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寬
河南省鄭州市中醫院, 河南 鄭州 450007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為臨床常見的急危重癥,而近年來我國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AMI臨床患病率呈現出逐年上升態勢,已成為心血管病中較為常見類型[1]。AMI的發生可導致患者出現嚴重的心力衰竭現象,在對患者生活質量存在影響的同時,增加患者死亡風險,為此采取積極的治療干預措施以延緩病癥發展極為重要[2]。目前藥物治療為AMI治療的常用手段,但臨床治療AMI藥物種類多樣且治療效果不一,一定程度上影響臨床的用藥選擇。鑒于此,筆者將觀察西藥聯合芪參益氣滴丸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反應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腦鈉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響?,F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治療的AMI患者88例作為研究對象,均經臨床典型癥狀表現、血清標志物與特征性心電圖檢測確診,排除藥物禁忌癥者、嚴重肝腎器官功能不全者,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4例。對照組中男23例,女21例;年齡45~81歲,平均年齡(62.34±4.41)歲;病程5~21h,平均病程(11.08±2.10)h;其中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各13例、18例、15例。觀察組中男25例,女19例;年齡42~79歲,平均年齡(61.25±4.27)歲;病程4~18h,平均病程(10.68±2.06)h;其中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各12例、19例、14例。兩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氯吡格雷(樂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3324)300 mg負荷,75 mg/d維持治療;阿司匹林(揚州市三藥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6470)首次300 mg負荷治療,并給予100 mg/d劑量維持治療,10 mg/d瑞舒伐他汀(濟南金達藥化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0155)與低分子肝素鈣針(深圳賽保爾生物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190)5000IU皮下注射、2次/d治療。觀察組則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以芪參益氣滴丸(天士力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113048)治療,0.5 g/次,3次/d。兩組療程均為8周,共治療1個療程。
1.3 評價指標 觀察兩組治療前后血清CRP、BNP水平與心功能。治療前后采集入選者空腹靜脈血檢測CRP、BNP[3]水平,CRP測定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BNP運用免疫金標層析技術測定,應用超聲心動圖測定兩組左室射血分數(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與左室舒張末內徑(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取3個心動周期取其平均值。

2.1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CRP、BNP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血清CRP、BNP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CRP、BNP水平較治療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 CRP、BNP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CRP、BNP水平變化情況


組別例數治療前治療后RP/mg/LBNP/pg/mLCRP/mg/LBNP/pg/mL對照組44105.47±11.85294.25±42.1762.14±5.48164.27±23.69觀察組44103.96±11.28295.74±43.0850.74±8.74*135.74±20.13*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2.2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比較 治療前兩組LVEF、LVEDD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LVEF較治療前上升,LVEDD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LVEF、LVEDD水平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對比 (例,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Δ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AMI是指冠狀動脈持續性急性缺氧缺血而引發的心肌壞死,目前我國該病的發生率呈明顯上升趨勢,是院前、院內致死的主要原因[3]。AMI為臨床心內科多發疾病,具有起病急促、病情發展快等特點,若患者未能及時接受治療極易引起休克、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等嚴重并發癥,危及其生命。
研究表明[4],在單純西醫治療基礎上輔以益氣活血類中藥可有效干預AMI后的炎癥發展,調節血脂與抑制血小板聚集,臨床應用效果較為理想。芪參益氣滴丸為臨床常用的益氣活血代表藥物,主要由黃芪、三七、丹參、降香組成,其中黃芪可減輕體內細胞因子所介導的心肌損傷,三七則可明顯改善缺血再灌注所引發的心肌細胞損傷與凋亡,丹參可改善心肌缺血癥狀、擴張冠狀動脈,并對血小板聚集、血液黏度具有一定的調節作用,降香則具有改善心率、冠狀動脈血流量的作用[5]。同時臨床應用發現,該藥物可有效降低炎癥因子水平,以達到抑制心肌重塑的作用[6]。芪參益氣滴丸以中醫學理論作為指導,并有效結合中藥滴丸技術,已成為載藥量較高的有效安全的AMI治療藥物。
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 CRP、BNP、LVEDD水平低于對照組,LVEF水平高于對照組,表明芪參益氣滴丸利于降低CRP、BNP水平,促進心室功能的改善,延緩心室重塑,這對改善AMI患者預后與生活質量具有一定的積極影響。CRP是目前臨床用于檢測心肌損傷的常用標志,CRP水平升高則表明左室功能失調、心肌損傷,BNP則是獨立于LVEF之外的可有效預測疾病預后指標,為此通過測定CRP、BNP水平可反映病情轉歸與預后情況。
綜上所述,西藥聯合芪參益氣滴丸利于改善AMI患者血清CRP、BNP水平與心功能,抑制心室重塑,進而改善臨床療效與預后,值得臨床推廣。
[1]喬樹新,唐理勝,周青偉,等.急性心肌梗死并發醫院感染患者的病原菌檢測結果分析及對預后的影響[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7,27(6):1255-1258.
[2]劉鵬,李古月.替羅非班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心率變異性和惡性心律失常發生率的影響[J].中國醫藥,2017,12(5):691-694.
[3]國強華,宋維鵬,賈紅丹,等.左西孟旦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NT-proBNP和炎癥水平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18):4469-4470.[4]蘇先華,鄧桂麗.芪參益氣滴丸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急癥,2016,25(11):2123-2125.
[5]李成偉,袁峰,李曉娟.芪參益氣滴丸干預PCI術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冠脈血流和左室功能的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12(12):1441-1443.
[6]劉偉,楊寧,王妮.芪參益氣滴丸、雙嘧達莫聯合替羅非班治療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脈綜合征的效果與安全性[J].中國醫藥導報,2016,13(29):127-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