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敏
(廣東煙草韶關市有限公司 廣東韶關 512023)
隨著建筑業的繁榮發展,人們對建筑物質量等方面的要求逐漸提升,需要建筑企業以完善的工程管理體系來適應時代發展潮流,為自身創造出更多的價值。現階段,部分建筑企業的內部管理機制不夠健全,難以充分符合市場需求,導致惡性競爭事件發生,對建筑工程產生極大的不利影響。在此情況下,需要采用相應措施,填補工程管理漏洞,提升管理質量和效率,實現建筑行業的規范化建設。
現階段,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科技技術對社會生產生活的影響力逐漸提升,應用范圍越來越廣,使建筑工程管理體系也實現了現代化的發展,其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當中。①有利于加強生產與經濟間的交流。現階段,社會中各行各業的聯系與合作頻率逐漸增加,我國建筑行業發展中,應積極利用先進技術和管理方式提升管理質量和水平,通過現代化的管理體系與社會各行業間構建合作關系,實現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②有利于解決現階段建筑工程中的管理問題,由于受到建筑單位私營化管理改革的影響,使得工程質量不達標問題時有發生,難以實現規范化管理,對此需要完善建筑工程管理體系,使建筑問題得到有效解決[1]。
現階段,建筑行業的發展受到行政審批制和政府職能缺位等因素的影響,使建筑工程項目的責任機制不夠明確,使工程質量也難以得到切實保障。工程項目的主要負責人為項目主管,但由于行政單位的分權化管理,當項目管理中出現責任承擔問題時往往找不到相應的責任人,這都是責任不明確而導致的后果,使責任追究工作的難度增加,較為完善的工程管理組織結構如圖1所示。現階段,許多建筑企業對建立責任機制的重視程度不足,沒有樹立強烈的風險意識,對工程項目的管理混亂,權責分離,對工程質量產生了極大的不利影響。另外,企業中沒有明確的責任機制,使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意識缺失,無法形成一種由內向外的自我監督和管理體系,在無形中增加了工程質量監管成本和難度,對工程建筑的可持續發展造成阻礙[2]。

圖1 工程管理組織結構圖
在建筑企業中,實施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工程的質量和效率,但事實上,往往由于在管理與激勵制度上的缺失,而使管理工作的實施效率大打折扣,甚至還會產生各種資源上的浪費。同時,監管機制的缺失還會滋生員工消極懶散的工作態度,長期發展,員工可能會借著自身職位的便利而謀取私利,產生腐敗問題。由于缺少獎勵機制,員工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逐漸喪失,無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當中,甚至會產生惡性競爭等現象。企業的各項資源也難以得到有效的利用,市場競爭力無法提升,進而與實現利潤最大化的目標越來越遠。
在以往傳統的監管和獎勵機制中,通常對員工的不正當行為進行懲罰,而對于遵從規章制度、在日常工作中表現良好的員工卻沒有給予獎勵,這樣的監管機制會由于懲罰過重使員工產生心理壓力,并且會滋長員工“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負面思想,難以起到真正的激勵作用。另外,部分企業雖然制定了相應的獎懲措施,但沒有在實際中確切的落實,或者在落實中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使員工對此信任度下降,也同樣難以發揮其真實效果[3]。
由于建筑行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對從業人員的需求量較大,加之人員的流動性較高,管理工作十分繁瑣且復雜。通常情況下,從事建筑施工的人員大部分是在施工當地招聘而來的農民工,這些人員在專業技術、資歷等方面較低,難以應對技術要求較高、專業性較強的大型工程。由于受到施工人員的技術影響,工程建筑質量也難以得到切實保障。此外,建筑企業在員工管理方面也存在較大的漏洞,出現部分項目負責人不熟悉行業、施工人員不熟悉技術、監管人員不熟悉業務等現象,導致管理工作效率低下,難以實現有效監管。
建筑工程管理的對象是建筑施工中的一系列問題,但通常由于對工程的過度關注而忽視了自我管理,造成管理體系缺失,產生了管理漏洞,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①對工程管理人員的管理不到位,對其工作水平、專業技能、態度等方面把握不明,無法針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對管理團隊進行疏導。②對于已經從業的管理人員,沒有實現對其的人才梯度建設工作。
①需要從建筑企業的內部入手,構建完善的管理體系,上至企業領導,下至現場管理人員,都應嚴格遵從管理責任制度中的各項要求,將工程管理責任細化并且落實到每個管理人員頭上,使管理人員時刻存有憂患意識,更加注重工程管理,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開展工作。②合理設置獎懲制度,在以往懲治機制的基礎上加入獎勵機制,通過獎勵、鼓勵等方式提升員工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保障各項工作的認真高效落實,鼓勵管理人員勇于創新,根據實際需求更新管理方式,將PDCA循環管理法等引入管理工作當中,通過計劃、實施、檢查、控制等反復循環的過程,實現對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達到更加良好理想化的管理目標。③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對管理人員的日常工作進行監督,一旦發現異常行為或者管理問題,應及時進行整改,保障管理的質量和水平[4]。
工程管理人員在制定進度規劃時,應充分考慮到人員、氣候、材料、環境等因素對工程施工產生的影響。項目管理人員應定期召開會議,使相關人員明確自身的職責,了解施工的各個環節及任務目標,對工程進度款進行合理的規劃,嚴禁發生浪費、挪用等現象。管理人員應將工程進度看作整個項目的重點,當出現施工矛盾時,應及時有效的解決,消除一切可能對工程進度產生阻礙的因素,保障工程的如期順利完工。其次,管理人員的質量管理也是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在實際工作中,應與監督管理部門密切配合,通過最為科學合理的方式,提升管理質量,填補管理體系中存在的漏洞,嚴格按照國家頒布的新標準和新政策進行管理,編制質量控制說明書,將工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措施詳細標明。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現代化的建筑工程與計算機技術的結合程度逐漸加深,將信息技術融入到工程管理體系中,將更加促使建筑工程實現現代化、信息化的管理目標。工程建設具有較強的復雜性,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會涉及到諸多管理部門,在以往傳統的管理過程中,由于管理體系存在漏洞、責任分配不明等,導致管理混亂現象發生,參與建設項目的各方均以點對點的形式進行交流,信息線路眾多且錯綜復雜,這無疑會造成信息使用效率低下、交流失誤等問題。而現代化的管理體系建設中,建設各方通過信息共享平臺便能夠獲取到自己所需信息,并且能夠在平臺中實現信息的交流與處理,如圖2所示。這種新型的管理信息共享方式能夠有效的避免以往點對點傳輸中存在的操作復雜、錯誤率高等弊端,使信息處理和交流效率得到顯著提升,管理體系更加完善的同時,也實現了建筑行業的規范化建設。

圖2 建設項目信息共享關系模型
管理人員的素質對管理工作效率具有直接影響,因此提升管理人員素質十分必要,主要應從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入手,在主觀方面,企業應不斷對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進行考核,定期組織培訓活動,使管理人員能夠充分認識到自身工作在整個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工作疏忽可能會為工程帶來的不良影響,以此來提升管理人員的道德素質。在客觀方面,建筑企業應適當提升用人標準,保障聘用的管理人員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知識儲備,定期組織管理人員的技能培訓,并且在培訓結束后對其學習成果進行考核,考核流程如圖3所示,只有這樣才能夠保障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圖3 考核流程圖
綜上所述,在建筑行業繁榮發展的背后,仍然存在著一些制度、機制、管理上的漏洞,尤其是在工程管理體系方面。建筑企業若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謀得一席發展之地,則必須要健全工程管理體系,使其在日常工作中發揮作用,以專業化的管理,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彌補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實現健康規范化的建設與發展。
[1]孫躍杰.河北電建一公司民建工程項目質量管理體系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河北),2015.
[2]王海兵.奧運媒體村工程施工項目管理應用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4.
[3]陳樹林.我國建筑工程總承包項目管理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重慶大學,2015.
[4]趙文忠.現階段我國工程建設監理行業發展前景研究[D].天津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