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寧
(法門寺博物館 陜西 寶雞 722201)
借助博物館對我國歷史進行充分了解,可以掌握我國歷史的發展軌跡。但博物館在展覽陳列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博物館缺少必要的觀賞性,只是簡單地將文物進行陳列,缺少一定的陪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們的視覺疲勞。此外,加強博物館陳列的思想性和觀賞性,對我國博物館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人們對博物館文化的關注,部分博物館雖對館內文物進行陳列,但在較大程度上忽略了展覽的中心主題思想,在管理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文物擺放不整齊、文物順序擺放錯誤等,這對呈現文物展覽中心主題造成較大影響。為此,博物館管理人員需要對不同文物進行深入了解,并在此基礎上體會文物對社會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展覽對文物賦予的意義,更好地突出文物所反映的思想[1]。此外,文物是歷史的見證,了解文物可以使我們更加充分地了解歷史。我國較多博物館以文物數量來衡量發展速度,這也從側面說明對文物自身價值認識不足,對歷史的研究起不到積極作用。
博物館在進行展覽活動的過程中,需要圍繞明確的中心思想,這對展覽活動具有較為重要的意義。因此,博物館展覽活動的實質是不同層次的文化活動,這就需要對展覽活動進行有效策劃,比如前期準備、會場布置以及文物陳列等明確方案,其中方案設計需要以展覽中心思想為中心,才能較好地體現出展覽活動的意義。比如,通過對明孝陵志研究發現,我國明朝時期的最具威望的皇帝是朱元璋,從平民成為皇帝,其中平民稱之為“地”,皇帝稱之為“天子”,因此展覽以“天與地”為主題[2]。主題確定后再準備文物,結合數字技術,形成一種天、地、人合一的立體化空間的展覽模式。
博物館陳列的文物主要是藏品,通過將展覽中文物的有關信息進行傳播,讓人們明白該文物背后滄桑的歷史故事,以此尋得歷史足跡,并且以此了解當時文化背景,從而起到教育后人的目的。不同文化承載著不同的歷史故事,但是目前我國博物館對此并沒有引起高度重視,這在較大程度上使對藏品研究的廣泛性大大降低。博物館中文物的陳列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疊加與組合,而是藝術創造的過程。比如明孝陵博物館,文物的陳列頗具特色,主要以朱元璋與明孝陵為主題,分為天、地、人幾個元素,講述了朱元璋由平民到皇帝到駕崩的整個過程[3]。在展覽中根據空間高度的不同進行陳列,達到良好的展示效果。
完美的陳列展覽能夠吸引觀眾對歷史的了解,其中一個具有歷史氣息的展覽應集思想知識內涵、文化學術概念以及審美標準于一體,不但能夠反映出人們的真實生活,而且生動感人。博物館在對文物組合陳列過程中,能夠對歷史知識進行有效傳播,履行社會教育以及服務職能,具有較高的思想性。
人們在對博物館陳列展覽藝術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是展覽藝術自身表現出的觀賞性,博物館在進行不同類型展覽過程中,也屬于一種綜合性的藝術形式。此種藝術表現形式需要融合不同年代的藝術特點,以此使參觀者能夠在觀賞過程中得到一種滿足感,主要體現在藝術展覽的觀賞性。此外,我國較多博物館在進行展覽的過程中,只注重靜態形式的展覽,在較大程度上降低了觀賞過程中的視覺沖擊力,這就需要將博物館文物展覽的思想性與觀賞性進行有效融合,使大眾在提高審美的過程中,深入了解歷史故事。同時,還需要提升觀賞中的動態效果,以此提升展覽的生動性,通過立體效果將大眾帶入到歷史場景中。另外,博物館還需要對配套設施進行有效完善,并且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對服務體制進行有效的完善,比如對不同單元需要完善單元說明,每個文物應當有相關文物介紹[4]。
博物館在發展過程中離不開思想性,這就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思路,使展覽方式更加人性化。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模式能夠有效提升文物展覽的觀賞性。比如,在進行博物館展覽過程中,一些展廳相對較暗,增加了文物顏色的辨識難度,這就需要對光線較暗的環境增加特殊的光源,這在較大程度上將文物較為獨特的一面完全展現,以此提升文物展覽過程中的藝術性。
博物館在發展過程中還需要結合地域特點,在展覽時應當突出當地特色,并在此基礎上有效創新陳列形式,采用合適的信息化技術方法,以此對傳統陳列展示形式進行有效的更新。比如以展板為主的說教展示,需要在基礎技術中融入不同的信息化技術,并注重溫度以及燈光的運用,同時還可以采用一些觸摸屏技術等,讓參觀者參與其中。我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在進行展覽的過程中,為了提升參觀者對歷史文化的深入了解,采用現代化技術,融入了多媒體演示系統,對兵馬俑發掘過程、航拍錄像等環節以三維動畫的形式進行完整展示,能夠使參觀者對秦始皇陵發掘的全過程有較深的了解,這在較大程度上也是一種與歷史文化相聯系的文化內涵[5]。
在對博物館復原陳列過程中,需要對某一歷史場面進行有效選取,還可以在一些自然場景中進行情境再現,對歷史氛圍進行分析與挖掘,并對一些生活場景進行呈現,了解歷史人物的精神世界,這就需要通過不同的組合方式來實現,比如文物與模型組合、文物與環境組合以及文物與圖像組合等。在保持文物原狀的基礎上,通過信息化技術對展示空間進行有效處理,以此對歷史氛圍進行模擬,從而體驗其真實感,丟棄符號化的表現模式與靜態呈現方式。此外,還可以通過不同表現方法的較好應用,能夠有效豐富展覽藝術語言,以此實現形式設計與內容設計之間的有效統一,不但能夠為參觀者帶來不同程度上的視覺享受,更為重要的是對博物館陳列主題進行有效的感悟。
對博物館陳列展覽過程中的觀賞性與思想性進行有效分析,可以發現,我國博物館在發展過程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為此需要針對具體問題采取有效的解決方法,只有這樣才能使博物館觀賞性與思想性得到較好的提升,以此提升博物館展覽效果,為我國博物館未來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