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是理性與感性的完美結合,真實、自然、厚重而又充滿著人情味.在數學學習中生發出的那些點滴感悟,日積月累,釀成一杯杯醇厚的美酒,散發出濃郁的芳香,沁入心靈,讓人唇齒留香、回味無窮.讓我們行動起來,把握“以簡馭繁”的數學真諦,共享“數學饕餮盛宴”!
——江蘇省南菁高級中學 黃曉勇老師
關于數學
數學,來之不易
今天我們學習到的如此完備的數學體系,凝聚了古往今來無數數學家們的心血結晶,他們為揭示真理苦苦求索,不折不撓,才使得今天的我們可以坐享數學殿堂的恢宏成就與博大精深.或許,我們不該小看它.
(瞿 敏)
數學,要靠我們繼承
數學博大精深,許多算法、定理也是由一位位前人鉆研出來的,比如耳熟能詳的“高斯算法”、“韋達定理”、“勾股定理”……在接下來的高中生活中,我會更加努力,爭取以后自己也能發現一個數學定理!未知的數學迷宮為我們敞開,讓我們共同去探索!
(夏祺培)
評語 優秀文化的繼承與發揚,是永恒的人類主題,數學博大精深,值得有毅力、有天賦、有愛好的青年人為之一生追求.
解數學題
解數學題并不枯燥
解題很枯燥嗎?其實不然.當你看見一個個稀奇古怪又富右規律的幾何圖形時,當你將一條條函數“編織”成網時,當你把一個個公式翻來覆去變形時,你內心的欣喜早已掩蓋不住,你提起馬良之筆輕輕一點,難題的機關便為你打開.數學解題就是如此——找到了竅門,縱使千變萬化也不離其宗.
(吳沁知)
評語 吳同學,你的境界有點高啊!信手拈來,快意解題,誰都有一個數學世界的“大俠夢”.
解數學題就是造房子
從小我就喜歡數學,每解一道題,心中就會涌起莫名的喜悅感.解數學題的過程可以用建造房子來做形象生動的比喻.
簡單地說,我把每一道題想象成一棟要建的房子,自己就有了前進的動力.每一道題義是由許多個小問題組成,那我可以把每一道題分散出的一個個小問題想象成客廳、臥室、廚房等等房間,這樣子思考,解題就會顯得更加條理分明.當然,想要把這一整棟房子建好,首先要打好地基,在解題中也就是先總觀全題,分析題目,建立解題框架.然后,進一步規劃房子的布局,使房子變得美觀,其實也就是思考用合理的方法去解題,避免解題過程太繁瑣、復雜而導致錯誤.最后,具體地建房、驗房,也就是答題與檢驗,將題目解答完整并讓閱卷老師挑不出毛病來.當我們完成自己的目標時,開心是理所當然的.
(夏祺培)
評語 這個比喻實在是妙!形象地道出了解題的過程:從整體規劃、架構,到合理運用方法建造、檢驗.夏同學,再想想,你確定每解一道數學題都需要這么復雜么?不過我很贊賞你這種認真對待每一道題的精神,這很重要!
數學學習
要有屬于自己的數學學習方法
在數學學習中,掌握好的方法,能讓我們更好地理解數學概念并快速解題.所以,我想說,我們一定要有屬于自己的,適合自己的數學學習方法.記得在我剛上初中的時候,因為小學和初中的數學跨度較大,一下子適應不了,每次考試都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績.后來,我去請教老師,想問問有沒有什么解決辦法.老師說:“初中和小學不一樣,你剛開始不適應也很正常,但這不是成績不能提高的理由.你應該擁有一種屬于自己的數學學習方法,這樣,學習數學就不成問題了.”隨后,我按照老師的建議,制定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很快,我在之后的學習中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這義一次強調了數學學習方法的重要性.
(邱淳柯)
評語 適合自己的才是屬于自己的.不過,邱同學,你的數學學習方法到底是什么呢?敢不敢說出來跟大家一起分享下?
初高中數學學習的比較
“看到平行和角平分線,馬上想到等腰三角形.”當高深的數學只需背幾個公式與題型,數學就變得看似簡單而單一,這便是初中數學.
但高中不一樣,稍稍一接觸,大量的公式與概念如潮水般涌來,我的知識庫也拼命地張開口子收集,卻難免有漏,何況,記住知識點后義要消化吸收.學最基礎的概念,做最復雜的題目.
初中數學要記的東西少,一個知識點反復多遍,從不需白己整理,老師都會幫助同學整理知識.但高中時,一切靠白己,當然要學會自力更生.
晚自修當然重要,把課上會的知識溫習鞏固,再把不熟練的知識通過練習強化,不會的則用筆畫出,盡早問老師.盡量做到全面無死角.
(龐佳宜)
評語 龐同學提到的比較學習法很有用.我們除了比較初高中學習方式的異同外,還可以對初高中所學知識進行比較學習,如函數概念的變化,實數與向量的運算,平面幾何與立體幾何、解析幾何的聯系等等,都值得我們深思.
我的數學學習方法
首先,我覺得學習應該有個好基礎,我們都知道萬丈高樓離不了堅實的地基,學習更是如此.所以我們平時對書中的定義概念一定要清楚,當你遇到問題感覺很棘手時,從定義的角度去考慮的話,可能會有預想不到的效果,
第二,學習應該經常總結,真的把它當回大事去做,課后,我們一定要白己花時間好好復習,好好總結.讓知識結構化、系統化,達到諳熟于心的目的,這樣我們用起來就會得心應手.
第三,解題應該掌握方法,不應盲目下筆.首先你應該清楚你解的是什么題,考的是什么.然后按類型對應找方法去解,那么在解題時應該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一點也說明前面的總結是很重要的.
第四,平時應該多給白己一些鍛煉的機會,多參加一些校內外開展的各種有關數學的活動.比如數學競賽,對培養我們的創造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很大的幫助!當然,我覺得咱們不一定非要獲得什么名次,但至少可以通過這一系列活動,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大家都應該去嘗試一下!endprint
第五,我認為考試心態也很重要,重視考試,但也不必過分追求分數,否則可能會給白己帶來不必要的壓力.總之一句話,平常心就好!在考試中難免會遇到不順,這時應該使白己保持冷靜,認真分析,穩扎穩打,切不可亂了方寸.即使最后沒做出來,也不用過分在意什么.因為你已經努力過,這就行了.
最后,我想說我們大家都很優秀,肯努力,更要充滿白信!
(張 濤)
學以致用
數學是有用的
“在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中只用到加減,連乘除都少見,更不必說代數、幾何之類,又談何學以致用?”這種觀點使得很多同學覺得數學是門刁鉆枯燥,費時費心的科目,但在人類歷史發展和社會生活中,數學卻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學習和研究現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宏觀而言,那些高聳入云的大廈樓宇,哪一座不是由杰出的T程師們在演草紙上反復推敲設計而成?想象一下,若是工程師不精確地測量、計算角度與長度,稍有偏差,將不僅僅影響美觀,整棟樓可能就因為重心不穩,地基受力過大而崩塌.同時還要考慮不同形狀的穩定性和它們之間的搭配,還要考慮建材的性價比等等.可見每一位優秀的工程師都擁有不俗的數學功底,我們身邊的每一棟樓房,無不歷經數學的“加工”,
我還記得初中做到分類計劃題時,班上就有不少人頭疼,就連身為數學科代表的我稍不注意也會失足.老師曾笑著告訴我們這些題目中看似復雜的計劃在那些真正的銀行、保險公司的策劃員看來根本就是不值一提.人家隨隨便便就能想出好幾個環中環的計劃,牽著我們的鼻子走,因為現實中還要考慮到顧客、行情以及利潤率和各種意外風險.在那些策劃員應聘時,數學能力強是一個硬性的要求.
很多人可能會說我們以后又不一定非要當工程師、策劃員,可就算如此,所有人都要為自己的生活進行規劃,為了使時間和精力被高效利用,大部分人還是會利用統籌來提高效率,只是他們不知道自己時時刻刻在運用著數學罷了.
所以,我不否認數學學習的艱深枯燥、費時費力,但我也知道,數學是極重要的,它很有用——小至個人,大至國家.
(楊明志)
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可以說,每時每刻我們都在接觸數學并應用著數學.當我們清晨起來,望見眼前的鬧鐘,有了表盤上的數字,我們便可知道現在的時間;當我們走出家門,佩戴上“小米手環”,根據記錄的平均步長與步數,我們便可知道走過的路程;當我們來到商場,碰上打折促銷,此時利用數學知識,我們便可知道怎么買更劃算……數學,無處不在;數學,使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
(朱云華)
I'm everywhere
在這個世界里,美有太多,而在美的背后,是數學的殿堂,引用電影《超體》中的一句英文來形容數學:“I'm everywhere.”
(吳沁知)
評語 多觀察,做生活的有心人!數學的應用實例實在是舉不勝舉,特別是在高精尖領域,更是數學大顯身手的自在天地.數學的強弱也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一個體現.
數學的魅力
數學是令人著迷的
“數學家本質上是個著迷者,不迷就沒有數學.”數學的學習同樣需要我們全身心投入,才能有所發現,有所成就.
我曾經碰到比較難的數學題,基本不多加思索就會自我放棄.久而久之,就養成了不好的習慣,數學成績也日益下降,做不出題的挫敗感讓我對數學產生了厭惡的感覺.好在之后華羅庚的一則小故事再次激發了我的斗志,使我脫離了對數學的恐懼,反而產生了親近之感.
此后我領悟到,其實數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對數學的恐懼.不要讓這種消極的情緒影響到你,如果你能對數學產生興趣,問題便會迎刃而解,比如我,就愛上了解題時那思考過程中的寧靜專一,解出題時那一剎那的喜悅升華,從此我開始著迷數學.
雖然還是會有絞盡腦汁也無法解決的難題,但我卻不再害怕,因為我知道只要去思索,去努力,總能拉進與數學之間的距離,親近數學.
(張涵妍)
評語 領略數學的魅力,有時也得益于數學大師的啟迪.從這段感悟中可以看出,張同學是喜歡看課外書的,由此能打開一個廣闊、有趣、美麗的數學大世界.
數學是美麗的
歷史上第一個把數學與美學聯系起來的人是古希臘的著名學者畢達哥拉斯.他認為,可理喻的東西是完美的,永恒的;可感知的東西則是有缺陷的.對于數學這樣一門嚴謹、理性的學科來說,這句話實際上也說明了數學是美麗的.
近現代許多著名的數學家對數學中的美贊嘆不已.英國著名數理邏輯學家羅素指出:“數學,如果正常地看它,不但擁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正如雕塑的美,是一種冷而嚴肅的美.”數學中的美是千姿百態、豐富多彩的,希望大家能夠多體會數學之美,做一個懂得審美的人!
(徐星宇)
評語 大師們對數學美的理解很深刻,也很自然,那么徐同學你呢?你對數學之美的感慨,可不能僅僅停留在文字上,是否可以寫一些自己對數學之美的理解和領悟.正如你所說,數學的美是千姿百態、豐富多彩的,每個人看到的都只是數學美的一方面,你的又在哪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