、人心所向。我們要從政治上、大局上、戰略上充分認識這次憲法修改是事關全局的重大政治活動和重大立法活動,是黨中央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和戰略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也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在廣察民情、廣納民意、廣聚民智的基礎上,把黨的十九大確定的重大理論觀點和重大方針政策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國家根本法,體現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新成就新經驗新要求,在保持連續性、穩定性、權威性的基礎上推動我國憲法又一次與時俱進,必將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有力憲法保障,更好地凝聚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弘揚憲法精神增強憲法意識
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黨的十九屆二中全會強調,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以這次憲法修改為契機,進一步弘揚憲法精神、增強憲法意識,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工作,是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的必然要求。
“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我國憲法制度的發展歷程深刻昭示,憲法與國家前途、人民命運息息相關。維護憲法權威,就是維護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權威;捍衛憲法尊嚴,就是捍衛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嚴;保證憲法實施,就是保證人民根本利益的實現。只有更加自覺地恪守憲法原則、弘揚憲法精神、履行憲法使命,把實施憲法擺在全面依法治國的突出位置,才能確保黨和國家事業在法治軌道上行穩致遠。
“守一而制萬物者,法也。”憲法是國家各項制度和法律法規的總依據。在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進程中,既要堅決維護憲法尊嚴和權威性,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權威,又要深入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堅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使憲法所確立的國家根本制度、根本任務、基本原則、活動準則等,通過一系列法律法規來體現和落實,不斷提高依法治國、依憲治國工作的水平。
憲法的根基在于人民發自內心的擁護,憲法的偉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誠的信仰。抓好憲法宣傳教育,是法治建設的基礎性工程。要在全黨全社會深入開展尊崇憲法、學習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運用憲法的宣傳教育活動,大力弘揚憲法精神和社會主義法治精神,不斷增強人民群眾憲法意識。通過人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加大普法力度,使廣大人民群眾認識到憲法不僅是國家的根本法、治國安邦的總章程,而且是保障人民民主權利、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法律武器,讓憲法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在全社會形成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
憲法的生命在于實施,憲法的權威也在于實施。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一切違反憲法法律的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要加強對憲法法律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堅決糾正違憲違法行為。抓住各級國家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使其依照憲法法律行使職權、履行職責、開展工作,自覺接受人民監督,杜絕以言代法、以權壓法、逐利違法、徇私枉法,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要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肩負起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的職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