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顯舉
河南省南陽市骨科醫院,河南 南陽 473000
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進步與發展,骨外科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水平也得到良好進步,使臨床中越來越多的骨科患者接受髖關節置換術治療。但髖關節置換術后常會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Deepvenousthrombosis,DVT),嚴重者可能出現致死性的肺栓塞等疾病,導致髖關節置換術治療失敗[1-2]。下肢深靜脈血栓主要指血液在深靜脈內非正常的聚集凝結,導致發生下肢靜脈回流障礙性疾病,根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髖關節置換術后若不采取任何預防措施,DVT發生率約為45%~84%,嚴重影響患者術后正常康復進程[3]。因此臨床中實施有效治療方法對預防DVT發生有重要意義。筆者探究復元活血湯合桃紅四物湯對髖關節置換術后患者凝血功能及DVT發生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行髖關節置換術患者78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9例。對照組男25例,女14例;年齡51~78歲,平均年齡(62.34±7.51)歲;病程1~5年,平均病程(2.87±0.58)年。觀察組男22例,女17例;年齡50~79歲,平均年齡(64.53±7.64)歲;病程1~6年,平均病程(3.03±0.61)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符合《骨科手術學》[4]中髖關節骨性關節炎、感染性關節炎、骨頭壞死等符合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手術指征者;②術前經我院彩超檢查患者凝血功能正常。③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2 排除標準 ①伴有腦血管疾病及顱腦損傷者;②伴有嚴重心、肝、腎臟器功能異常者;③神經異常者,不具認知功能者。
1.3 方法 兩組術后均進行對癥治療,包括改變體位、按摩四肢、抬高患肢、鼓勵早期運動等。對照組給予低分子肝素鈣治療。用法如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鈣(深圳賽保爾生物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191)規格:1 mL∶4000IU,在患者術后4 h給予注射4000IU,以后4000IU/次,1次/d,連續治療8 d。觀察組給予復元活血湯合桃紅四物湯治療,藥用:川芎15 g,桃仁10 g,當歸15 g,赤芍12 g,酒大黃10 g,生地黃10 g,紅花6 g,穿山甲6 g,骨碎補12 g,天花粉15 g,川芎15 g,甘草6 g,續斷12 g,延胡索9 g。將上述藥物用水煎2次,去渣取汁400 mL,分2次溫服,1劑/d,連續服用8 d。
1.4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術后第1 天及第8 天后凝血功能,分別抽取患者手術前及用藥8 d后靜脈血液,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對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時間(thrombin time,TT)、活化部分凝血酶時間(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指標進行測定;②分別抽取患者術后第1、4、8 天空腹靜脈血5 mL,進行離心處理,取血漿液,采用免疫散射比濁法,使用日立公司全自動生化儀及相關配套的D-二聚體定量檢測試劑以測定D-二聚體水平;③比較兩組DVT率,參照2005年出版《實用中醫周圍血管病學》[5]中DVT診斷標準進行判定。主癥:患者肢體出現水腫并伴有疼痛感,患者局部出現高溫,皮膚表明出現發白、暗紅等癥狀,肢體淺表出現靜脈曲張等;④比較兩組用藥不良反應情況。

2.1 兩組凝血功能比較 術后第8 天觀察組FIB、TT均比對照組低,PT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組別例數時間FIB/g/LTT/sPT/sAPTT/s對照組39觀察組39術后第1天5.19±1.7717.67±3.7812.94±2.5841.26±5.385.16±1.8217.53±3.6512.86±2.5841.69±5.43對照組39觀察組39術后第8天4.17±1.5215.08±3.0313.29±2.9241.23±5.383.25±1.43*13.25±3.11*14.68±2.84*41.67±5.43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兩組血漿D-二聚體水平比較 觀察組術后第4 天和第8天血漿D-二聚體水平均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組別例數術后第1天術后第4天術后第8天對照組394891.52±994.574127.38±703.643426.15±525.93觀察組394810.75±986.35 2563.61±685.42* 1967.48±510.35*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3 兩組DVT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DVT發生率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DVT發生率對比 (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4 兩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對照組治療過程中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觀察組治療過程中出現輕微惡心嘔吐,但癥狀自行消失。
中醫學將DVT歸屬于“血瘀證”、“麻痹”、“瘀血流注”等范疇,認為手術創傷耗氣傷津,致氣血虧虛,氣血失和,致脈道損傷,而血溢脈外。氣為血之帥,氣虛無力則致血行緩慢,而血行于脈內,脈道不利則可致血流運行緩慢,而致血瘀。而瘀則不通,不通則痛[6]。故應活氣血,祛瘀通絡。
DVT的發生主因凝血機制活化后使血液呈高凝狀態,導致經脈內膜及靜脈血流緩慢。而D-二聚體是交聯纖維蛋白特異性的降解產物,其水平能夠動態反映人體內血凝及纖溶過程變化情況,是臨床中作為檢測血液高凝狀態及血栓形成的重要標志物之一[7-8]。而筆者通過對復元活血湯合桃紅四物湯治療髖關節置換術后39例患者的凝血功能、血漿D-二聚體水平、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及不良反應情況進行有效分析對比,結果顯示,術后第8天觀察組FIB、TT均比對照組低,PT比對照組高,觀察組術后第4、8 天血漿D-二聚體水平均比對照組低,觀察組DVT發生率比對照組低,表明復元活血湯合桃紅四物湯治療可有效降低髖關節置換術患者術后DVT發生率,改善機體內凝血功能。對照組采用低分子肝素鈣治療,該藥是臨床常用于預防下肢靜脈血栓藥物,其主要通過抑制體位內血栓及動靜脈血栓的形成,充分發揮抗血栓的重要作用,但不會影響血小板聚集和纖維蛋白與血小板的結合,因此引發出血的可能性較小,進而起到一定抗血栓作用[9],但其與中藥復元活血湯合桃紅四物相比較在活血通絡方面效果不甚理想,不具有鎮痛消腫的效果。而觀察組中復元活血湯合桃紅四物湯中紅花、赤芍、桃仁、川芎具有活血祛瘀之功效;酒大黃活血逐淤、引血下行;天花粉清熱潤燥、消腫止痛;柴胡疏肝行氣、活血;當歸補血活血;穿山甲可破瘀通經絡、消腫散結;續斷、骨碎補續筋接骨;以甘草將諸藥調和,共奏行氣活血、消腫化瘀、緩急止痛之功[10]。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桃紅四物湯方藥成分在改善人體血液高凝狀態及血漿D-二聚體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復元活血湯合桃紅四物可有效改善髖關節置換術后患者機體凝血功能,降低血漿D-二聚體水平,降低DVT發生率,促進患者康復進程,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戴小宇,姚堯,徐志宏,等.膝髖骨性關節炎關節置換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的常見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4,22(21):1939-1942.
[2]廉軍孝,王燕,宋國敏,等.髖關節置換術后深靜脈血栓預防的國內外護理文獻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15):74-76.
[3]謝偉,鄭建平,吳向科,等.復元活血湯對脊柱骨折術后腹脹、便秘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4,24(2):438-440.
[4]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衛生部.骨科手術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9.
[5]陳淑長.實用中醫周圍血管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
[6]王飛,傅強,劉華根.復元活血湯的現代骨科學臨床研究應用進展[J].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13(8):687-689.
[7]趙利民.中西藥物預防人工髖關節假體置換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3,17(23):4130-4136.
[8]許敏.中西醫結合預防股骨頸骨折患者髖關節置換術后伴高凝狀態深靜脈血栓形成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13,22(8):1416-1417.
[9]劉陽.不同頻次應用低分子肝素預防髖部骨折靜脈血栓的臨床對比研究[D].石家莊:河北醫科大學,2015.
[10]馮玉花,王徐龍,丁曉燕,等.桃紅四物湯加味治療人工髖膝關節置換術后肢體腫脹深靜脈血栓的療效觀察[J].中國生育健康雜志,2013,19(9):755-756.
[11]盧朝霞,王欣,周少懷.全髖關節置換術后使用桃紅四物湯對凝血功能、疼痛程度以及 RANKL、OPG含量的影響[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6,22(22):2728-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