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強
(西安市臨潼區建設局實業開發公司 陜西西安 710600)
近年來,我國城市化進程越來越快,城市樓層的高度逐年增加,裝配式建筑工程,具有施工效率快,穩定性有保證等優勢,深受各大開發商的青睞。外墻穿插施工技術是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設施工的主要技術,其施工質量直接決定了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和結構的穩定性。但我國對此方面的研究還有待進一步深入,因此,本文基于工程實例,對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筑的外墻穿插技術做了如下分析。
某住宅工程,屬于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筑有3棟,分布為C4#樓、C5#樓、C6#樓,戶型結構基本相同,總建筑面積為5.64萬m2,總高度為35層,層高均為3.0m。該工程每層樓的北立面外墻為現澆結構,西、南、東立面皆為外墻維護預制構件。共有28塊裝配式混凝土外墻板、4塊預制空調板、2個預制樓梯組成。在進行裝配施工時,最大外墻板的重量為6.24t,長度為6.12m,所有預制構件的排版皆為左右對稱構件進行布置。
普通剪力墻混凝土結構的外墻鋁合金門框是在土建主體結構施工完成后才進行安裝的。在具體安裝會受到諸如:操作人員技術不一致、管理不嚴謹、趕工期等外界因素,經常會發生施工不規范、塞縫不嚴密、防水涂料不均勻的現象[1]。從而導致門窗和墻體存在較大的縫隙,一旦遇到下雨天就會發生嚴重的滲水和漏水問題。而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筑的外墻板都是在工廠中預制完成,門窗在進行混凝土澆筑前,就安置在鋼模中,大大增加了門窗和混凝土的嚙合性,從而有效避免滲漏裂縫的的產生,調查研究表明,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筑中發生的滲水率不足0.01%,有效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質量。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筑對外墻的垂直度、平整度等皆有較高的要求。甚至可以實現免抹灰,通過這一優點配合爬架在進行外墻穿插施工時,能很大程度提高外立面施工進度。就該工程而言,僅僅此一項就節約工期95d。
外墻預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外墻、樓梯、空調板等均在工廠中預制完成,實現了工業化生產。只需要把裝置運輸到現場進行安裝即可,能夠有效降低現澆混凝土的使用量,這一點就無形中有效保證了建筑工程施工的質量,以及電能、水資源的使用量。而且通過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筑還能實現免抹灰,有效減少了粉塵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筑外墻施工流程圖如圖1所示。

圖1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筑外墻施工順序圖
從圖1中可以看出,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筑外墻施工工序比較多,但每個環節都至關重要,任何一個環節存在問題,都會對下道工序造成嚴重影響,比如:當版面連接中存在誤差,如果不進行處理就進行剪力墻鋼筋綁扎,勢必會導致誤差進一步增加,從而影響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筑外墻施工的整體質量。
3.2.1 外墻板的安裝技術
由于該工程規模比較大,各個板塊的規格、尺寸、形狀等都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在預制裝配式構件施工時,必須遵循以下幾個原則,才能保證外墻板施工質量:①在具體安裝時,要先安裝轉角處的外墻構件,然后在安裝非轉角處的外墻構件;②有頂板的預制外墻構件要優先于無頂板的外墻構件;③在進行吊裝時要遵循就近原則,根據施工順序依次吊運安裝。
3.2.2 防水技術
防水施工是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筑外墻施工的重中之重,對后期居民的生活質量有嚴重影響。就該高層建筑工程而言,墻板之間形成了高低口,外低內高,并在墻體內側粘貼橡膠止水條,有效提高了工程抗滲性。當外墻板安裝和樓層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在外墻板上也要粘貼橡膠止水條,當上一次的外墻板吊運到其上時,利用外墻板自重壓實,進一步提高了防水效果,為保證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筑外墻施工質量,提高抗滲性,在橡膠止水條的外側還要進行密封膠施工,在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筑外墻施工時,在水平縫和豎向縫施工防水處理時,選取的基礎存在一定的差異,主要原因是止水條布設結構不同,選擇的處理方式也不盡相同,在施工時要格外注重這一點[2]。
就該工程而言,PCF板為外墻厚70mm的預制板,在具體施工時,要通過疊合錨筋和厚度為200mm的剪力墻相互配合現澆為一個整體。其中PCF構件相當于剪力墻外摸板,因此,在外墻施工時需要預留出螺桿洞口,并控制設計位置和現場實際情況的誤差不超過2mm,以保證模板加固效果,避免發生爆板的現象。
通常情況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筑外墻施工會存在較多的陰角拼縫,在施工時為保證陰角拼縫位置不發生漏漿,需要對這些陰角機進行綜合處理,具體情況如圖2所示。
從圖2可以看出,處理陰角拼縫節點的方法為:①先在混凝土面上彈一根垂直線,垂直線距離現澆結構的距離為模板厚度和木方寬度之和;然后在預制構件上沿著彈出的垂線張貼橡膠皮,確保木方壓實質量[3];②在陰角部位粘貼雙面膠,并確保雙面膠和橡膠皮粘結的牢固性,最大限度上提高模板拼縫的密實度;③墻模拆除完成后,清除到橡膠即可。

圖2 陰角拼縫節點處理方式
(1)非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筑外立面現澆。就該工程而言,外立面在施工中存在砌筑工程。為保證施工質量,根據砌筑工程施工的特殊性、導墻施工、混凝土澆筑等具體情況進行綜合確定。
(2)防滲、防漏、防透施工準備。在進行結構層混凝土澆筑時,混凝土漿液會對下層外立面的涂料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需要進行隔離處理才滿足施工的具體需求,避免混凝土漿液下流,影響防水效果。該工程在此環節施工時,采用板底填塞海綿的措施,充分吸收了混凝土澆筑是下流的漿液,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該工程的抗滲性。
(3)深化洞口位置。在進行外立面施工時,需要充分考慮空調洞、雨水管洞、爬架洞口的預留位置。最大限度上確保預制裝配施建筑墻板洞口預留位置的準確性[4]。
在施工計劃書中明確規定,該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筑每層外立面施工周期為21d,在具體施工時,為提高施工效率,采用3套模板同時施工,爬架的高度為4.5層,每7d施工一層。因此,爬架在每層樓停歇時間為21d,外立面作業的時間同樣為21d,可有效滿足外墻穿插施工的具體要求。
綜上所述,本文結合工程實例,深入分析了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筑外墻穿插施工技術,施工總體時間節約了40%,鋼材節約了30%,木材節約了25%,人工成本費用節約了50%。且施工質量比較傳統施工技術的質量更加高,值得大力推廣應用。
[1]魏江洋.淺析預制裝配式混凝土(PC)技術在民用建筑中的應用與發展[D].南京大學,2016.
[2]曾艷霞,劉桂珍.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外墻施工技術淺析[J].工程技術:引文版,2016(11):178.
[3]程陳建.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體系及其外墻防水技術探究[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7(1):109.
[4]陸勤學,沙敏軍.裝配式住宅外墻穿插施工技術[J].建筑施工,2015(12):1415~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